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2019-09-04顾小元贠国俊曹建国张雅莉邓嘉琪白雪张冬雪
顾小元 贠国俊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白雪 张冬雪
【摘要】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 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 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试验组患儿在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同时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近端部分(FMA-PUE)评分、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远端部分(FMA-DUE)评分及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 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偏瘫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肌张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106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无创的、利用低强度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质, 一定程度上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从而改善功能的技术, 对慢性疼痛、神经疾病、精神疾病等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1]。因其操作简便、安全,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 但在儿童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 为以后的相关临床应用积累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康复科进行作业治疗的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诊断均符合2014年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脑瘫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纳入标准:①MACS级别为Ⅱ~Ⅲ级;②年龄≥2岁, 认知良好并能配合研究;③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除脑瘫外的其他躯体疾病、精神疾病;②最近6个月内接受过肉毒毒素注射;③植入电子装置、颅内或治疗区域有金属部件植入;④局部皮肤损伤或炎症、刺激区域痛觉过敏;⑤有出血倾向。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试验组患儿中男23例, 女7例;平均年龄(29.93±3.43)个月;左侧偏瘫12例, 右侧偏瘫18例;MACSⅡ级24例, Ⅲ级6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2例, 女8例;平均年龄(31.43±4.01)个月;左侧偏瘫11例, 右侧偏瘫19例;MACSⅡ级25例, Ⅲ级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儿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患儿坐位, 治疗师分析患儿上肢运动的缺失成分和异常表现, 根据患儿的功能障碍, 制定功能性目标,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置具体的任务。如:用勺子吃饭训练;用杯子喝水训练;画画训练;投币训练等。30 min/次, 3次/周, 共治疗30次。
1. 2. 2 试验组 患儿在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同时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设备采用IS200型智能电刺激仪(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公司), 中号电极, 电极片衬垫用饱和盐水浸泡, 电极片面积5 cm×7 cm, 刺激强度 1.2 mA。电流密度<0.05 mA/cm2。阳极电极片放于患侧脑的中央前回上肢支配运动区, 阴极电极片放于对侧肩部。20 min/次, 3次/周, 共治疗30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
1. 3. 1 肌张力 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对患儿的上肢肌张力进行评定, 将肌张力0、1、1+、2、3、4级分别记为0、1、2、3、4、5分[3]。
1. 3. 2 上肢运动功能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对患儿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该量表每项为0~2分, 共3个等级。FMA-UE近端部分(FMA-PUE)评定18个项目共36 分, 主要反映肩、肘关节和前臂等部位的运动功能;FMA-UE 远端部分(FMA-DUE)评定15个项目共30分。分数越高, 表明运动功能越好[4];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后-治疗前, 差值越大, 说明改善程度越高。治疗前后由同一评定者对两组患儿进行盲法评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肌張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 试验组患儿MAS评分为(2.37±0.49)分, 对照组为(2.43±0.57)分;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MAS评分为(1.60±0.67)分, 对照组为(1.67±0.66)分。治疗前, 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FMA-PUE评分、FMA-DUE评分及FMA-U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FMA-PUE评分、FMA-DUE评分及FMA-UE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 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认为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疗效机制是:①调节皮层兴奋性: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与极性相关,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增强皮质兴奋性,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抑制皮质兴奋性[5-8]。②调节局部脑血流变化: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增加电极下相应区域的脑血流灌注,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能降低电极下相应区域的脑血流灌注[9, 10]。③调节局部皮层和脑网联系的活性:脑成像技术研究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 对初级运动中枢的刺激, 可明显增加其所作用半球的运动前区、运动区以及感觉运动区的功能性连接。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 均高于對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验仅对患侧脑采用了阳极刺激, 对健侧脑未做刺激。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刺激方式、刺激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提高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疗效。
综上所述, 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作为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辅助治疗手段, 其操作简便、安全, 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春薇, 谢瑛.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研究进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2):171-175.
[2]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7):749-750.
[3] 郭铁成, 卫小梅, 陈小红. 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痉挛评定的信度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23(10):906-909.
[4] 郑雅丹, 胡昔权, 李奎, 等.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6):523-528.
[5] 尹昱, 左秀芹, 吕艳玲, 等.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7):830-833.
[6] Allman C, Amadi U, Winkler AM, et al. Ipsilesional anodal tDCS enhances the functional benefits of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 8(330):330.
[7] Stagg CJ, Lin RL, Mezue M, et al. Widespread modulat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induced during and after transcranial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applied to the 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cortex. J Neurosci, 2013, 33(28):11425-11431.
[8] Paquette C, Sidel M, Radinska BA, et al. Bilater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modulates activation- inducedregional blood flow changes during voluntary movement.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1, 31(10):2086-2095.
[9] Polanía R, Paulus W, Antal A, et al. Introducing graph theory to track for neuroplastic alterations in the restinghuman brain: a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study. Neuroimage, 2011, 54(3):2287-2296.
[10] Polania R, Nitsche MA, Paulus W. Modulat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and topological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brain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Hum Brain Mapp, 2011, 32(8):1236-1249.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