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引流管固定法在腹腔引流术中的辅助应用
2019-09-03谭凯臧莉杜锡林
谭凯,臧莉,杜锡林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陕西 西安 710038)
腹腔手术后腹腔常放置引流管,部分患者因腹腔感染、消化道瘘、大量腹水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带管。传统缝扎固定腹腔引流管法,一般1周之后,因为局部组织明显肿胀,引流袋重力牵拉和缝线切割,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不适,而且还会导致引流管脱落。为了避免引流管脱落,常用的有蝶形胶布固定法,但对引流管的管理,仍然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笔者之前介绍了“零疼痛”腹腔引流管固定法(现命名为:谭氏引流管固定法)[1],在各种消化道瘘的情况中应用效果良好,患者及家属易接受,不少同行反响也不错。现将该方法扩展到腹腔引流术中的辅助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二区6例采用谭氏引流管固定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见表1。
1.2 谭氏引流管固定法
之前笔者已经详细地讲解了谭氏引流管固定法的技术,详见参考文献[1],现将其用扩展到腹腔引流术中的辅助应用,见图1-2。
1.3 疼痛评分方法
记录固定引流管时的疼痛评分,使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1.4 结果
6例患者均采用谭氏引流管固定法。固定时疼痛评分均为0分,耐受良好,均无引流管脱落,加强了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缓解了疼痛,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
2 讨论
腹腔手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尤其强调了术后的镇痛治疗,平素除了药物缓解疼痛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对伤口物理性的刺激。
之前笔者已经将谭氏引流管固定法应用于各种消化道瘘,需要长期带腹腔引流管的患者,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方法,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简化了操作流程,可重复操作性强。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因腹腔感染、消化道瘘、大量腹水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带管。为了缓解腹腔引流术后皮肤缝扎固定丝线对组织的切割和避免引流管的脱落,使用谭氏引流管固定法进一步加强固定,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且此方法对引流管口换药无明显影响。该方法可灵活应用于各种引流管的固定,需注意贴固定胶布时,应贴于干燥的皮肤上,另外,避免贴于活动的结构上,比如女性的乳腺表面。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图1 原缝合固定线不拆除,谭氏引流管固定法固定引流管,让原缝合线处于无牵拉的状态,固定丝线的胶布(A)大小适宜即可
图2 避免将固定胶布(A)贴于活动度大的结构,例如乳腺,必要时将固定胶布裁剪成长度更长的长方形,增加固定强度
笔者曾用该方法为一名中年男性胃癌患者固定了空肠营养管,该患者在外院实施了空肠造瘘术,经造瘘口置入了营养管,传统方法缝扎固定,因带管时间长,缝线切割组织后脱落,需要反复缝扎固定,经谭氏引流管固定法处理后,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也缓解了医生繁琐的操作,更重要的是缓解了因为反复缝合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心理。
该引流管固定法无疼痛,固定确切,可灵活应用,在传统方法固定的基础上,可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法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对于切口渗液较多的情况,该方法固定效果是否可靠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