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泛化与返本

2019-09-03杨卫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杨卫华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泛化是指教育者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任意地解读,模糊了马克思主义的适用范围和界限。返本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出发,回归“雅乐”,远离“郑声”,准确、完整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泛化和返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10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4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马克思主义泛化是指教育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任意地解读,导致马克思主义说教泛滥化和空洞化。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初,马克思主义的泛化就已经出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露了几种伪社会主义学说: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面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来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行为,马克思不得不发出“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感叹。

一、马克思主义泛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在我国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出于某种目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任意解读,僭越了马克思主义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泛化。

(一)庸俗化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早在马克思生前就已经存在庸俗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行为。列宁曾对压迫阶级庸俗化改造马克思主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并提出“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当前,我国一些高校教师自我陶醉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用孤立的现象和貌似具有说服力的数字妄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遮掩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崇高的价值,粗浅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用主义、吃饭主义,割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统一性。这种解读方式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浅层化、碎片化、低俗化地解读,使马克思主义沦为粗俗的功利主义学说。

(二)宗教式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宗教式地解读马克思主义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进行绝对化的改造,或者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包治百病、放诸四海皆准的圣条。这种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表现为教育者自我标榜,以“我是彼非”的态度对其他社会制度和理论进行盲目地批判,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宗教化、教条化。宗教式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堵塞'了大学生理性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沦落为纯粹的精神批判。

(三)商业化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商业化地解读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为教师以商业性的思维模式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元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视为成就自我的噱头,对其进行商业化、娱乐化的改造。如教育者坚持人道主义的立场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中国的过去全盘否定,大加批判,以此来满足大众非理性的政治幻想需要。再如,一些教育者丧失职业操守和政治底线,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堂气氛,为了达到学生对自己较高的评价,对学生投其所好,用低俗的语言、粗浅的说教方式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现象给予非理性的批判,以此煽动大学生的狭义民族主义感情。

(四)西化式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西化式地解读马克思主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教育者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宣传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博愛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学说牵强附会;二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改造和评判,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解读为权贵资本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这两种解读方式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恶意地歪曲和篡改。

二、马克思主义返本教育

造成马克思主义泛化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一)马克思主义泛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1.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的统摄力和批判力被弱化,理论界限模糊。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历史终结论”一时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在整体上被弱化。在国内,随着我国持续地扩大开放,西方思潮涌入,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歪理邪说充斥理论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乘虚而入。国内一些人开始盲目推崇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思想文化。在这种背景下,部分教师试图在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找平衡,在思政课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庸化”,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滥用是马克思主义泛化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但后来随着极“左”思潮的膨胀,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在国内出现了以极端的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和崇高性,导致马克思主义教育极度泛滥,漫流到人们生活的任何领域,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尊严。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一些极左的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绝对真理,僭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适用界限,导致马克思主义的滥用和空洞化。

3.信息化改变了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在技术上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泛化。信息化和文化产业化导致了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无意义阅读泛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教师不能给予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引导,那么,碎片化、浅层化、无效式阅读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一种方式。这种解读方式不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这种阅读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景设计和情绪导向,使读者的思维陷入文本设定的情景中,导致群体性的无意识;其次,一些落后的文化内容也会借用现代媒介,渗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变质;再次,信息技术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阅读的碎片化、浅层化和过度娱乐化。

(二)马克思主义泛化的治理

落实马克思主义返本教育,是解决马克思主义泛化的根本。

.1.返本是指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回归“雅乐”,远离“郑声"回归“雅乐”、远离“郑声”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返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防止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和片面化。回归“雅乐”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照本宣科或教条式的解读马克思主义,而是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价值的崇高性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讲深入,讲准确,讲透彻,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进而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辨伪能力,明确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界限,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容,防止别有用心的人篡改马克思主义,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想转嫁成马克思主义或与马克思主义牵强附会。

返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在当今仍然存在,返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揭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提倡的普世价值的虚假面纱,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免疫力。

2.返本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道“用”之别和“道”“用”之用。返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道“用”之别和“道“用”之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即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观和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用”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道”,做到不忘初心;也只有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才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变不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目前我国在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道”和“用”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3.返本是指马克思主义教育要落实到政治信仰上。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满足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功能。

(1)马克思主義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人民群众才真正成为现实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推动了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没有中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在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胜利,并建立新中国,进而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是政治信仰教育。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四个自信”。在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并建立新中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干精神;今天,我们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也要靠信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满足政治的需要,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服务,要帮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深刻体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4.政治信仰教育要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精神和现实需要,防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虚无化。高校教师必须把大学生视为价值的主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组织、领导和动员大学生为实现自身利益、人民群众利益乃至国家利益而奋斗作用。

高校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精神和现实需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与宗教信仰的对照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否定信仰者的合理利益,而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个人利益,为个人的利益实现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不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个人主体和社会主体同样具有同一性。恩格斯通过历史合力的方式来说明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利益诉求引向人类最高社会理想。毛泽东曾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立足于青年大学生现实的精神和物资利益需要,肯定和满足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利益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臼程敏.毛泽东选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