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认同
2019-09-03李志伟赵志峰
李志伟 赵志峰
[摘要]现代旅游语境下,认同研究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在统计、分析SSCI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研究文献保持蓬勃发展态势;高产作者多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高频关键词显示该领域研究主题广泛,真实性、遗产和族群等研究主题凸显,图谱分析表明,研究范畴不断扩展,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在分析高频被引文献的基础上,剖析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此外,探讨了研究思路、框架以及动力机制。文章不仅客观反映出认同研究的进展和学术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也可以对国内展开本土化的思考与探索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性;旅游;认同;科学计量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9)07-0046-15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7.011
引言
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现代性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现代性的后果:人类生活方式的异化以及人的自我异化。精神财富的缺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身份认同的断裂、破碎和缺失,致使认同焦虑和认同危机产生。在现代性语境下,旅游成为人们逃离现代性、寻求认同最有效的选择之一。人们希望到他地去寻找失落的真实的现实和意义,体验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自然、简朴和真我,重建其身份认同,以实现诗意的栖居。
根据Jenkis的总结,认同(identity)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性,二是独特性,即认同包括“同一”和“差别"两个方面,强调“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群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他人或‘他们)的差别。这说明认同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群体成员内部产生一种共同体的自我意识,界定谁是成员;二是识别自己与外部群体的不同,界定谁不属于本群体。以暂时性、流动性和异地性为特征的旅游活动,促使旅游者以及他者根据群体具有的特征从内部界定谁是成员,对比他者的相关要素及差异从外部界定谁不属于本群体。正如Hall所言,在文化之间的迁徙活动或者突如其来的其他文化促成了我们定义内部群体和外部群体。在辨识个人或群体特性、强化共性的过程中,他者的作用很关键。整个旅游活动涉及众多的“他者”,与他人或群体互动过程中,会使个体或群体原有的身份变动、迷失、解构,甚至重构,使得认同得以可能发生。旅游者通过凝视作为“他者”的异地,形成认识,再认识自己接触、交流和互动的地方、文化、行为的一种心理过程,从而生成各种形式的认同。对目的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而言,旅游者的到来也打破了他们日常平静的生活,旅游目的地建造的各种景观和商业设施,改变了目的地的空间结构和文化特质,促使目的地居民对地方和自身文化的认同发生改变。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在互相“凝视”的过程中,产生了双向的文化互动,促使他们反思自身生活的变化,反思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探寻、建构各种认同,如游客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等。而目的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做出的文化的自我表征可能会降低文化的传统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割裂甚至改变其原有的身份认同,形成新的认同。总之,认同就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寻求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和自我的意义。
综上所述,旅游场域为旅游认同的形成提供了温床,由于其对主客双方都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内一些学者也将认同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为“认同”和“旅游"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期刊文献87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献288篇(截止时间:2015年8月17日)。进一步梳理相关成果后发现,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研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族群(民族)认同以及地方认同方面;第二,在族群(民族)研究和地方认同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云南、广西因为少数民族众多且集中成为族群(民族)认同研究的热点地区;第三,形成了以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为中心的研究团队。由于国内研究起步比较晚,有必要关注跟踪国外研究动态与研究前沿。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其所带来的社会“碎片化”、价值多元化,致使身份特征模糊、归属感缺乏,不可避免地产生认同焦虑。鉴于旅游本身已经成为地方文化乃至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力量,关于中国情景下的认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虽然已有学者总结了旅游文献中认同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對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比较,但是这些研究、述评以定性描述为主,容易主观化,也容易造成问题与线索的遗漏。本研究拟用科学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定量视角客观地梳理国外研究成果,并将分析内容可视化呈现,进一步识别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取向,为国内研究提供学术线索。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源于WebofScience数据库,以主题为“identityANDtourism”,语种为“English",选择SSC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不限定年份,去除评论、讨论、人物传记等类型的文献数据,仅保留文献类型为论文的数据,共得到题录数据790条,每条数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语言、文献类型、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及出版时间等内容。用这些数据建立了原始数据库,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15年8月17日。
