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解读如何妙化为教学生产力
——朱昌元《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教学设计评析
2019-09-02汲安庆
汲安庆
相 见 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教学设想】
本词的教学设计拟通过吟哦讽诵,唤醒学生内心的情绪积淀;通过描摹赏析,引导学生体味词人内心深处的苦痛;通过延伸探究,促使学生迁移诗歌阅读的经验。
【教学准备】
1.印发有关李煜的生平资料,为“知人论世”赏析作品做铺垫。
2.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至情至性的语言,感受作者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悲慨;
2.反复朗读,背诵词作。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悲慨。
【评 析】教者注重语文学习中的资料搜集,群文阅读——目标体现了,教学设计中惜未贯彻,吟哦讽诵以及对“至情至性语言”的品悟,确可上出“语文味”,但其间仍存有不少问题:
语文学习仅止步于“唤醒情绪积淀”“体味内心苦痛”“迁移阅读经验”,还停留在“占有”的层面,并未走向“存在”。占有,固然可以习得语文知识,磨砺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但这些统统只是过程、方法或手段,最终目的是激活所有的积淀,走向言语表现与存在,让自我的精神生命出场。换言之,语文学习是通过学以致用,走向学以致美,进而学以致在。
从“通过”“唤醒学生”“促进学生”“印发”等措辞看,教者的“生本意识”还未完全矗立,授知的教学倾向比较明显。比如资料搜集,印发当然比不印发好,可这无形中会削弱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的能力,教师何必事必躬亲?
对文本篇性开掘的意识也不是很自觉。怎样至情至性的语言?怎样的个性化的亡国之痛,人生悲慨?亡国之痛、人生悲慨又是怎样被个性化表现出来的?均语焉不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作者的画像及书法作品。
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李煜的感性印象,并了解李煜在文化艺术多方面的成就。
2.利用课前所发资料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1)感受人生两极。
李煜短暂的一生,人生的两个极端落差极大,不啻霄壤之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格懦弱,不谙军国大事,25 岁继位,成为南唐“国主”,这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亡国之君。被俘以后,李煜创作了《破阵子》,说“一旦归为臣虏”,做了宋太祖的俘虏,被软禁在开封期间,过的是异常屈辱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形容是“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2)编写李煜“年谱”。
1 岁(937 年),先主李昪南唐立国
25 岁(961 年),继南唐国主位
39 岁(975 年),国亡被俘,受封“违命侯”
42 岁(978 年),七夕生日被宋太宗毒死
通过编写李煜“年谱”,增强学生对李煜生命中几个重要“节点”的感性印象,为深入赏析作品,感受作者的独特感情做好铺垫。
【评 析】展示作者画像及书法作品,编写年谱以深化对作者两极人生的理解,其实都是为使学生与作品发生共鸣而蓄势, 体现了教者的设计匠心。
不过,导入方式仍有“做作”的痕迹。编写年谱完全可以作为预习作业完成,不必在课堂上空耗时光。即使要呈现,也应遵循由具象到抽象的原则,将之放在“感受人生两极”环节前面。
自然的导入,教者只需问:“通过对李煜生平资料的阅读,大家了解到哪些信息?”艺术成就、两极人生等内容,只需在交流中随机点染即可。
总之,只有让学生多说,才能实现精准的诊断评估,为后面的深入鉴赏、探讨鸣锣开道。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配乐范读(配合播放幻灯片)。
2.学生自由读文(品味词的情感)。
3.齐读。
点拨:通过朗读,你读出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评 析】“配乐范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呼应了教学目标中的“反复朗读”。但是,三次不同方式的朗读,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体味词人的情感,实在是冗余—下一环节的“深入体味”,竟然又重复了一次,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为什么不让学生自由品读,体味呢?
三、深入体味
1.学生齐读。请学生再次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板书: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2.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呢?
(1)同学们齐读上阕,思考:词人摄入了哪些景物来抒写?
明确:月亮、梧桐、深院、清秋。特定的时空,典型的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借此抒发出什么情感?(学生小组探究,归纳内容要点,交流研读成果)
明确:月是残月,梧桐寂寞,清秋紧锁,深院冷清……所有的意象都是那么凄清、凄凉、凄楚,这正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3)上阕寄情于景,表达了词人的无限“离愁”。你认为词的下阕中哪一句写得最好? 好在什么地方?
