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2019-09-04王少霞钟凤兰罗霞琼胡秀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防护

王少霞 钟凤兰 罗霞琼 胡秀琴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消毒供应中心30名工作人员, 2018年1~6月实施常规风险管理, 2018年7~12月根据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制订安全防护措施。比较工作人员在2018年1~6月和2018年7~12月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以及安全防护知识评分。结果 2018年7~12月职业暴露事件利器刺伤、血液污染、化学消毒剂损伤、噪音损伤、烫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18年1~6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7~12月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性评分、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评分、职业防护技巧评分分别为(96.58±2.89)、(95.87±3.46)、(95.32±3.17)分, 均显著高于2018年1~6月的(86.43±1.24)、(85.57±2.31)、(84.76±1.4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原因, 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风险和危害, 以此为依据制订安全防护措施, 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安全防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105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清洗和消毒使用完的医疗器具、手术器械和相关物品等, 同时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一次性的无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有一定的联系[1, 2], 集中回收污染物、病原菌生物、锐利器具和化学消毒剂等, 然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机器会产生高温以及各种粉尘、噪音等, 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医院要高度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 并制订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以保障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本文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消毒供应中心共有30名工作人员, 其中男2名, 女28名;年龄24~47岁, 平均年龄(32.57±1.28)岁;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2名, 无职称19名。纳入标准:参与研究的30名工作人员均有特殊工种合格证、职业资格证。排除标准:感染流行性疾病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者。

1. 2 方法 2018年1~6月, 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风险管理:口头提醒工作人员做好职业防护, 根据医院、科室的相关规定对医疗器械、用具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存和发放。2018年7~12月, 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分析其职业暴露的具体原因, 立足于工作现状制订安全防护措施。30名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安全防护小组, 分析、讨论职业暴露的原因,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合理建议, 上报医院、科室的领导, 通过审核后落实。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2018年1~6月、2018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血液污染、利器刺伤、化学消毒剂损伤、噪音损伤、烫伤等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②比较2018年1~6月、2018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问卷内容包括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职业暴露危害性、职业防护技巧。每项内容满分100分, 评分越高表示对安全防护的认知程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3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018年1~6月、7~12月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比较 2018年7~12月职业暴露事件利器刺伤、血液污染、化学消毒剂损伤、噪音损伤、烫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18年1~6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30名工作人员2018年1~6月、7~12月安全防护知识评分比较 2018年7~12月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性评分、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评分、职业防护技巧评分均高于2018年1~6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 1 消毒供應中心的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①化学因素:工作中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还要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消毒剂、洗涤剂等化学用品[3]。长此以往, 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 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过敏症状。②物理因素:在回收、清洗、清点等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锐器时, 很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刺伤或划伤, 甚至引起感染[4]。干燥机、清洗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设备会发出巨大噪音, 此外, 工作人员可能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不慎烫伤。③生物因素: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回收大量的医疗用品和废弃物, 比如患者的分泌物、血液、排泄物、体液等, 很可能在回收过程中导致工作人员受致感染。此外, 超声清洗时, 气溶胶在空气中散发;使用水枪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的脸上、身上也可能溅上污渍;气枪吹气时, 水可能会溅到别处。

3. 2 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针对化学因素:严格按要求佩戴口罩和帽子;规范配置消毒液, 现配现用;密封保存消毒剂, 以免在空气中挥发, 伤害工作人员[5, 6]。②针对物理因素:加强自身防护, 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清洗器械与物品;定期维护、保养机器设备, 按照说明书操作;从烘干机、清洗机中取物品时, 应佩戴防烫伤手套, 接触高温物品时, 除佩戴手套外, 还要穿长袖和长裤;在高压蒸汽灭菌器运行过程中, 禁止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应动态观察工作仪表的各项参数[7-9];包装物品时, 使用一次性手套、帽子与口罩, 以免吸入粉尘危害健康。③针对生物因素:工作人员每年体检1次,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每天消毒防护衣物和用具, 避免二次污染;定期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10-14]。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电力工程中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