1.2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ofknowledge)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回,作为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其特点是以可视化图像形式直观地展现知识发展进程与活动规律。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SNA)是根据数学、图论等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社会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人、集团、组织或其他信息与知识处理实体关系和流动的映射与测量7,主要应用于网络社会关系发掘、支配类型发现(关键因素)以及信息流跟踪等方面。
目前,科学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软件很多,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Bibexcel对题录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知识单元的共现关系矩阵,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及其可视化工具Netdraw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清晰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本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文献的时空分布
2.1时间分布
研究文献在时间上的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主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与发展速度图。图2显示,1984-1997年间,每年发表的文献均以个位数计;自1997年开始,文献数量逐渐增多且增长较快,总体呈上升趋势(图中趋势线移动平均周期为两年),2013年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值93篇,由于2015年只收录了前8个月数据,全年文献数量据估计应该不会太少。显而易见,该领域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2.2地域分布
研究文献的地域分布,反映出该领域地域空间分布特点和地域间的科研差异。由图3可知,美国的产出居于优势地位(数量为232篇),约占总数的29.37%,排在第1位,远高于其他国家;其次为英国(127篇,16.1%)、澳大利亚(103篇,13.04%)、加拿大(54篇,6.84%)等。由此可见,研究者多集中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大陆、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远远落后。其原因可能是美欧发达国家研究起步早,专业人才聚集;此外,文献语种为英语,也有一定的语言优势。
3知识图谱分析
3.1高产作者分析
作者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对作者进行研究可以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初步统计发现,790篇文献共涉及作者1376人,合并多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后,发现实际作者有1192人,多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清晰地展示高产作者所处区域,表1列出发表文献最多的前10位作者的基本信息。其中,发文最多的Gibson博士是澳大利亚UniversityofWollongong的教授,他特别关注音乐、节日对认同的影响;Pritchard博士是英国CardiffMetropolitanUniversity的教授,其研究领域为旅游、认同、表征以及社会公正等;Hannam博士是英国LeedsMetropolitanUniversity的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多样化流动与认同,涉及旅游、迁徙、交通等方面。这些作者的研究方向说明国外相关研究更加深人、细微。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和英国受历史因素比如移民问题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民族文化受到冲击,认同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前10位作者中有7位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
表1之外,发表3篇的作者有23人,2篇的有104人,1篇的有1055人。由此可见,旅游情境下的认同研究是热门研究话题,备受学者关注。同时,也说明该研究属于新兴热点,需要进一步持续、动态的关注。
3.2研究主题分析
3.2.1高频关键词
由于关键词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可能存在大量相近关键词,因此,在使用Bibexcel软件处理关键词数据前,需要对频次文件(.cit文件)的数据进行处理。经过研究小组(主要是两位笔者和两位博士生)集体阅读后,合并相近关键词,一是合并同义字,如globalisation和globalization等,二是合并单复数,如representations和representation,festivals和festival等。汇总规范合并后的关键词,统计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选择重复1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得到前31位高频关键词(表2)。
由表2可知,除了检索主题tourism(旅游)和identity(认同)高居榜首之外,heritage(遗产)、authenticity(真实性)排名靠前,ethnicity(族群)、China(中国)、globalization(全球化)、representations(表征)、nationalidentity(国家认同)、place(地方)、placeidentity(地方认同)等关键词紧随其后,这些是学者们的关注重点,也说明研究范围广,主题多样。由于高频关键词数量多,为避免主次不分,分类研究就成为必需。研读文献后,本研究借鉴亨廷顿的分类理论,结合国内学者陈才提出的旅游认同概念模型"及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进一步深人研读文献,将关键词进行如下分类(表3)。