3.指名朗读下阕。
4.品味语言,体悟感情。
【附教学实录片段】
生:我觉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写得好极了。这句话把离愁形象地比做千丝万缕无头无绪的乱麻,展现了内心无可解脱的愁苦,让我感受到了李煜心中哀愁的深重。
师:是啊,传神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
生:我也为这句深深地感动。作者用动态化的试剪不断、欲理还乱的描述,突出离愁之多之深之复杂,令我读后十分伤感,不禁为他的不幸遭遇而深深感叹。
师:你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来谈,感受细致而深刻。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我从中读到了李煜心中极为沉痛的哀伤。更可悲的是李煜想要摆脱这一切,却又无处着力、无能为力,这就更令人悲哀了。这种乱麻一样的情绪,我也有过,只是我无法用语言来如此传神地表达。今天读到它,我心中仿佛一下子被它击中了,我更能体会李煜内心的情感了。
师: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来谈对作品的理解,精彩!只是你的情绪在深广度上与李煜的愁苦是有差别的。
生:我喜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话写出了李煜极其沉痛的感情,却又无法言说,只能全部压抑在心里。
生:我也非常喜欢这首词的结尾。愁是什么?是一种抽象的感情,可是李煜却写它的滋味。读到这儿,我闭上眼睛,好像品尝到了愁的滋味,它是多么酸楚、多么苦涩。
师:感触细腻,体味深刻。本句好在以乱麻喻离愁,将抽象的离愁物象化、赋予形象的物态和质感,点出词人的“愁”和别人的“愁”不一样,辞别宗庙,软禁异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离愁”比常人要浓得多、深得多、苦得多……正如词人所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人能解,无时可解,无法可解,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方能体会到人生巨大的痛楚和深刻的悲慨。有论者说:“李煜用大开大阖的手法,在昔日皇帝今日囚徒的难堪对比中,激发悲哀的泪和深层的愁,酝酿成沉实郁结的风格,然后以物象为导引方式,把愁引发出去。”(劳承万《审美中介论》)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的不幸,成就了文学的幸运——正是他亡国去家后的这段屈辱生涯,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史增添了一位杰出的词人,我们才能欣赏到如此动人心魄的文字。作为帝王,李煜不过是过眼云烟,但在中华诗词的辽阔天空里,李煜永远是一颗璀璨的巨星。
【评 析】不仅关注词人抒发了什么,还关注如何抒发——形式表现的知识和智慧,自觉而有力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注意引导学生欣赏词作特定的时空,典型的意象以及意象群所表现的词人凄清、凄凉、凄楚的内心世界,并发现“以乱麻喻离愁,将抽象的离愁物象化、赋予形象的物态和质感,点出词人的‘愁’和别人的‘愁’不一样”,已触及了词作篇性的审美开掘,体现了教者纤敏的审美触角和深厚的语文学养。
美中不足的是,时空是怎样的“特定”,意象是怎样的“典型”,乱麻喻离愁是怎样的与众不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课堂小结
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特别点出“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又说“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相见欢》就是一篇用血泪书写的“绝望的诗歌”,也是“美丽的诗歌”“不朽的篇章”。
附板书设计:
【评 析】“绝望的诗歌”“美丽的诗歌”“不朽的篇章”……依然是有闪亮的结论而无精致的分析,与前文的分析也没有紧密呼应,因此这样总结很难说能够深度融入学生的审美体验。
板书仅是简要呈现了上下阕该讲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意象如何独特地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真的就是离愁的全部内涵吗?离愁怎么就别是一般滋味了?并未精约揭示。
【总 评】
朱昌元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不少精彩的解读:对词作的整体把握——“绝望的诗歌”“美丽的诗歌”“纯粹的眼泪”“不朽的篇章”。
对词作篇性的独到分析——特定的时空,典型的意象,以及意象群所表现的词人凄清、凄凉、凄楚的内心世界,以乱麻喻离愁,将抽象的离愁物象化、赋予形象的物态和质感,点出词人的“愁”和别人的“愁”不一样。
可惜,这些精彩的解读并未巧妙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使学生未能悟到并创造性建构。因此,设计虽有让审美体验层层深入的努力,但整体上依然给人以“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词源》卷下)之感。
精彩的解读,到底该如何巧妙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呢?
