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需让座”硬核大爷充满正能量

2019-09-04河北张贵申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8期
关键词:硬核美德大爷

河北 张贵申

素材回放

6月24日,辽宁大连一位老人别着“勿需让座”LED胸牌乘地铁的照片,刷爆朋友圈,被称为硬核大爷。他满头银丝如雪,斜挎着深绿色的布包,身姿笔挺地站在地铁车厢里,胸部别着的LED小牌上,“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

据了解,老人名叫刘增盛,今年76岁。老人表示,此举是怕给其他乘客增加负担:“现在的年轻人不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实际上,老人别着“勿需让座”的牌子已有两年时间,只是这次被网友拍了下来。

老人曾在部队工作,年轻时当过3年兵,退休后在旅顺太阳沟胶片电影工作室做放映员,平时也负责机械维修、保养等工作。老人每天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于市区与旅顺之间。尽管老人身上别着“勿需让座”的牌子,可还是经常有年轻人主动给他让座。

大连地铁工作人员说,“硬核大爷”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令人敬佩。为了鼓励这种为他人着想、自尊自强的精神,大连地铁将赠送其四周年纪念卡一套。

透 视

透视一:“勿需让座”体现了老人的自立自信

“硬核大爷”刘增盛自知身体硬朗,在公交、地铁上站立身体撑得住,拒绝年轻人让座,是一种自立自信的体现。老人们以不给他人添麻烦为荣,这反映出了老年群体对其他年龄段群体的理解,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自信。“重人者,人重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刘增盛老人自强自立,尊重体恤他人,特别是年轻人,令人尊敬感佩。

●锐见

虽然“给老人让座”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是,我们乐见主动给老人让座在不少城市蔚然成风,这是现代文明在每一个年轻人身上的闪光。当给老人让座越来越成为一种“道德必然”时,刘增盛老人的“勿需让座”对这种“必然”作出了及时而又必要的回应。

让不让座是他人的权利选择。强行要求别人让座,不仅仅源于个别老年人对“让座”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误读,更在于这些老年人蛮横霸道的品性。一定程度上,“勿需让座”不是刘增盛老人一个人的回应,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共同呼吁。在“勿需让座”的行为里,有角色互换的善心,有相互体谅的爱心,向人们宣示了一种生活态度:倘若力所能及,何须年轻人让座?

不过,胸别“勿需让座”的牌子似乎不值得仿效,因为这可能会让打算让座的年轻人十分尴尬,从而阻断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善意。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应当体现在行动上;“勿需让座”也是一种美德,但完全可以放在心里。只要老年人心有“勿需让座”的善念,又何必对年轻人做这种“特别提醒”?

身体硬朗的老年人有不接受让座的度量,但也应当有接受让座的坦然。每一次让座都是年轻人的一次道德修炼,老年人应当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想让座则让座,该接受就接受,如此甚好。

(范军《有善心无需特别明示》)

透视二:“勿需让座”体现的是善意和理解

大连“硬核大爷”刘增盛“勿需让座”的做法如一股清流浸润人心,这背后体现的是善意和理解。他的做法给他的同龄人和年轻人做出了榜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相互的尊重,形成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老年人有不需要让座的大度,年轻人有让与不让的自由,双方换位思考,背后是善意和理解。

●锐见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在公交车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给老年人让座,这是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因此,很多年轻人看到老年人上车,都会自觉地起身让座,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不过,如今的年轻人也不容易,繁重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使他们也想在上下班路上有个座位,短暂地调整和休息一下。因此,很多时候因年轻人未能及时让座,导致两个群体产生诸多争端和矛盾,甚至暴力冲突,最后两败俱伤。

没错,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美德,但并非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对让座的年轻人,我们应表达感谢之情;而对于没有让座的年轻人,我们也应给予理解,不能横加指责,甚至强人所难,进行道德绑架。

刘增盛老人别胸牌乘车,提醒年轻人“勿需让座”,不仅是对年轻人的理解,也是对其他老年人的提醒。社会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和遵守,面对年轻人的让座行为,老而不弱者有时也可以适当、积极地婉拒,这既是对道德的呵护,也是对文明的回馈。对于年轻人的辛苦,老年人也应给予理解和关爱,这样文明与和谐才能悄然而至。