除此之外,还有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identity、brand等)、消费认同(consumption、globalization等)、品牌认同(destinationbranding、brandidentity等)和历史认同(memory、history等)等,表明研究已经从核心领域向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扩展。由表3可发现,各类认同的关键词有重复与交叉,不仅说明多学科共同關注的认同概念在具体研究上表现为交叉或交错使用,也说明旅游学是一门跨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旅游研究中的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和层次,概念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区域性关键词展示出该主题研究的地域范围,而中国、泰国的频繁出现表明针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研究,已经受到重视。
3.2.2共现性分析
790篇文献中,关键词出现次数总计为3803个,合并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后,实际出现的关键词为2279个,而其中1838个关键词只出现过1次,另外441个关键词存在共现性关系。为了更明确探究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对关键词进行共现性分析。
(1)关键词中心性分析
在图4中,矩形代表高频关键词节点,节点越大,则节点在网络中的作用也越大。连线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即关键词共现,连线越粗,两个节点间的关系越强,共现次数越高;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连线越多,则该节点关注度越高,代表的旅游现象越复杂。该图谱以检索主题“tourism”和“identity"为核心,这两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联系最紧密,是该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其次,authenticity.China、ethnicity以及heritage等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有较强的联系,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重要关键词,同时也是学者们现阶段关注的重点,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此外,Canada(加拿大)、Australia(澳大利亚)、Spain(西班牙)、Romania(罗马尼亚)等一系列地域关键词的出现,反映出研究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外围节点与其他节点联系较为松散,说明对外围节点的研究还处于发展时期,这也说明研究主题愈趋宽泛。
(2)关键词K-core分析
在中心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两个本地特征向量作为节点标准,对关键词进行K-core分析,生成6类颜色不同的词群。如图5所示,该图谱以特征向量中心性较高的tourism和identity为核心,周边环绕以红、黑、蓝色标记的关键词,聚集效应明显。这些词位于网络的中心,属于研究的热点和核心,这也进一步透露出,与其他认同理论一致,旅游学中的“认同”也与一系列理论问题相关涉,如文化、意识形态、权力、阶级、性别、种族等。遗产、真实性、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表征、文化商品化等主题的凸显,既说明旅游情境下的认同研究有自己学科的关注点,也愈加表明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灵魂作用。而以灰色、绿色和粉色标记的外围关键词或许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研究主题愈加宽泛研究视角愈趋新颖、多元。
3.2.3关键词定量刻画
上文虽然对关键词的基本情况和整体网络图谱进行了说明,但各个关键词在网络中居于怎样的地位,还需要分析网络的“中心性”,其测量指标很多,本文重点探讨以下两个。
(1)度(degree)
度是描述网络局部特征性的较简单的指数,它测量的是个体在整个网络中的权力。在关键词网络中,度是指一个节点(某关键词)同其他节点(其他关键词)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总和,度越大,其影响力越大。
(2)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也叫中介中心度,它指的是网络中通过一个节点的捷径(最短的途径)的条数。该指数刻画了一个点位于图中其他点的“中间”的程度。值越大,经过该节点的捷径越多,这个节点越重要。其公式为:
式中,C。(n,)为中间中心度,gt指的是节点j到节点k的捷径条数,g,(n)指的是节点j和节点k之间存在的经过节点i的捷径数目。
在社会网络中,一个节点位于很多节点中间,则认为这个节点拥有较多的结构洞。这种结构中的中间人具有控制资源优势,地位重要,可以用中间中心度来测量处于“结构洞”位置的关键节点。中间中心度越大,说明该节点越重要,拥有较多的结构洞,具备结构洞优势。
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可知,除identity和tourism两个核心节点外,authenticity、China、heritage、ethnicity、sustainability、landscape、representations、place和commodification等节点占据了大量的结构洞位置,表明认同常与真实性、遗产、族群、可持续、景观、表征、地方以及商品化等词联系在一起,再次印证上文分析,同时说明这些关键词已经固化为研究传统。再结合表3可知,中国是“被研究"大国。一方面,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族群和民族认同是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云南因为少数民族众多,成为重要的案例地。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基础和阶层结构受到冲击,认同问题凸显。而K49sexuality、K48sextourism的中间中心性仅为0.2,没有占据任何结构洞位置,根据“弱连接优势",它们可能是研究中新兴的热点,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3.3研究方法分析
在前述关键词的统计结果和共现图谱中,没有发现有关研究方法的关键词,这可能与研究方法多样,关键词分散(频次小于10次)有关。纵观整个关键词表并研读文献,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居多,兼有定量研究,少部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认同是对主体行为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定性研究更能突出主体性。具体包括个案研究、批评话语分析,民族志研究、内容分析、扎根理论以及视觉研究方法等。个案研究是最常采用的路径”,这可能说明旅游情景中的认同理论处于建构与扩充阶段。随着各类音像资料可得性的不断增强和各种图像分析软件的出现,视觉分析方法(visualmethods)在研究中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定量研究主要包括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聚類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这些方法常常结合起来使用。