一、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感、美感、生命感、存在感
黑格尔说:“把自己的灵魂注入一个令人亲切的模型,并让它在里面逗留片刻;听听因自己发表高见而激起的伴有热情和青春的音乐的回声;把自己的气质像输送稀薄的流体和清幽的异香一般输入别人的身躯,这确是一种享受。”
优秀的作家注重“亲切的模型”的建构,为的是更好地“输送”,以激发高质量情感共鸣,生命融合,审美建构,文本解读要想出新出彩,则必须捕捉到这种“亲切的模型”,如《背影》中情感的模型“艰难攀爬月台的背影”,《马说》中思想的模型——死马、饿马、冤马三种形象。
文本解读中, 一旦捕捉到这种思维或审美的“模型”,并将之与情思、形式的秘妙打通,悟出作者设计的精妙,解读的整体感、美感便会水到渠成,精神生命的对话随之有了具体的凭借和空间,真正的审美创造便有可能诞生。又因为,文本解读既是解文本,解时代,解作者,更是解自我,解人类,探寻艺术的远方让人怦然心动,灵魂升华的东西,所以文本解读的生命感、存在感也会自然具备。
现实的文本解读中, 很多老师整体感是具备的,如从形象塑造、行文艺术、韵律特点、标点符号切入,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解读,带动相关内容的把握。但因为没有向纵深掘进,连点成线、成面、成体,加之天女散花般地触及多点,平均用力,又未打通各自的逻辑联系,真正的整体感其实并未形成。至于说关注真,忽略美善,忽略自我生命的融入和建构,忽略自我精神生命的出场,美感、生命感、存在感也有着严重的缺失。没有美感、生命感、存在感的语文课,注定是缺少温度、厚度和高度的。钱谷融就说过:“文学之美是真与善的聚合物,真和善是高贵之王——美——的两位贤明的臣佐。我们追求真,追求善,都是为了美化人生;我们得到了美,也就得到真和善了!”但是,很多老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受功利主义的应试观影响,他们认为追求美是华而不实之举,对课堂上自我生命的融入和生长极其漠视。因而无论对学生,还是自我,精神生命的确证都远未完成,教学相长完全成了一个永远的幻影。
朱老师对词作当然有整体的把握。 意象营构上,他围绕了词人凄清、凄凉、凄楚的内心;内容上——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形式风格上的定性——“绝望的诗歌”“美丽的诗歌”“不朽的篇章”等,甚至还聚焦“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抒发”。但为什么还是给人整体感不强的印象呢?个中原因,正是因为缺少有体系的深度掘进!
不说“绝望”“美丽”“不朽”的探讨没了下文,意象群是如何精致抒发凄清、凄凉、凄楚内心的分析一句带过,单是教者用力甚勤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抒发的探讨——上阕寓情于景,下阕哪一句写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亦较难看出其间的理路,更别说系统的论析了。
如是,文本解读怎能有鲜明的整体感呢?整体感不鲜明、不厚实,美感、生命感、存在感何以发荣滋长?
二、教学设计:要注意课眼、课脉、课气的浑然统一
文本解读的整体感、美感、生命感、存在感决定了语文阅读教育的整体感、美感、生命感、存在感。但是,这种决定不是直接转化,而是需要精妙的建构、生成,才能达致文本解读与语文教育的浑然统一。
如何精妙生成,注意课眼、课脉、课气的浑然统一是不二法门。课眼集中表现为一个词或一句话,是统摄一堂课各种语文知识的灵魂,也是师生建构知识的一种独特视角。课脉是课眼的逻辑延伸,是语文知识结构化的进一步保证。课气则是师生对话过程中知情意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整体上的气势。
拿本篇来说,如果以“别是一般滋味”为课眼,词人的看似纷繁的情感——孤独(独上西楼),残破(月如钩),寂寞(寂寞梧桐),凄清(锁清秋),焦躁、苦痛、暴怒、无奈(剪不断,理还乱),便会立刻获得“灵魂”而显得纲举目张。如果按照 “什么样的滋味→何以产生如许滋味→如许滋味是怎样被表现的→如何看待这种表现艺术”运思下去,一条逻辑严谨、畅达的课脉便会自然形成。
这样一来,词中的抒情节奏“舒缓(无言独上西楼……锁清秋)→急促(剪不断,理还乱)→舒缓(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整体结构上的“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特点,意象营构上的“乱麻型”——不同于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者走出了乱麻式情感,诞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岸信念,全诗因而呈现了“火炬式”抒情结构,显性意象和隐性意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就并未直接出现“乱麻”或“乱丝”的意象)杂糅的篇性特征便会纷纷浮现出来。
倘若结合对下述内心世界的开掘 “国主—囚徒”两极人生形成的巨大悲恸,心上人被霸占的无限耻辱和苦痛,愧对祖先、百姓的自责与忏悔(“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宋人王铚《默记》:“悔杀却潘佑、李平”);物是人非的伤感与无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辅之以有感情朗读的不断点击,旺盛畅达的课气也会浑然天成。
