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思维相融合 能力与素养共发展
2019-09-02解慕宗申燕范晓凤刘文婷
解慕宗 申燕 范晓凤 刘文婷
摘要: 课堂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知识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以“Na2CO3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教学为案例,呈现16个简约而高品质的问题,分析各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力求实现知识、思维、能力、素养“四位一体化”建构。指出教学中应建构知识,让能力自然生长;应内化知识,让思维流光溢彩;应超越知识,让素养润泽学生。
关键词: 能力与素养; Na2CO3和NaHCO3; 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8-0062-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引言
Na2CO3和NaHCO3是两种应用广泛的钠盐,该部分知识有着丰富的素养内涵和育人价值。通过对Na2CO3和NaHCO3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建构正盐和酸式盐的转化模型,发展“微粒观”、“元素观”、“转化观”等化学基本观念。传统的复习方式将重心落在“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授课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点罗列或化学方程式记忆。然而当对Na2CO3和NaHCO3的考查以陌生情境为载体出现时,学生依旧无从下手。追本溯源,学生在知识的简单罗列中孤立地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未能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反应原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角度单一,认识思路僵化。教学过程中若只聚焦知识的应然解析,疏于探索知识的应用价值,将导致学生的大脑填满了各类静态的知识和结论,却不具备相应的学科思维,不具备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
故复习中有必要打破单一知识内容的桎梏,促使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迁移创新能力,面对复杂的陌生情境时,能多角度进行系统推理。知识与思维相融合,才能把握众多知识表象下内聚的心智过程,提升统摄知识的能力,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共同发展。
2 设计思路
本节课聚焦“Na2CO3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通过微粒行为的符号表征、物质转化与鉴别的讨论、微粒行为强弱程度的比较、微粒行为多样性的感受等教学活动,打破具体物质间的藩篱,整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反应原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变学生依赖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其深度思考,提升思维的系统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在知识的传授中让思维尽情舞蹈,使关键能力与化学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参考王磊教授的学科能力构成模型[1],确定本节课的能力进阶路径,精选知识要点,设计教学活动,旨在提升思维水平,达成素养目标。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 教学过程
3.1 符号表征: 建立认识角度
[问题1]Na2CO3和NaHCO3在生活中应用广泛,Na2CO3可用于肥皂和玻璃的制造,NaHCO3则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两者一字之差,用途差异很大。性质决定用途,而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好方法。能否从不同角度对二者进行分类?
[学生]Na2CO3是碳酸盐、正盐;NaHCO3是钠盐、碳酸氢盐、酸式盐。
[问题2]大部分钠盐均易溶于水,故两者在
水中的溶解性均很好,而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均能与酸反应,为何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设计意图: 从宏观事实入手引入教学内容,列举两者在生活中的用途,引导学生对Na2CO3和NaHCO3分类,发展学生的分类观。通过类别通性中的“反常之处”——Na2CO3能与酸反应,却不能治疗胃酸过多,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过程。通过符号表征,将复杂的微观过程凝练成简洁的形式。该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识角度: 对于陌生物质,可以通过微粒在水溶液中行为,深入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2 知识融合: 拓宽认识方式
3.2.1 应用1: Na2CO3与NaHCO3的转化
[问题5]结合Na2CO3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请分析Na2CO3溶液如何转化为NaHCO3溶液?
[学生甲]CO2-3结合H+即可转化为HCO -3, CO2-3的水解即为结合水中H+,但水电离出的H+浓度太低,所以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即可。
[学生乙]一旦盐酸过量,CO2-3会转化为CO2和H2O。可以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发生反应CO2+H2O+CO2-32HCO -3, H2CO3具有释放H+的能力,CO2-3具有结合H+的能力,CO2-3从H2CO3处“借”一个H+,两者“均摊”为HCO -3。
[问题6]NaHCO3溶液怎样转化为Na2CO3溶液?
[学生丙]通过降低H+浓度的方式: 促使电离平衡HCO -3CO2-3+H+正向移动,故加入NaOH即可,发生反应: HCO -3+OH-CO2-3+H2O。
[学生丁]加入具有结合H+能力的物质且不引入杂质离子,可以是NaAlO2溶液,发生反应: HCO -3+AlO -2+H2OCO2-3+Al(OH)3↓。
[问题7]CO2-3也具有結合H+的能力,为何CO2-3不会从Al(OH)3中“抢夺”H+生成HCO -3?