3.4被引文献分析
3.4.1高频被引文献
790篇文献共引用他人文献47955篇,合并共引文献后,实际引用47905篇,而其中32100篇文献仅被引用1次,4697篇文献存在共引,共引文献频数在10次以上的有155篇,表5列出了25次以上高频引文文献,总计20篇。由表5可知:
(1)从时间,上看,高频被引文献主要发表于1973-2000年。表明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献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2)从被引频数上看,引用频数最高的文献来自Urry,其次是MacCannell的两篇文献,然后是Cohen,这3个人的文献占20篇高频文献总数的45%。从网络中心性分析来看,最有影响力的引文文献是Cohen(1988)、MacCannell(1976)以及Urry(1990)。充分说明Urry、MacCannell和Cohen等人基本上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领军人物或学术权威。
(3)从来源看,被引文献以专著居多,论文数量偏少,表明一批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但是后续研究缺少突破,学术论文数量虽多,但创新性不强,没有形成影响力大的理论。
(4)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献因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受其他研究者认同所以被大量引用。同时,也折射出后续研究突破性不强。
3.4.2共现特征
应用Bibexcel软件获取引文数据,建立引文文献共现矩阵,再使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生成被引文献共现图谱(图6)。该图显示,共引文献虽然较多,但是共现次数在在10次以上的共引文献仅有10篇,发表者也仅有10人,分别是:(1)MacCannell(1976)与Urry(1990)共现22次,与Cohen(1988)共现16次,与Cohen(1979)共现12次;同时,Cohen(1988)与Wang(1999)共现21次;Urry(1990)与Urry(1995)共现14次,而Urry(1995)与Urry(2002)共现11次。(2)Pretes(2003)与Palmer(1999)共现11次,与Anderson(1991)共现11次;同时,Palmer(1999)与Pritchard(2001)共现10次。(3)Desforges(2000)与Giddens(1991)共现10次。根据网络中心性分析,最有影响力的引文文献是Cohen(1988)、MacCannell(1976)、Urry(1990)以及Wang(1999)。这些引文之间关系紧密,即在研究主题的概念、理论或方法上存在相关关系。另外,这些引文之间表现出历时共现的特点,即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献都存在着共现现象,说明研究呈现出系统发展的历时性变化。
研读表5中所列的文献,再结合上文分析发现,旅游语境中的认同研究主要涉及如下理论:
(1)真实性理论:旅游动机是寻找真实性体验,在现代商品驱动下,旅游创造了“虚假的旅游意识”,欺骗旅游者不得不接受不自然的旅游吸引物为“真实”7,但是真实性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王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真实性理论,指出真实性包括客观主义真实性(objectiveauthenticity)、建构主义真实性(constructiveauthenticity)和后现代真实性(postmodermismauthenticity),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旅游主体真实体验,提出了存在主义真实性(existentialauthenticty)。学者们强调真实性是影响认同的重要因素,虽然界定“真实”标准不同,但旅游者探寻“真实”来发现意义,强化对目的地的认同或自我认同,通过“真实”的文化展演,目的地居民对地方和族群的认同也发生着变化。
(2)旅游凝视理论:英国社会学家Urry在其著作《游客凝视》(TheTouristGaze:LeisureandTravelinContemporarySocieties)中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gaze)的概念,并关注了旅游凝视的发展演变历史变迁以及旅游凝视的构建和强化,认为游客凝视具有符号化的特征,还强调了“凝视主体”和“凝视对象”之间社会权力关系的操作与展演。“个人和群体构建认同的途径有二,一是区分自己与他.人,二是将自己置于与他人的对立面”,而旅游提供涉及众多的“他者”的外部凝视,促使个体或群体对自我、社会与文化进行再认识,各种形式的认同会被重新构建。
(3)现代性理论:工业社会造成的“异化、失范和生态环境的劣质化和人际关系的疏远化”,导致现代主体(modernsubject)"不可避免地不断陷入认同危机。
(4)全球化理论:全球化意味着各个国家的“去疆域化"和文化同质化,这会造成文化差异与断裂,“民族”与“国家”的断裂,文化美国化、商品化,甚至“麦当劳化",认同焦虑随之而来。
(5)民族(族群)理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是政治与文化建构的产物”。想象的共同体要求建立一套国家机制来增强和传达共同认同的情感,博物馆在展现民族历史和存在以及增进共同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地,景观也是宣扬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代理人。正如Lenoir和Ross所言,“旅游具有使一个地方成为博物馆的作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展演与商业化,一方面可以加强族群认同,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族群间的冲突。
(6)国家认同理论:现代背景下,旅游特别是遗产旅游可以促使旅游者确定公民身份,促进国家认同。多数学者对此持肯定意见,有学者甚至认为,旅游对认同的作用已经超越商业进人人们的内心,旅游产业成为定义国家属性的一种手段。为此,一些学者关注旅游情境下国家认同建构过程,并认为遗产、文化景观等文化载体在塑造国家认同方面是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
(7)自我认同理论(Giddens theoryofself-identity):现代的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会随着个人经历建构个人特质,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啊。Giddens的自我认同理论在旅游认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逃离安全和熟悉的日常生活,旅游者会反思和评价自我,在与“他者”相遇的过程中,旅游者会对内在的“自我”进行观察和反省,从而发现自我。可以说,旅行和旅游环境会改变、重新构建自我认同,为自我认同的实现提供了一条途径。
