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急性乳腺炎诊治中的应用
2019-09-02桂勇廖朝青欧阳小慧夏琴
桂勇 廖朝青 欧阳小慧 夏琴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急性乳腺炎诊治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2017年9~10月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乳腺病科收治的门诊与住院女性急性乳腺炎患者共35例,同时送检血液和脓液标本,进行PCT和细菌培养检测。 结果 血液培養阳性率为20.01%,脓液培养阳性率为90.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CT阳性率为74.30%,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脓液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T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治急性乳腺炎提供实验依据,对应用抗生素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降钙素原;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阳性率;急性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 R5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9-01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procalcitonin(PCT) and bacterial cultur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a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35 outpatients and hospitalized female acute mastit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17 were enrolled. Blood and pu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PCT and bacterial culture test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blood culture was 20.01%,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pus culture was 90.9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PCT was 74.30%.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blood cultu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5).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us cultur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PCT and bacterial culture can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astitis, and has a guiding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therapy.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Bacterial culture; Drug sensitivity test; Positive rate; Acute mastitis
近年来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患者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1]。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引起急性乳腺炎发病的两方面原因。患者以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患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往,临床医生常凭经验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缺乏合适的实验室依据。笔者发现降钙素原、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对急性乳腺炎的诊治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我们随机采取2017年9~10月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乳腺病科收治的门诊与住院35例女性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液和脓液标本,进行降钙素原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为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9~10月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乳腺病科收治的门诊与住院急性乳腺炎女性患者,共35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1岁,平均27.5岁。其中一侧乳腺炎21例,双侧乳腺炎14例。
1.2 检测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PCT使用Finecare分析仪检测,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配套试剂盒;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合肥恒星BC-120全自动血培养仪、HX-21型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配套的板条、培养基,均由合肥恒星公司生产提供。
1.2.2 血液细菌培养 采用无菌操作法采集患者静脉全血10~20 mL共35例,立即注入血培养瓶至少10 mL(留2~5 mL做降钙素原检测),将血培养瓶置于合肥恒星BC-12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当出现阳性警报时,立即抽取瓶中的培养液直接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出快速报告给临床医生;同时将培养液转种到血平板、中国兰平板,置于35℃温箱内培养,18~24 h后对生长出的可疑菌落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1.2.3 脓液细菌培养 对35例患者中形成脓肿的乳腺进行穿刺采集脓液标本共22例,立即接种到血平板、中国兰平板上,放入35℃温箱内培养18~24h后对生长出的可疑菌落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1.2.4 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法。
1.2.5 降钙素原检测 将采集到的静脉血液标本共35例离心分离出血浆(血清)标本,直接上机检测,按Finecare分析仪说明书规范操作,记录结果,以PCT≥0.50 ng/mL为PCT阳性。
1.3 观察指标
1.3.1 细菌培养阳性率 培养生长细菌标本数/送检标本数×100%=细菌培养阳性率。
1.3.2 PCT阳性率 PCT≥0.50 ng/mL的标本数/送检标本数×100%=PCT阳性率。
1.3.3 耐药率 抗菌药物耐药菌株数/总菌株数×100%=耐药率。
1.3.4 敏感率 抗菌药物敏感菌株数/总菌株数×100%=敏感率。
1.3.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 MRSA菌株数/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数×100%=MRSA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以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脓液标本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大于血液标本(68.18%>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17.23>7.88,P<0.005)。血液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阳性(90.91%>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4,27.24>7.88,P<0.005)。见表1。
2.2 PCT检测结果
35例血清标本中,26例PCT≥0.50ng/mL,阳性率为74.30%。
2.3 细菌培养与PCT阳性率比较
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PCT阳性率比较,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PCT阳性率(20.01%<7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18.59>7.88,P<0.005)。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90.91%)与PCT阳性率(7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2.40<2.71,P>0.05)。
2.4 药敏试验结果
35例血液标本和22例脓液标本经培养,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对这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见表2。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90.0%)、红霉素(70.0%)、克林霉素(55.0%)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5.0%)、庆大霉素(5.0%)、复方新诺明(10.0%)、头孢类抗生素(30.0%)等耐药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株,MRSA检出率为30.0%,其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100%耐药,对庆大霉素(95.0%)、左氧氟沙星(95.0%)、呋喃妥因(95.0%)、复方新诺明(95.0%)等敏感率较高。
3 讨论
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液和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的结果表明: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发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并且MRSA的检出率呈增高趋势,这与闫智清等[2-6]的报导是一致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呋喃妥因等耐药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于早期以乳腺蜂窝织炎为主要表现尚未形成明显脓肿的患者,及时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脓肿形成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脓肿切开引流同时抗感染治疗。应在乳腺触诊压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抽到脓液及时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血液培养耗时较长、需要的标本量大、阳性率较低,建议优先采用脓液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因不恰当的穿刺导致的感染扩散。
降钙素原是一种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功能蛋白。在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败血症患者中PCT浓度显著升高,且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炎症消失后PCT水平恢复正常[7-10]。细菌感染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实验的结果表明:PCT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在内毒素等细胞因子诱导下,2 h后血浆中可检测到,6 h后血浆浓度明显升高,12~48 h达到峰值,半衰期大约为20~35 h,稳定性较好,易于检测[11-13]。PCT主要通过免疫学方法上机自动化检测,需要的血量少,测定时间短,能够准确定量[14],因此,PCT非常适合作为判断和监测急性乳腺炎病情的依据和动态指标,还能指导临床治疗用药。PCT指导抗生素治疗的规则可以参考蒋艳敏等[15]的报道,当PCT持续升高或维持较高浓度时,表明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临床应考虑及时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当PCT正常或持续下降时,临床不建议使用或考虑停用抗生素。
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PCT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意义在于:细菌培养能够在临床应用抗生素前明确感染病原体;药敏试验能够准确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PCT能够动态监测急性乳腺炎的炎症发展和病情变化,还能根据其浓度指导和调整临床治疗用药。
总之,PCT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治急性乳腺炎提供实验依据,对应用抗生素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