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纪检新闻写作浅析
2019-09-02徐琳
徐琳
[摘要]十八大以来,纪检工作和纪检宣传走进新时代。纪检新闻有了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人物报道、新闻特写等多种形式报道。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讲“好故事”,努力把“故事”讲好,新时代的纪检新闻在选题、报道方式、写作风格等方面有了微妙变化。
[关键词]习近平新闻观 时政新闻 纪检新闻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一次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强调反腐败工作;两天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再次谈及反腐败。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依然严峻”到“依然严峻复杂”,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认识的深化,更体现出忧党、忧国、忧民的历史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十九大报告以来,中央不断表明中国政府坚持持续反腐败的决心,在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原则,明确提出“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媒体人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执行人,为推动我国纪检监察新闻报道的发展,应勇于担起传播正能量责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施行合理合法的舆论引导策略,这对于严明党纪、推动有效反腐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纪检新闻报道及其特点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纪检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对纪检工作作出新要求,引起各级机关干部对纪检工作和宣传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丰富了纪检新闻报道内涵。特别是“打虎拍蝇”的全方位反腐斗争,拉开纪检新闻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也让受众真正开始了解纪检工作的重要性和生活密切性。
时政新闻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纪检新闻本质是时政新闻,同时也可以是经济新闻、文化新闻、民生报道等。十八大之前,纪检新闻停留在会议、方针、政策及工作成果等硬新闻层面上;十八大之后纪检新闻有了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人物报道、新闻特写等多种形式报道,把纪检工作的“好故事”讲出来,把纪检工作的故事“讲好”。
1.以“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为主要报道内容
纪检新闻与纪检工作不可分割,纪检的工作内容是纪检新闻的报道重点,纪检新闻为纪检工作宣传做贡献。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纪检工作有这一时代的工作重点,纪检新闻也以此为主要报道内容。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制。2017年,全国进行监察体制改革,纪委监委不再是单纯的办案机构,监督成为其首要职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纪委职责作出明确定位。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纪委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概括为监督执纪问责。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审议通过《监察法》,明确监委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监督仍是其首要职责,并要求监委按规定对公职人员开展两证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纪委监委的部门改革、工作新措施、工作职责的严格规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纪检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这是新时代纪检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2.报道主题:对标中央政策,上下步调一致
早在2013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纠“四风”问题。近两年,中央更是要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纪检工作重点。在纪检工作中,出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议书、问题清单、自查报道等新时代纪检工作新措施;在新闻报道中,更是掀起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内容的报道热潮,如湖北日报的《纪检建议书引发大整改》、《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纪检建议书推动整治大行动》等报道。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在近两年,扫黑除恶“保护伞”是人尽皆知的六个字,可见新闻报道力度之大,影响力之广。如:中国纪检监察报《拔“伞”给力促扫黑除恶》等报道。
新闻舆论必须要跟上国内外变化形势。从党的全局出发,坚持媒体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三周年中提出,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纪检工作是以文件为中心,纪检宣传是以新闻为中心,纪检工作是纪检宣传的基础,纪检文件是纪检新闻的依据。纪检新闻必须对标中央和机关印发的文件,分解文件,提炼工作中心和重点,这是纪检新闻的未来选题和报道重点。
3.写作风格:党言党语、纪言纪语、法言法语、群众言群众语
有人说纪检新闻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是一种极其严肃、极其要求严格的时政新闻,但是在受众时代,纪检新闻必须讲“好故事”,必须把“故事”讲好。
党言党语是指党组织或党务工作者以党内法规和文件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相关概念或权威短语说法进行表述的专门用语.特点是相关概念及短语以党内法规和文件為依据所特指的含义。纪言纪语是指党组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党内法规和文件中关于纪律表述的专有概念或权威短语说法进行表述的专门用语,其相关概念及短语所特指的含义。法言法语是指执法部门或法律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表述的法律专业用语,其语言必须准确。群众言群众语则是党组织、纪检、执法等干部在对群众沟通表述时,用群众所能理解和感兴趣的话语和语气表述。
纪检工作不能容许犯一丝错误,纪检新闻报道不容许一点细节有差。一个字,一个词都会让这篇新闻报道越“红线”。在党、纪检和法律相关工作中的专用名词,一个字都不能改,用词不规范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词语特指的含义。党言党语和法言法语较纪言纪语来说,较为严格和死板。纪言纪语新概念较多,新说法较灵活,在形象表述方面更能体现纪言纪语的特点,比如“红脸出汗”、“刀刃向内”等表述上较为形象生动。
把“想讲”和“想听”相结合,讲人民想听的事儿;把“陈情”和“说理”相结合,新闻报道既要以理说事,又要以情动人;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用客观的语言描述新闻事件,又要多方采访听群众说的话,不仅要让受众愿意听、主动听、听得懂,还要受众听有所得所思,达到纪检新闻报道效果最优化。
二、新时代纪检新闻写作技巧浅析
纪检新闻的選题大多与文件相关,在文件出台后,省市县各地对标中央政策纷纷采取措施,新闻人要深入挖掘,培养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对标、聚集、赶趟,紧跟中央,超前思考,狠抓选题线索,发出新闻第一声。文件政策以上面为主,新闻报道选题以下面为主.基层是新闻选题最多的地方。故事不在大,在于精,面面俱到不如以小见大,学会写“抓问题的报道”。
在新闻标题上,杜绝“万能标题”,把故事反映到标题上,“抖包袱”又不要过早“揭秘”。在新闻主体内容上,可以灵活运用多种题材,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文艺思维。纪检新闻不仅限于会议报道、文件政策解读,还包括人物报道、新闻特写、深度报道等各种新闻题材,既可以写硬新闻,也可以写软新闻,把生硬的纪检新闻写“活”。
善于将纪检工作中的机关文件转换为纪检新闻的报道稿件。纪检新闻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纪检工作中的机关文件,两者密不可分,但是又高于机关文件,是人人可读、乐读的新闻报道;同时,机关文件也通过纪检新闻报道而广为人知。机关文件面对的是领导或机关系统内部的干部,时效性较长,面面俱到,内容多政治性概念,篇幅较长,以论述、叙述为主,大量使用数据严肃庄重。而新闻稿件面对的是普通大众,时效性较短,主要报道内容是机关文件中的重点,以故事说逻辑,直接叙述事实,可采用现场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报道,以理说理较少,更多的是以例说理、以案说事,把严肃的纪检报道努力写得有趣味、吸引人眼球,扩到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用普通人的眼光审视纪检新闻,把自己还原为普通人,把纪检新闻“讲”好,注意新闻传播规律,抓住新闻中素材的新颖性、异常性和创新性。把新闻情节讲生动,把新闻语言写通俗,把新闻细节写具体,把新闻主题写深刻,通过新闻报道建立起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2011年中央五部对全国新闻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新闻的真正来源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任,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好的新闻必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以人民为新闻采访的出发点,又要以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落脚点。“走、转、改”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好方式,“短、时、新”是新时代新闻报道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