综上所述,作为塑造世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形态的重要力量,全球化已经成为影响认同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其他认同理论相一致,全球化与现代性是旅游认同研究的主要视角。在研究中,旅游學科不仅借用社会学、民族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学科本身也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如真实性理论和旅游凝视理论)。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国外旅游认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说明国外相关研究视野开阔,涉及学科多,尤为重要的是,强调了旅游社会学对旅游学科研究起到的学术支撑作用。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与讨论
根据本研究对790篇SSCI文献的梳理发现: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认同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高产作者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这反映出两国受历史因素和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认同问题凸显。通过图谱特征分析发现,研究主题广泛,呈现为6类词群,表明研究范畴和研究地域不断扩展,研究视角更加多元。高频被引文献的作者如Urry、MacCannell和Cohen等人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领军人物或学术权威。有学术影响力的经典性论著主要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认同与真实性理论和旅游凝视理论联系紧密,说明旅游学科本身也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反映出旅游社会学对旅游学科研究所起的学术支撑作用。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现代旅游语境下,认同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涵盖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核心主题沿国家认同、地方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角色认同和自我认同6大方向展开。认同涉及自我、他人和群体的界定与划分,因而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就国家层面而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认同不但有益于国家统一和稳定,而且也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乃至世界的和平。构建稳定、统一和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关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因而旅游业发展与国家、民族以及族群认同的关系以及相关认同的建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遗产地成为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再现基于过去的“真实”和历史8,游客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被唤醒、构建和强化。对社会层面来说,认同具有确定群体边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由于社会中的人归属多个群体,扮演多个角色,每个,人都拥有多重社会身份,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认同的建构和强化以及相关群体(包括族群)的态度和角色认同。从个体层面上来看,认同的建构有益于个人融人社会以及维护个人本体性安全。作为一种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旅游为个体自我认同的塑造、表现与实现提供了场域,认同成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认同贯穿3个层面的所有认同,是其他所有认同的基石,因而文化认同是认同的核心内容。在旅游场域中,文化认同的建构成为学者们探讨的核心,而与其关系紧密的表征、商品化和真实性成为学者们的关注重点。
根据前文Jenkis的总结可知,认同建构机制的一般形式就是利用“同一”与“差异”形成心理机制和“边界”,使人们相信并且愿意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在流动性的现代语境下,旅游是人们建构认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众多的“他者”的对比下,产生界定“自我”的参照物,形成了对共同体同一性的认知。通过斗争、较量、协商等过程内化后,个体或群体的认同方得以被表征、建构、强化或重构。
纵观前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在旅游研究中,对“认同”概念意义的界定尚未统一。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已经由哲学范畴变为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多学科释义致使认同的理论建构、概念结构和构念测量异常复杂。另一方面,旅游情境下建构的认同本身可以多种共存,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把它看做是部分政治、部分文化和心理的“现象"。这也说明认同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领域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其构建.重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第二,研究主题不断拓展,形成了诸如国家认同、地方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自我认同等各种类型和层次的认同,为理解认同概念的流动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作出巨大理论贡献。第三,认同问题已经从旅游学科的边缘进入核心地带,除6大核心主题外,还形成了很多具体的研究主题。研究主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同时,真实性和旅游凝视也进人研究视野,成为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这说明旅游学科本身已经形成合理的理论表达,甚至有学者直接开始用“旅游认同”这一范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旅游认同”概念产生的可能性。第四,在旅游语境下,凝视是形成“差异”和“同一”的重要方式,而真实性是影响认同的重要变量。
4.2启示
