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材资源跨越叙事文写作阶梯

2019-09-02林艳芳

中学语文 2019年24期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多角度

林艳芳

一、研究背景

1.学情分析,学生普遍缺乏写作思维

通过对高一学生作文学情的调研,确定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叙事性文章写成了议论性文章。在叙事性文章中,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有一件事的流水账。没有多角度多侧面的叙事,没有生动细腻的描写,只有干巴巴的叙述,只有大段大段的议论,或是直接的抒情。正如蒋仲仁在《思维语言语文教学》中指出的:“学生作文,一般有两大缺点,一是言之无物,一题到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一是语无伦次,有点儿想写的东西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这两个毛病何尝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根源还在思维能力上。”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对写作提出的要求是:“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课标将“发展思维”确定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学生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3.人教版教材选文与编排的科学性

人教版,不管是进行纯粹的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抑或是读写结合的教学,都极具经典性,大有挖掘的空间。

以必修4为例:鲁迅的《祝福》,它几乎涵盖了小说的所有考点,也几乎是为小说写作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模版。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传记性文章,既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知识,更为叙事写人提供了范例。同时,教材在写作指导上既有议论文结构的横向议论、纵向议论的知识短文,也有思考的辩证性等说理方法,还有一些相当好的作文题。还有一篇《中国文化的精神》的短文,极具价值。

4.高考作文命题的隐性要求

其实从近三年的全国卷Ⅰ作文题来看,从2016年的漫画作文“如何对待成绩的进退”到2017 年的通过选词“向外国人介绍眼中的中国”,再到2018 年的畅想未来“写给2035 年的青年”,都特别适合写成叙事性文章。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对课题的研究就选取了“读好教材,找准教材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来提升高一学生叙事性作文的写作思维”这一个点来进行,利用教材的规范性与经典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打通学生在写作中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任督二脉,再通过仿写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巩固与提升。

5.作文理论支持

王荣生老师认为,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重建的两大关键是建立合适的写作类型和基于学生的写作学情。他认为任务写作就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写作对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写作目的,有一些比较有规范的写作样式。而基于学情的学生写作就是研究学生的写作困难,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写作,不是提供一个要求或目标就行了,而是要教会他们分解的方法。

二、研究行动

首先针对写作学情,分解确定高中生叙事文写作的能力目标。

能力点目标叙事由一件事的完整叙述过渡到片段叙事由单一角度的叙事过渡到多角度叙事描写传形神象的的人场物面描描写写写作技巧能想熟、以练小使见用大顺等序写、倒作叙技、巧插叙、对比、联结构能的形写成作叙的事规抒范情的、思叙路事怀人、写景抒情思想的深能以小见大讲好中国故事,揭示故事背刻性 后中国人民的奋进等时代精神

其次挖掘教材,整合达成叙事文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陈日亮老师认为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先有“心”再有“文”,先有了表达情感的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做文字的表达,因此作文教学不能光谈怎么写,而是要先引导学生“写什么”,再引导学生寻找和他所要表达的内容相适应的写作形式、技巧和方法。钱理群先生在《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的教学也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对作者作品阅读的感悟,转向学生自身,和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这样才能把作者的基本精神与文字融入学生自己的生命与写作中去。也唯其如此,才能挖掘出教材课文的经典意义之所在。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复杂肾囊肿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通过常规CT检查;观察组通过双能量后处理软件Liver-VNC对皮髓交界期图像进行处理,测量感兴趣区碘值。常规组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3.3±7.1)岁。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43.3±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再返回来看人教版现代散文的选文,必修一是叙事写人的,有《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二是写景抒情的,有《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两个单元和初中的衔接是很自然的,特别适合在叙事文写作上对高一学生开展以阅读带动写作的教学活动。

因此,在研究中,选取了《记念刘和珍君》和《荷塘月色》这两篇课文,作为阅读与写作的范文,同时辐射到其他文章。同时,根据陈日亮老师和钱理群先生的观点,在教材处理中,首先规范了对教材的阅读与处理。即:对于每一篇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上都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梳理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

2.梳理作者在作品中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的;

3.作者的这些发现在今天的生活中还存不存在?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发现与感悟?

对于所有类型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带着四个问题去阅读,即: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样写的、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以及为什么这样写。课堂的阅读教学设计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

4.对于某些进行读写结合的篇目还要求归纳写作思路,并把它上升到写作模板的高度。

再次,规范写作流程:

1.总体活动流程:

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选用的是仿写的训练方法。

总的训练流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师生共同提炼某一类文章的写作模板—老师提供训练题目—学生仿写(仿写结构、仿写叙事方法、描写方法、论证方法)—老师批改讲评—学生修改。

2.叙事性散文的写作训练:

