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科普宣传的“软指标”

2019-09-02陈海涛

新闻前哨 2019年7期
关键词:软指标科普科学

陈海涛

[摘要]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指获取科技知识,还有包含科学思维直到科学精神的树立这个层面。相比较而言,前者是“硬指标”,而后两者是“软指标”,容易被人忽视。通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实践,我们深刻地感觉到搞好科普宣传,有时变换角度,从加重理论、经典科学内容入手,同样能够为公众接受,从而使宣传效果更为出彩。

[关键词]科普宣传 软指标 宣传效果

一、现实需要我们改变重视“硬指标”的传统科普模式

2016年在全国科技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与科学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力争在2020年时具科学素质的全国公民比例达到10%。

全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这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目前的标准门槛比例。与其他发达国家比,中国目前还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2018年的比例是8.47%。湖北省的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比例,是8.48%,武汉市较高,为11.8%。尽管武汉市的这个比例已超过门槛标准,但据我们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到这个数值更倾向于硬指标,即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多少,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之类。在科学普及的内容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尤其是科学思维的形成以至于科学审美的培养、科学精神的树立,这些都是软指标,难以真实而准确地评估。社会上真实的情况并不太乐观,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普内容宣传中有意做一些调整,体现“硬指标和软指标”两个方面的相对突出。

二、科普传播内容的两个方面

1.科学包含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区别

科学的内核,包括科学理论及技术和技术的应用。

技术是科学的结果,是理论在实际中的使用,它有可视性和物质性,是能带来经济收益的科学知识。理论在于侧重发现现象结构的逻辑关系。技术,尤其是工程的物质可看性,易成为科普工作首当其冲的范畴。

举个例子,我们要向大众介绍一种新型的悬索桥,它的工程如何进展,规模有多宏大,勘探结果怎样,采用了什么新材料,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安装手段,装饰效果怎样,这都属于技术范畴。但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悬索是应用了什么样的力学均衡原理,这才是第一位要让人明白的。这又要进一步讨论悬链线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常会牵扯出达芬奇如何画出蒙娜丽莎脖子上的自然下垂的项链,伽利略如何推论它是一种抛物线,惠更斯如何否定了它是抛物线,伯努利兄弟如何前仆后继最终证明了悬链线方程,这全是科学的内容。

将这些故事通过一个桥梁工程的契机讲给大家听,将会大大加深他们对这种桥梁的认知;重要的不是这个桥,而是让大家熟悉了一个科学原理的推出是怎样的。

科普宣传从实用性向理论性的深入,就是让受众从感官上向思维理性上深化的过程。必然会有助于科学思想的形成,在形成过程中也将伴生理性审美也就是科学审美的愉悦感。科学精神正是立于科学思想与科学审美的双重基础上。

2.科学传播内容前沿性与经典性的分别

时下的科普,有热衷于前沿科学的倾向,这与社会上急功近利和追求时尚的风气相关。那么前沿科学或说现代科学,与经典科学的区别在哪里呢?

分别就在相对论,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界,之前的为经典科学,牛顿体系为代表。它的特点是符合人们的直觉与日常经验。其实,要谈直觉和经验,托勒密体系更符合我们,太阳绕着地球转,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感觉。牛顿体系将它倒过来,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已经不那么直观了,需要我们脑袋转个弯,但牛顿体系与托勒密体系本质上或者说在时间与空间这个物质的大载体上并无分别。从相对论开始,爱因斯坦体系将时间空间从绝对变成了相对,后来人们更从光波、电荷、能量人手进入到一个量子的微观领域,一切都成了概率,于是现代科学诞生。它的特点是我们的直觉和经验形成的常识已经不能理解了,很多概念简直就无法用比喻、类比的文字来表述,它必定要借助于人类自己发明的数学语言才能精确描绘,连科学界也广泛地不能从数学层面上真正理解,更何况常人。当高能粒子出现后,科学更数学化了,而且更回归哲学化,向自然世界的本源在深入。

人类文化發展早期,哲学与科学是伴生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科学臆测也是哲学思辩,当时无人见过原子。古代的原子论与现代建立在数学模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粒子论本质不同,却是一脉相承。人们在哲学上的认识论总是趋向于本体论,人类渴望追溯世界和自我的本源,这个动机生生不息,贯穿于全部科学史,全部文明史。

科普工作在宣传最新科技成果时,也要不遗余力地在经典科学普及上下功夫,甚至后者是更重要的工作。

三、开辟专栏推行新观念

基于这样的认识——宣传应用性技术成果同时深入理论性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前沿性科学成果同时注重经典科学知识的挖掘,我们在报纸栏目上做出调整,2018年春在《江城科普》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走进科技馆”。

2015年武汉科技馆新馆新建时,确立了“见物见人见精神见智慧”的四见原则和“将科学发现与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家故事连贯起来”的方式。我们利用这个场地和展馆设备,利用我们有强大的科学界专家团的咨询能力,充分挖掘科普宣传的潜力,尝试体现我们的新认识新观念。

该专栏每周一次,迄今已刊载了四十余期。具体的做法是以巡视的形式逐个场馆选择主题进行报道,让每篇文章都有展览的实体为线索,而不是空穴来风,由此介入,发挥传媒的可深入自由叙述的特性,其实是一种“四见原则“的再响应,再传播。这些文章中有一些能体现这种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科技展品,做一些与现实相吻合的基础理论故事组合,推出较系列的文章。

四、“软指标”的科学内容越来越有范

举办”百万市民学科学——我的科学梦“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是武汉科技报一贯坚持且行之有效的科普效果回馈检验方式。客观上,它也为武汉市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该有的贡献,并被列为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科协的品牌性活动。

该活动连续举办了5年。最近一次的2018年第五届科普作文竞赛,通过各种平台共收到征文3万。评选中,我们注意到当中出现了一些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好文章,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学生能够从过去追求奇幻甚至魔幻进入神话领域的状态中退出,转而与所学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并且学会按科学思维规范去认识一件事物,这才是我们科普宣传工作所要的真正效果。

比如《钫:22分钟的一生》是初三作文,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钫这种放射性元素的特性。这是一篇很富文学性的理论知识文章,牵涉到化学、原子物理学、爱因斯坦质能公式。还有一些文章讲到拱形与力的分布,讲到光的反射与色的关系,讲到天体导航,讲到最降速线,讲到平行与多元宇宙及虫洞等,这些内容都能在科技馆的展品中寻到对应物。

事实上,这几年以《三体》、《流浪的地球》为代表的科学作品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欢,也刺激和提高着公众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追求和喜爱,改变着传统的偏重科学技术硬指标的现实氛围。

我们希望通过更深入更生动地科普传播工作,真正在把科学知识宣传给人们的同时也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树立科学精神并培养出高雅的理性审美。

猜你喜欢

软指标科普科学
孤立性胎儿超声软指标联合无创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让履职“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