[学生]因为AlO -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2-3,即AlO -2的碱性更强。
[模型建构]总结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建构转化模型,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 从H+结合与释放的角度研究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将平衡移动原理应用于物质的转化,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反应原理知识互相融合,既有助于“变化观”和“平衡观”的发展,又能丰富学生的认识角度,促使认知模型的建构。教学中呈现不同板块知识间的关联,理清知识间丰富的逻辑关系,避免学生凌乱地“存储”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认识,拓宽认识方式,提升认识能力。
3.2.2 应用2: 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问题8]实验室有两瓶等浓度的未贴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如何设计实验加以鉴别?
[各抒己见]方案1: 测定溶液的pH, pH更大的是Na2CO3;
方案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一开始无气泡,溶质为Na2CO3;若立即产生气泡,表明溶质为NaHCO3;
方案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溶质为NaHCO3,反之,溶质为Na2CO3。
[问题9]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真的不反应吗?请大家观察“白面包”实验。
[演示实验1]将10g无水CaCl2固体放入小烧杯,倒入5mL蒸馏水,搅拌,得到稍黏稠的过饱和CaCl2浊液,一次性倒入15g NaHCO3粉末,快速搅拌至黏稠,将玻璃棒扶在烧杯中央。发现固体迅速膨胀,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停止膨胀后,松开玻璃棒,玻璃棒立在烧杯中部。加水溶解,烧杯底部有难溶的白色固体。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推测两者反应产生了CO2气体和CaCO3沉淀。
[问题10]大家能否尝试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气体和沉淀产生的原因?
[学生]HCO -3CO2-3+H+,加入氯化钙,Ca2+结合CO2-3生成CaCO3沉淀,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产生更多的H+与未电离的HCO -3结合生成气体CO2。
[教师]联想HCO -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还有别的解释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从自耦电离的角度进行解释: 2HCO -3H2CO3+CO2-3, Ca2+结合CO2-3生成CaCO3沉淀,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同时生成气体和沉淀。
设计意图: 从Na2CO3与NaHCO3的鉴别引出对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能否反应的讨论。通过现象明显的“白面包”实验引燃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组织开展分析、评价、解释、论证等高阶认知活动。学生从多角度解释气体和沉淀产生的原因,将平衡移动原理进一步应用于物质的鉴别,认识思路得以外显,偏差认识得以纠正,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深入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增强了思考内容的灵活度。在高三复习课中引入实验,能避免学生机械记忆固有结论,帮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运用化学特有的学科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3.3 证据推理: 形成认识思路
[问题11](推理1)经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的反应可以理解为Ca2+促进了HCO -3的电离,HCO -3的电离实质上是释放H+的过程,HCO -3结合H+的能力和释放H+的能力相比,何者更强?能否从多角度寻找证据支撑你的推断?已知: Ka1(H2CO3)=4.4×10-7, Ka2(H2CO3)=4.7×10-11。
[学生](积极讨论)HCO -3结合H+的能力强于释放H+的能力。
证据1: (定性角度)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溶液显弱碱性;
证据2: (定量角度)Ka(HCO -3)=4.7×10-11, Kh(HCO -3)=KwKa1(H2CO3)=2.3×10-8, HCO -3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H+的能力更强。
[问题12](推理2)CO2-3也具有结合H+的能力,HCO -3结合H+的能力和CO2-3结合H+的能力相比,何者更强?
[学生](踊跃作答)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HCO -3。
证据1: (定性角度)Na2CO3虽显碱性,却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表明Na2CO3的碱性更强,即CO2-3结合H+的能力更强;
证据2: (定量角度)Kh(CO2-3)=KwKa2(H2CO3)=2.1×10-4, Kh(HCO -3)=2.3×10-8, CO2-3的水解程度更大,故其結合H+的能力更强;
证据3: (实验事实角度)向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HCl,一开始无气泡,后来产生气泡,表明CO2-3结合H+的能力更强。
[演示实验2]将质量均为0.5g的Na2CO3、 NaHCO3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完全溶解,滴加2mol·L-1的盐酸,实验过程中一开始出现了少量的气泡,有部分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乃至消失,后来出现大量的气泡。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2,讨论证据3的科学性。
[教师]该实验现象与预期有差异,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一开始有少量气泡,有部分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乃至消失的原因。
[学生]滴加盐酸过程中,局部酸性较强,CO2-3捕捉浓度较高的H+生成H2CO3, H2CO3分解生成CO2,出现小气泡,当CO2努力从溶液内部向液面上升时,与大量未反应的CO2-3相遇,生成了HCO -3,小气泡会继续变小乃至于消失。该实验现象虽然与预期有差异,但能说明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HCO -3。
设计意图: 证据推理过程容易以偏概全,教师的点评能帮助学生寻找支撑推断的关键性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刘怀乐说:“教师不做实验或不能成功地做好实验本身,就是不能向学生提供真实的事实。[2]”做实验可以为证据推理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通过实验佐证证据3的科学性,实验现象虽有些出乎意料,但也说明了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从提出问题到多角度证据推理,再到证据的科学性论证,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科学精神的种子。
[问题13](推理3)HCO -3结合水中H+的能力和结合自身H+的能力何者更强?
