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9-09-04刘辉
刘辉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72例心肺复苏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环恢复及抢救成功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19例, 占比为52.78%;自主循环恢复例数24例, 占比为66.67%;抢救成功例数16例, 占比为44.44%;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9例, 占比为25.00%;自主循环恢复例数13例, 占比为36.11%;抢救成功例数5例, 占比为13.89%;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 明显改善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环恢复情况,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综合护理;心肺复苏;自主呼吸;自主循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81
一般而言, 临床针对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方式主要为心肺复苏措施, 该措施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生命安危有直接联系[1]。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改进提升, 心肺复苏抢救技术亦相应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文研究分析了心肺复苏后综合护理措施的具体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12日~2018年7月26日收治的72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5例;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59.36±9.19)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4例;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59.04±8.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无精神疾病者;②患者存在心音消失、大动脉脉搏消失、乏力、心悸及胸闷情况, 临床判定其符合心搏骤停病况。排除标准:①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或患有恶性肿瘤者。
1. 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常规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①药物干预。在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需予以其相应药物治疗, 且应迅速在其肘部边沿大静脉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2条), 可有效发挥药物效用, 给药结束后应予以其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生理盐水量以10 ml为佳, 帮助患者抬升患肢, 可加快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循环[2]。患者还应按照相关医嘱补充自身水分, 保证自身酸碱度及水电解质平衡。②心肺复苏后干预。医务工作者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 例如血分析、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 且应予以其相应吸氧措施, 加强其心电监护, 监测其血压及心律变化, 平衡其体液酸碱度及水电解质, 并详细记录观察, 向责任医生报告。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短时间内发现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 可有效促进患者呼吸道畅通。若有昏迷患者(脑缺氧导致), 应予以其脑复苏措施进行治疗, 保证患者头皮安全性的同时应用冰袋及利尿剂作降温操作, 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水肿情况[3]。此外, 若患者留置导尿管, 责任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尿液颜色及尿液出入量, 且应对患者皮肤及口腔作好相应清洁护理, 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感染[4]。经心肺复苏后, 责任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意识清醒时根据其心理问题予以相应的安慰及心理疏导措施, 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负担, 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环恢复及抢救成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19例, 占比为52.78%;自主循环恢复例数24例, 占比为66.67%;抢救成功例数16例, 占比为44.44%。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9例, 占比为25.00%;自主循环恢复例数13例, 占比为36.11%;抢救成功例数5例, 占比为13.89%。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院前急救时最为危急的情况主要有心跳骤停及呼吸骤停两种, 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40%的患者在施救后15 min内死亡, 该病患者病死率高达75%左右[5]。在任何地点、时间内患者都有发生心跳及呼吸骤停的可能性, 致死原因多与救援时间延迟、复苏治疗无效及相应护理针对性较差有密切关系[6], 一般而言, 患者病发后4 min称为救治黄金时期, 且院内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院前急救,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路况不熟、呼救人员描绘患者病情及所在地点不清晰、交通拥堵等因素造成, 一旦抢救时机错过, 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 患者室颤早期导致的心律失常是心跳骤停较为常见的病因, 若想彻底改善室颤现象, 应在短时间内使用电除颤, 一旦时间延长, 术式成功率会相应下调[7]。整个手术过程中, 患者的生命被医生掌握, 施术者是抢救工作的主体, 应细致做好任一相关举措,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 以完善先进的医疗理念展开抢救工作, 且不得随意离开施术岗位, 应对工作及患者生命负责。在这期间, 责任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亦较为重要, 若护理人员认真负责, 且护理技术佳, 可予以施术者更大助力, 提升抢救活动的成功率[8]。本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 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通常会依照心脏骤停患者的身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心肺复苏后护理及药物治疗,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短时间为患者机体进行补液操作, 可平衡患者自身酸碱度及水电解质, 短时间内发挥药物作用。此外, 还会严密观察体征及帮助患者作好口腔卫生等, 可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及感染情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19例, 占比为52.78%;自主循环恢复例数24例, 占比为66.67%;抢救成功例数16例, 占比为44.44%;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例数9例, 占比为25.00%;自主循环恢复例数13例, 占比为36.11%;抢救成功例数5例, 占比为13.89%。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 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且能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及自主循环恢复, 保证一定的治疗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军, 李素玲. 亚低温治疗在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9):42-43.
[2] 胡惠娟, 赖慧晶, 陈巧, 等.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作用. 广东医学, 2017, 38(21):3386-3388.
[3] 杜琳琳, 张志勇.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8-10, 20.
[4] 杜琳琳, 张志勇. 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11-13, 29.
[5] 杨锁柱, 费东生. 新型护理干预在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20):141-144.
[6] 楊洁.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延边医学, 2015(6):132-133.
[7] 李喆.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21):144.
[8] 陈慧琼.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6):126-128.
[收稿日期: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