从前述图3、图6和表5可知,中国学者的研究文献数量总和位居第6位,开创存在主义真实性理论的王宁教授的单篇文献被引和共引频次均较高。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着西方学术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高频被引文献偏少,国际影响力小,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研究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综合前述分析,国内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拓展研究内容
国内研究集中在族群认同、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描述性研究居多,今后应该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对各种形态和层次的认同进行研究,丰富旅游认同相关理论,增加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由于认同概念极其复杂,可以尝试对认同的层次性进行探索性分析,关注旅游认同建构动力机制,探索旅游认同内在机制理论。除此之外,还要多关注性(sexuality)、性旅游(sextourism)、治理(govermance)等新兴热点,丰富研究内容。
(2)拓宽研究地域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认同困境凸显,因此,研究地域应由云南、广西等热点地区向全国拓展,特别关注社会流动、城市移民(例如城镇化、候鸟式移民)等问题。乡村被视为现代国家的家园,国外已经关注乡村与国家认同、地方认同的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村落不断消亡,面临传统文化断裂、文化失真、价值观变迁等棘手问题。乡村旅游是保护乡村文化的重要抓手,如何通过旅游复兴乡土文化,保持乡村文化的真实性,让乡村成为多元主体认同的地方,是我们亟须探究的问题。同时,还要将研究视线由国内转向国外,关注国际上比较重视的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以期对我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认同问题,起到借鉴、促进作用。
(3)注重研究視角创新
注重研究视角创新,第一,关注边缘性群体视角,比如同性恋以及穆斯林、佛教等宗教群体以及其他文化群体。例如,西方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老年群体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旅游认同问题,Morgan等研究发现社会旅游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逃离、缓解、怀旧的场所,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水平以及自我认同,从而提升老年人幸福水平4。中国现已步人老龄化阶段,关注老年旅游与自我认同、主观幸福的研究将是学界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第二,旅游活动会涉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考虑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研究旅游认同,形成多维度视角。例如,有研究表明,旅游企业家的地方认同通过企业家的自我效能和社区支持两个中间变量对企业表现具有正向影响,这为今后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研究旅游认同提供了借鉴。
4.3不足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在文献检索方面,虽然采用在SSCI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主题词的方式尽可能多地采集相关文献,但是也会遗漏未被SSCI收录的期刊中的文献。(2)在文献筛选方面,鉴于文献数量过多,后期筛选工作非常艰巨。通过文献摘要的阅读,对文献进行筛选,只精读了部分文献,不排除存在遗漏的可能性。(3)在概念理解方面,由于认同概念本身包含“同一”和“差别"双重属性,以及自身蕴含着不同向度,增加了认同概念的复杂性。另外,"identity"在英语中有多重含义,“认同"之外,还有“身份”“身份认同”“自我同一性"等意思,这些都增加了翻译、理解文章的难度,也增加了借鉴的难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ACCANNELL D.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 79(3) : 589-603.
[2] JENKINS R. Social Identity[M]. London: Routledge, 1996: 3-4.
[3] Hall S. Who needs identity? [C]// GUY P, EVANS J, REDMANP. Identity: A Reader: Thousand Oaks: Sage, 2000: 15-30.
[4]HUNTINGTON S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M].WANG Guanhua, LIU Wei,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sPublishing House, 2008 : 25. [塞繆尔·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5.]
[5]YU Xiangyang, WU Dongfang, ZHU Guoxing, et al. A study onidentity in view of the tourism literatures[J]. Human Geography,2015, (2): 15-22. [余向洋,吴东方,朱国兴,等.旅游视域下的认同研究——基 于文献综述的视角[D].人文地理, 2015, (2): 15-2. ]
[6]CHEN Yue, LIU Zeyuan. The rise of mapping knowledgedomain[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5, 23(2): 149- 154.[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 23(2): 149-154. ]
[7]XIAO Ming. Operating Guide for the Use of MappingKnowledge Tools[M]. Beijing: China Railway PublishingHouse, 2014 : 2-11. [肖明.知识图谱工具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2-11. ]
[8]QIU Junping, GUO Lilin, XIAO Tingting, et al.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knowledge map research in China[J]. Information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15, 38(1): 7-11. [邱均平,郭丽琳,肖婷婷,等.我国知识地图研究计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1): 7-11.]