朱老师的设计中出现了不少课眼资源,如“离愁”“滋味”“绝望”“美丽”“不朽”,但因为只是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没有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深入开掘,致使课眼阙如,课脉弱化,课气也无法畅旺。尽管朱老师凭借其渊深的学养,提出的问题大致体现了“抒发的什么情→如何抒发的→抒发得怎么样”这样一条课脉,但是因为不自觉(“抒发得怎么样”的问题并未鲜明提出,教者问的是“下阕哪一句写得最好”,二者之间的内涵显然无法等同),对前两问的探讨又未形成体系性的思考,所以显得比较肤浅化、碎片化,教学的整体感、美感、生命感、存在感远未臻于理想之境。
三、教学对话:要在言语性的统摄之下深入开掘篇性
好的教学解读最终是要在对话中敞开,得以创造性表现的。有课眼的统摄,有课脉的贯穿,对话的逻辑性、整体性、针对性、集约性便会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要想使好的解读走向丰富、深刻、灵动,还必须在言语性的统摄之下深入开掘文本的篇性。
言语性是语文科区别于其他科的种差,突出的是言语表现与存在的特性,强调言语生命的牧养,言语人格的润泽,言语想象的开拓,言语智慧的启悟等,从而实现语文学习从占有到存在的飞跃。这便决定了语文教育解读就是解写,解写必须深入开掘篇性的价值取向。历时地看,这也是对歌德“秘密”说,王国维“秘妙”说,鲁迅“极要紧处”说等阅读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呼应。
落实到《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解读,教学对话至少应该关注下述篇性——
1.显性意象、隐性意象(丝线、乱麻)、复合意象(是梧桐“锁”,还是深院“锁”?“锁”的是“清秋”吗?)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乱麻式造型”,意象营构中的亦我亦物的同位素关系——比 “我见青山多妩媚”体现的“我—你”关系更进一步。
2.有心爱的小周后,还有很多故妓陪伴,李煜为何还孤独、寂寞?在《浪淘沙》中,他明确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为何还独上西楼,还是深夜独上?
3.“剪”“理”动作中体现的极化情感,因为离愁根本无法剪、理。
4.平仄交错、短长相继的句式和所押的“由求韵”所形成的独特抒情魅力——最后一句的 “仄-仄-平-平”(清代万树在其《词律》中指出:“理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和“3-3-3-9”句式,以及所押的委婉的“由求韵”,很能将焦躁、暴怒复归苦痛、无奈的情感变化生动淋漓地表现出来。
5.独感与共感统一所形成的艺术质地——亡国之君抒发的情感“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叶嘉莹认为:“李后主所写的悲哀,他是倾诉了所有的有生的生命的悲哀……李后主写一个人的悲哀,而他写出了所有的有生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
……
为了升华语文教育的言语性,作业布置完全可以让学生从意象营构、用韵特点、节奏艺术等视角写一篇微型的鉴赏小论文, 或者干脆比较鉴赏李煜、欧阳修、李清照、王实甫等诗人抒情艺术的异同,甚至可以让学生化用李煜的抒情艺术,写作诗词或散文。
朱老师的确是关注到词作篇性的,如对词人情感特质的发掘——辞别宗庙,软禁异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离愁”比常人要浓得多、深得多、苦得多。也敏锐地关注到了其他篇性,如特定时空的典型景物(实为“意象”),是一篇用血泪书写的“绝望的诗歌”“美丽的诗歌”“不朽的篇章”,可是因为没有深度开掘,这些篇性在对话中几乎全部夭折。
朱老师所附实录中几位学生对下阕的赏析,多在意象抒情的形象、通感、精准特点上滑行。虽有学生鉴赏时融了自己的感受,但整体上并未与词作的乱麻型抒情结构,“舒缓→急促→舒缓” 的抒情节奏,“剪”“理”离愁中体现的极化情感等篇性开掘联系起来,思维的同质化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可惜,朱老师并未趁机加以指出。
亡国之君李煜真的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吗?如果抛出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引起学生深度知人论世,并对独感与共感统一的艺术特色有更深切的理解。作业布置,也完全可以让学生化用李煜的抒情艺术,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遗憾的是,朱老师将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悉数忽略了——至少,上面呈现的教学设计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