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03郭茜王佳慧

财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

郭茜 王佳慧

摘 要:本文利用R语言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选择北京市物流业从业人数水平、批发与零售业水平、公路货运量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五个因素对北京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改进区位熵进行定量的影响程度分析。并发现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物流业从业人数水平对于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聚;改进区位熵;多元回归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产业集聚也在不断地向第三产业发展,然而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一、物流产业集聚研究现状

(1)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

我国学者对于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是在2000年以后。从最开始的政府对物流产业集聚的作用产生质疑演变到为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实施一系列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

支燕(2005)在当时政府对于物流产业集聚引起的经济效应产生争议的背景下,论证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必然性和必要性,为我国学者对物流产业集聚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李伊松等人(2008)研究了对物流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市场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等三个因素。李立(2016)提出物流产业集聚是我国各地物流业发展的新选择。

(2)物流产业集聚实证研究现状

1.物流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李佩通过区位熵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上海、济南等不同城市或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李彩凤(2012)针对辽宁省的物流产业集聚测度上面,不仅运用了产值区位熵和就业人数区位熵方法,还把劳动生产率引入到区位熵方法中,提出改进的区位熵方法,避免了地区就业人数和产值占比较高然而劳动生产率较低这一情况的发生。

综上,不难看出我国学者对于不同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的测算多采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方法。在本文中将采用改进区位熵测度方法对北京市物流集聚度进行测算,以避免就业人数与劳动生产率不匹配的情况。

2.物流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谢守红、蔡海亚(2015)认为影响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因素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区位因素。张海娜(2015)则运用了回归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出规模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度对物流产出规模的影响最大。

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较不完善,且在早期阶段定性研究篇幅较多,关于定量研究的文章不多。因此关于物流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常见于近年的文章。

二、物流产业集聚测度——改进区位熵测度方法

通过阅读前人所著文献,绝大多数学者运用产值或从业人员区位熵对我国物流产业集聚进行测度。在前人对于我国北京市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之中,尚未引进改进区位熵方法来对该地區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来进行测算,在本研究中,将引进劳动生产率于以往的区位熵测算方法之中。

从表2-1中可以看出,引进劳动生产率的区位熵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之后的区位熵所反映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也更加全面。北京市的单一从业人员区位熵值比较高,其值均在1.5以上;然而其产值区位熵却比较低在1左右浮动,引进劳动生产率的改进区位熵结果在0.98-1.68范围之内,我们在前文提到的从业人员比较多,但因生产效率比较低而导致的物流业产值并未达到预想值等情况比较适用于改进区位熵的测算方法,而北京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实证研究

本文选择北京市物流业从业人数水平、批发与零售业水平、公路货运量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五个因素对北京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改进区位熵进行定量的影响程度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并对北京也物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本文利用R语言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以上五个因素对于北京市物流业集聚程度的影响程度。模型记为:

其中 代表改进区位熵,X1代表制造业发展水平,X2代表批发与零售业水平,X3代表物流业从业人数水平,X4代表公路货运量水平,X5代表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是随机误差项。

逐步回归后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模型最终结果为:

ln =1.97674-1.04384lnX1+1.38289lnX4-0.10057lnX5

在上面模型中,由于X1、X4以及X5这三个变量均是小于1的,因此lnX1、lnX3以及lnX4均是负值,而lnY ?在本文中仅在2008年是负值,在其余年份均是正值。因此我们可以看出X1(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X5(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因变量改进区位熵的变化呈正相关的关系,与X4(公路货运量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

四、促进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的对策

(1)积极发挥资源优势

北京市地区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等优势,并坐拥完善的交通体系,然而交通拥堵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物流集聚。政府可以针对交通拥堵状况采取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物流集聚的形成。

(2)紧跟国家战略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对于京津冀地区的物流集聚度进一步提升是一个机遇。北京市各区域会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和产业转移规律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合作,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的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

(3)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为了更好的促进物流集聚的发展,政府需要做好物流产业发展定位规划,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除此之外,政府还需制定一系列的物流发展政策并且在物流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物流资金投入方面也给予一定的扶持。

参考文献

[1]支燕.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2]李伊松,熊华姝,张文杰.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7)

[3]李立.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8)

[4]李佩,王广永.上海物流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区域物流.2007(12)

[5]谢守红,蔡海亚.中国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成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4)

[6]李彩凤.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6)

[7]张海娜.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聚及其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5)

作者简介:郭茜(1979—),女,汉族,河南郑州,副教授,博士,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统计。

王佳慧(1994—),女,汉族,河南商丘,硕士,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统计。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财务指标对股价的影响研究
无形资产、商誉对云南城投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计量经济学研究
非利息收入对兴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贵州省贫困村农户贫困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