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自己的故事也育人
2019-09-03王丽伟
王丽伟
虽然和学生们朝夕相处,但教师这个角色在很多孩子们眼中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陌生之处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使得我们的很多工作并不如想象的顺利。因此,在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我会尝试缩小这种距离,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我最常用的一种办法就是和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故事”。“讲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们交流生活中的感受,也可以是小时候的学习故事或是家庭成员的趣闻轶事……把心里话和他们分享,他们的心就会和我们贴得更近。
和学生们讲自己的故事,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情境下讲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一、聊老师的生活插曲
讲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小故事,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朋友、亲人一样,也是普通人,并不是高高在上。好多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就是因为他已从心理上弱化了我们的教师身份。这比坐在办公室里单独谈话的效果好很多。
二、講老师的学习时代
有时上作文课或是平时做习作练习时,我会和学生们聊一聊我上学时候写作的一些心得,重点环节是聊他们感兴趣的习作知识和问题解读,并找出我小学时的习作与他们分享。看到尘封二十年 的文章,学生们特别激动,似乎他们面前的老师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坐在他们中间。大段的时间看似在闲聊中度过,实则“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说老师的失败经历
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退缩时,我就会看似不经意地说一说自己小时候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告诉他们老师也有过一样的经历,曾经也会偷懒,也想找捷径,但最后导致更多的问题,进而使学生们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难题才是最好的方法,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
自己的故事绝不能是杜撰的,要说自己真实的事情以及生活的贴近学生心灵的故事,这样才能打动他们。六年前,刚做妈妈的我白天需要上班,晚上还要自己带宝宝,而宝宝偏偏不好好睡觉,一晚上要醒六七次,还会经常哭闹,我常常是身心俱疲,强烈地体会到了为人母的辛苦。于是在母亲节、妇女节这样的日子里,在品德课上,我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将自己照顾孩子的辛苦和想法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他们父母的劳累和不容易,告诫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们听得是若有所思,神情凝重。有些学生惦记着我的辛苦,常常对我表示关心,让我也很感动。我一歇完产假回来带的班级就是六年级,他们的语文老师刚刚退休。虽然我尽心尽力地认真上课,关心学生,但刚开始有些学生还是对我很冷淡。后来没用多长时间,我通过“故事交流”,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还使一些原来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喜欢上了语文,并提高了成绩。
和尖子生谈学习目标,和中等生谈学习习惯,和后进生谈学习方法;和女生讲美丽与能力,和男生说理想与奋斗……老师的“故事”内容因人而异,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似乎永远也讲不完,似乎永远也听不够。“讲故事”拉近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营造出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积极向上,摒弃了枯燥的说教等消极被动的教学方式。这在心理学中的“愉快教学法”中有迹可循。
我想,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在实践中做,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络,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小故事”看上去不起眼,融入的却是对学生的一份责任和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为此,我向爱学生的老师们呼吁:老师,说出你的故事吧,你会发现又一片美好的天空。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