[学生]HCO -3结合自身H+的能力更强。
证据: (定量角度)HCO -3+H2OH2CO3+OH-, Kh(HCO -3)=2.3×10-8; HCO -3+HCO -3H2CO3+CO2-3, K=Ka2Ka1=1.1×10-4,故HCO -3自耦電离的程度更大。
[学生]原来HCO -3自耦电离的程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小。
[问题14]HCO -3自耦电离的程度远大于其自身电离的程度,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的反应完全可以理解为Ca2+促进了HCO -3的自耦电离。已知: Ksp(CaCO3)=2.8×10-9,计算Ca2++2HCO -3H2CO3+CaCO3↓的平衡常数K。
[学生]K=c(H2CO3)c(Ca2+)·c2(HCO -3)=Ka2(H2CO3)Ka1(H2CO3)·Ksp(CaCO3)≈4×10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接近105,可近似认为该反应进行完全,所以“白面包”实验现象很明显。
设计意图: 围绕微粒结合和释放H+能力的比较,引导学生从定性、定量、实验现象等多个角度寻找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本环节的教学中,凸显平衡常数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思路。学会结合生活常识和实验事实定性分析反应程度,学会通过平衡常数量化反应程度的大小。在一系列的平衡常数的计算中,探索知识的功能,促使知识经验的程序化。引导学生分析复杂溶液体系中的多重平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结论,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3.4 思维发散: 促使认识进阶
[问题15]反应Ca2++2HCO -3H2CO3+CaCO3↓的平衡常数很大,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现象吗?
[演示实验3]向三支装有2m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入2滴1mol·L-1、 0.1mol·L-1、 0.01mol·L-1的C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2m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与1mol·L-1的CaCl2溶液反应,溶液明显变浑浊,而换成0.1mol·L-1的CaCl2溶液,溶液略微变浑浊,若滴加0.01mol·L-1的CaCl2溶液,几乎观察不到任何明显现象。
设计意图: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也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再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已有认识角度,引发学生的深度反思,将课堂推向高潮。在教师的推动下,学生能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初步学会从“趋势、限度、速率”等多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感受到化学反应中宏观现象背后微观机理的复杂性,惊叹化学反应的神奇,也为大学阶段深入学习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奠定基础。
[问题16]许多反应中都能找到自耦电离存在的依据,书写下列过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Co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CoCO3沉淀(化学方程式);
(2) NH4HCO3溶液与ZnSO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ZnCO3·Zn(OH)2(化学方程式);
(3) 向1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同时通入过量的NH3(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1) CoSO4+2NH4HCO3CoCO3↓+CO2↑+H2O+(NH4)2SO4
(2) 4NH4HCO3+2ZnSO4ZnCO3·Zn(OH)2↓+3CO2↑+H2O+2(NH4)2SO4
(3) Ba2++HCO -3+NH3BaCO3↓+NH +4
设计意图: 本题组旨在让学生感受水溶液体系中离子反应的丰富多彩,打破思维定势,优化认识模型,提升思维的有序性和系统性。最终在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结构的更新中实现思维认识的进阶。
4 教学反思
4.1 建构知识: 让能力自然生长
传统的高三复习课往往围绕“两题三点”展开,即注重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注重重点、难点和考点的归纳整理。仅以试题为素材,看似有利于快速提分,但学生容易就题论题,只能获得局部的知识与方法,未能实现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的统一融合。高考试题往往通过陌生的情境素材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依赖“题海战术”收效甚微,故复习中应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课堂沦为“两题三点”的密集讲练。
本节课中,无需罗列Na2CO3与NaHCO3的若干性质,也无需告诉学生Na2CO3与NaHCO3的转化方法,可以让学生用符号语言描述两者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并将其离子行为应用于两者的转化。教师沿着认知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知识,学生的关键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自然生长。例如: 学生可以在对微粒行为的符号表征中发展概括关联能力,在对HCO -3自耦电离的讨论中提升说明论证能力,在对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能否反应的探讨中提升复杂推理能力。知识的建构过程与能力的发展过程往往相伴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