[9]QIU Junping, MA Ruimin.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researcheson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management"Subject based on CSSC[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06,32(1): 24-29. [邱均平,马瑞敏.基于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 32 (1): 24-29. ]
[10] HUNTINGTON S P.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National Identity[M]. CHENG Kexiong, trans. Beijing: XinhuaPublishing House, 2005: 25. [塞缪尔·享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5.]
[11] CHEN Cai, LU Changchong. Identity: A new perspective in thestudy of tourism experience [J]. Tourism Tribume, 2011, 26(3):37-42. [陈才,卢昌崇.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1, 26(3): 37-42.]
[12] 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tural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
[13] LIU Jun. Lectures on Whole Network Approach: A PracticalGuide to Ucinet(the 2"d Edition)[M]. Shanghai: Truth & WisdomPress,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4 : 249. [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第二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249. ]
[14]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clarification[J]. Social Networks, 1979, 1(3): 215-239.
[15]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5): 1360-1380.
[16]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Class[M] . New York : Schocken , 1976: 101.
[17] TAYLOR P J.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 [J].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1): 7-26.
[18] COHEN E.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3): 371- 386.
[19] WANG N.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2): 349- 370.
[20] BEVERLAND M B, FARRELLY F J. The quest for authenticityin consumption: Consumerspurposive choice of authentic cuesto shape experienced outcomes[J]. Journal of ConsumerResearch, 2010, 36(5): 838-856.
[21] CONDEVAUX A. Maori culture on stage: Authenticity andidentity in tourist interactions[]. Anthropological Forum, 2009,19(2): 143-161.
[22] URRY J. The Tourist Gaze[M]. London: Sage, 1990: 1-200.
[23] URRY J. The Tourist Gaze[M]. YANG Hui, ZHAO Yuzhong,WANG Qingling, et al. trans. Guilin: Guangxi NormalUniversity Press, 2008 : 4-7. [UrryJ.游客凝視[M].杨慧,赵玉中,王庆玲,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7.]
[24] HUNTINGTON S P. The 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s[J]. Foreign Affairs, 1997, 76(5): 30-31.
[25] WANG N. Tourism and Modernit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M].Oxford: Pergamon Press, 2000: 1-65.
[26] APPADURAI A.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Globaliza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29;106- 108.
[27] ANDERSON B.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M]. London: Verso, 1991:25; 38.
[28] PRETES M. Tourism and nationalism[J].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03, 30(1): 125 - 142.
[29] LENOIR T, ROSS C. The naturalized history museum[C]// GALISON P, STUMP D. The Disunity of Science: Boundaries,Contexts, and Power.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74.
[30] JAMISON D.Tourism and ethnic: The brotherhood coconu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4): 944-967.
[31] PALMER C. Tourism and the symbols of identity [J]. TourismManagement, 1999, 20 (3): 313-321.
[32] PRETES M.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1): 125-142.
[33] ASHWORTH G J. From history to heritage: From heritage toidentity: in search of concepts and models[M]/ ASHWORTH GJ, LARKHAM P J. Building a New Heritage: Tourism, Cultureand Identity in the New Europe. London: Routledge, 1994: 13-30.
[34] GIDDENS A. 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M]. ZHAO Xudong,trans. Beijing: Sanlian Bookstore, 1998: 16; 87.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6; 87. ]
[35] DESFORGES L. Traveling the world: Identity and travelbiograph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4), 926 - 945.
[36] BROWN L.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the internationalsojourn: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36(3), 502-521.
[37] HYDE K F, OLESEN K. Packing for touristic performanc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3): 900-919.
[38] DANN G. Tourism: The nostalgia industry of the future /THEOBALD W.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Oxford: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4: 55-68.
[39] YAO Dali. Changing national identity [M]/ Department ofHistor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ndForeign Studies, Fudan University. The National Image and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Publishing House, 2003: 120. [姚大力.變化中的国家认同[M]//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120. ]
[40] SILVA L, LEAL L. Rural tour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in contemporary Europe: Evidence from Portugal[J]. Journal ofRural Studies,2015, 38: 109-119.
[41] MORGAN N, PRITCHARD A, SEDGLEY D. Social tourismand well- being in later lif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5, 52: 1-15.
[42] HALLAK R, BROWNC, LINDSAY N J. The place identit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m entrepreneur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alysis[J]. Tourism Management,2012, 33(1): 14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