对叙事散文的训练,分三个板块进行,一个是以叙事为主,一个是表现人物为主,一个是写景抒情为主。

训练类型教材示例模板归纳训练重点作文题叙事补充《圆明园失梦》追式忆体对比式模通会、过反对映比生叙活事。和描写来反映社多角度多事件塑造人物形象,仿照课文写作思路,写写人《记念刘和珍君》怀人写作模式 通过人物的精神价值,来反映 一篇怀念某人的叙事社会,反映生活。 性文章。写景《荷塘月色》写式景抒情写作模多法映社角写会度景,描,反表写 映现景 生自物 活身和 。情运感用价修值辞,方反仿一篇照写课景文抒写情作的思文路章,写。

三、读写结合示例

从《记念刘和珍君》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怀人叙事散文的写作思维。

课题名称读《记念刘和珍君》写怀人叙事散文基信本息课时3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必修1本文隶属于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为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学习目标为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教材 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分析 同时,教材在表达与交流中设计了“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的环节,要求高一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要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善于绘声色,即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来表现。学分情析学比是生较大刚简多从单数初,学因中 生此升 学,上在习高面的一临重,着点对复和于杂难写记点人叙。叙文事的的阅文读章与虽写然作不时陌,生对,于但多接角触度的多却材不料是地复表杂现的人记物叙形文象,相仍对然教学目标通事过散阅文读的分结析构《记念刘和珍君》来掌握如何多角度地表现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及提炼概括怀人叙教学重点如何多角度地表现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怀人叙事散文的结构概括。重难点难点如何多角度地表现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策略确定写作任务,把课文作为写作的蓝本,从中学习写人叙事记叙文如何多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与设计说明 表现人性的光辉以及写人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思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环注节明预每设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的时间)(入一()3课分堂钟导)你印象中初中写人叙事散文有哪些篇目?回事文忆章初。中所学的写人叙温故知新。

(本二()8感分知钟文)明任初物高物确务 形中的中: 象初:一: 复简 。高 个杂单中 方的的对 面记于 记。叙写叙文人文,叙多,一事角散般度文只多的记事不件叙同来一要塑件求造事,丰提,表满出现的阅读人 人自刘叙度1 2..概尝多主和事 括试事快珍选 有归件速君材 哪纳。初》感一 些角步 受文 事度阅 何 件。,读从谓《 ;多写记念人角直写不多塑观人同角造人感叙,度引 物受事 多出 形初文 事话 象高章 件题 。中的 来:指导分析梳理事件,概括人物形象的丰富性:1.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订阅《莽原》全年;(追求进步)2有3 4 5 6.....常虑欣中成威常及然弹为信微母参学) 牺笑校与生牲着前请自;(,途愿治不态,;会 度 (惜黯勇很成 牺然赴温员 牲至和 国);( 于;难(有 泣)本组 下性织 ;(善能 具良力 有 责为在 任人同 心谦学 )和中)再画写了刘读 内出《 和容作记 珍,者交念 的对刘 流哪刘和 分些和珍 享事珍君 作件》的者。,勾描写通梳复对性叙理过 杂事述归对 记件的纳事 叙的技,件 文片了 巧的解中段。形象:是一个具有正义感、责任感、反抗精神的进步学生,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三)探究文本(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刻画刘和珍的内容,完成:1.对刻指导学生概括塑造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可以从哪 画刘和珍的内容进行分些角度来选材,并思考选材的依据是什么?(肖像,类。并由此延伸除此之心理,动作,语言,学习,生活,工作,对待朋友,对 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选待陌生人、对待弱势群体、对待师长,对待家庭、母 材。2.选择不同角度的校、家园、国家……)(选择材料的依据:要为表现 材料的依据是什么?(塑人物的形象而服务) 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通过对事件的归纳分析,掌握塑造人物的角度。(笔四()1 0课分堂钟练)提2试.多供 写角一练度个笔选片要择段求素。:1材.以“;3我.三的个父片亲段或;我4.拟的成母提亲纲”为然题后;1流提出.按修:纲对 改要与照意求写要见拟 成。求的提点片纲评段;分2,.交享提借材物。鉴塑多造角熟度悉选人(五)课堂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学习鲁迅先生在写人叙事记叙文中如何多角度选小结 取材料,来塑造刘和珍的形象。布置作业完成三个片段的写作,读给同学听,并对照要求修改习作。《记念刘和珍君》简单:一件事一方面1.写人叙事记叙文板书设计 复杂:多件事多角度2.塑造人物形象选材的角度肖像,心理,动作,语言,学习,生活,工作,对待朋友,对待陌生人、对待弱势群体、对待师长,对待家庭、母校、家园、国家……教流学程设图计课堂导入—研读文本(初探、再探)—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以往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把写作教学与课堂的阅读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对教材文本的运用只限于各种类型的阅读,而忽视了它们之中蕴藏的写作资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学习热情不高,而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又缺乏规范的文本指导。当我们把教材与写作结合起来时,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写作对象,不同的写作目的的规范的写作样式,也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合适的写作类型。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分析,又能掌握完成写作任务的具体方法。

猜你喜欢

记念刘和珍多角度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我国蔬菜科技发展的小心记忆
——记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