事实上,刘增盛老人虽然别了“勿需让座”的胸牌,但并没有阻挡住年轻人的让座热情,仍然有很多年轻人为其让座,这足以说明,社会并不缺少爱心,年轻人并不缺少文明素养,尊老爱老的美德依然存在。因此,对于那些没有让座的年轻人,应该理性看待、文明对待,不应上升到群体素养的高度,也不该对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失望。因为有一种文明叫理解,有一种理解叫“勿需让座”。

(刘剑飞《有一种文明叫“勿需让座”》)

透视三:“勿需让座”体现了城市文明

大连“硬核大爷”刘增盛“勿需让座”的做法使让座不再是道德绑架。众所周知,在城市文明建设进程中,“给老人让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许多人眼中,也成了“道德必然”。的确,让座是礼仪之邦应有的风范,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但不能让它成为道德绑架。我们要学习“勿需让座”老人的善解人意;我们主动让座,也要向给自己让座的人表达谢意。在这样互相理解尊重的和谐氛围里,人们更容易养成文明礼让的习惯,形成人人践行文明礼让的社会风尚。

●锐见

满头银丝如雪,斜挎着深绿色的布包,身姿笔挺地站在地铁车厢里,胸部别着的LED小牌上,“勿需让座”四个字分外显眼……这条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展示了同近年来在年轻人给老人让座问题上出现的争执截然不同的风貌。

“硬核大爷”刘增强“勿需让座”提示,体现出的是对年轻人的理解和关心。全国网友赞美他,大连地铁方面也将赠送其四周年纪念卡一套,表达对他的敬佩,实际上都是因为让座这个话题,引发出另外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的社会需要平和交流的环境。

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对等的心态,给双向交流一个机会。当你指责对方没有公德,不给老人让座,那么招致的必然是对方认定你倚老卖老。反之,刘增强老人的“勿需让座”提示,赢得了众人的理解和赞扬,甚至有的年轻人一定要让他坐下。这是将心比心、平等对待、平和交流带来的温馨场景。

平和便会理解,理解促成沟通,于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就顺理成章地架起来了。这,是化解误会、隔阂、宿怨的前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心境,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以恶意去揣测对方,不要以粗暴去挑衅对方,别人看起来的素质低下甚至暴戾蛮横,很可能就是对我自己形象的映照。

今天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深入,文明更加彰显,更应该知道“理解万岁”重若千钧。做一个平和的人吧,那样才能理解别人,也让别人能够理解自己。

(董怀国《“勿需让座”,给社会平和交流的机会》)

透视四:“勿需让座”是一种美德和道德自觉

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勿需让座”也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与“主动给老人让座”一样,令人如沐春风。“勿需让座”四个字不仅分外显眼,也分外暖心,它体现的是一种“为他”的道德自觉。这种道德自觉,是基于内心朴素道德的自发行为,当这种行为成为个人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时,人心便近了,社会便和谐了。对每一个人来说,做好自己,多为他人着想,多传递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锐见

相较于动辄“抢座”“要座”的老人,“勿需让座”的硬核大爷,倔强中透着一丝可爱,着实是一股清流。老人为他人着想的通情达理,必然让公众讨论起“让座”议题时,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思路。

就如我们此前一再重复的“给老人让座”不是义务,而是一种道德倡议,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基于当事人的自觉自愿。但很遗憾,现实中一些人似乎对此存有误解,各种争端也肇始于此。某些人认为“自己是老人,年轻人天经地义要让座”,这种偏执,最终很容易变成为老不尊。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一个人想要获得尊重先要懂得自重。固此,硬核大爷的行为可谓教科书式示范。

“勿需让座”的牌子,对同车年轻人来说是提醒,对刘大爷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相比于某些人一上年纪就“放飞自我”“不管不顾”,硬核大爷的心理显然健康得多。“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这不仅仅是“要强”,更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理性评估,是对自己社会行为的合适限定。这是严格的自我管理,这是彻底的自觉自律。

“是否接受让座”,是老人的权利,不同个体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我们欣赏“勿需让座”所传递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但也不提倡老人们就一定要“拒绝让座”。是否让座、是否接受让座,都应该是特定对象基于特定场景所做的灵活决定,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很久以来,“让座”成为一种强加责任,一些老人制造了裂痕,而硬核大爷则示范了一种和解的可能。

(然玉《“勿需让座”的硬核大爷,让代际和解充满可能》)

猜你喜欢

硬核美德大爷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案例5 我的单反大爷
硬核爷爷炼成记
酒大爷
疫战中的“硬核”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