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导管X线尖端定位后修剪导管的应用

2019-09-02黄凤石代莲董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尖端置管导丝

黄凤 石代莲 董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的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的下1/3 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1]。PICC 可通过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主动脉,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患者手臂皮肤接触,加之主动脉血流速度较快,可迅速冲稀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PICC 置管后尖端位置不当,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导管费用较高。本研究应用X 线尖端定位后修剪导管固定技术实施PICC 置管,该种置管方式发生不良反应或失败比例非常低,提升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和经济负担。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于本院实施PICC 置管的患者4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0)与参照组(n=200)。其中,实验组男性PICC 置管患者107 例,女性患者93 例。最小年龄25 周岁,最大年龄89 周岁,平均年龄(53.16±15.61)岁。参照组男性PICC 置管患者104 例,女性患者96 例,最小年龄26 周岁,最大年龄88 周岁,平均年龄(53.42±15.2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肿瘤化疗患者;(2)静脉高营养治疗患者;(3)外周血管条件差,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4)了解本研究内容,自行签署相关协议后参与。排除标准:(1)穿刺局部有感染或损伤患者;(2)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确诊患者对器材过敏;(4)上肢或胸部区域接受过放射治疗史、血栓形成史、外科血管手术史[2]。

1.2 方法

参照组取患者平卧位,对患者肘部以上的静脉进行观察,可通过彩超了解其血管直径相对较粗且距离动脉较远的静脉血管,一般最好选择贵要静脉,如贵要静脉无法实施置管,可选择肱静脉或头静脉,选定后对其深度予以测量。臂围测量:穿刺点上10 cm,记录测量数据。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导管到达预测位置后,将导管与支撑导丝的金属柄分离,缓慢平直撤出支撑导丝,保留体外导管5~6 cm 修剪导管,然后按要求固定好导管;送患者行正位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导管尖端位置,使其到达最佳位置。实验组置管方法与参照组一样,只是穿刺成功导管到达预测长度后,保留支撑导丝行简单固定,送患者作正位胸片,在X 线的引导下,予以血管纵切,并将穿刺针慢慢刺入。当穿刺针达到预定位置后,需缓慢回抽导丝,经X 线实时观察尖端位置,避免导管进入到其他血管之中。达到既定位置后,在X 线下观察是否满意,如不满意,可通过导丝予以重新调整,如满意可抽出导丝,置管成功。

1.3 观察指标

全部置管患者均行正位胸片扫描,调整其尖端位置,对比其尖端位置到达最佳位置的成功率及异常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400 例PICC 置管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 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定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PICC 置管患者定位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200 例,全部行X 线尖端定位,确定31 例未达到上腔静脉的下1/3 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30 例在X线下通过重新送管,调整导管长度,使尖端至最佳位置,成功定位199 例,占比99.50%;1 例通过介入导正使尖端至最佳位置。参照组200 例,全部行X 线尖端定位,确定29 例未达到上腔静脉的下1/3 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在X 线下通过重新送管,调整导管长度,2 例使尖端至最佳位置,27 例无法调整至最佳位置,成功定位173 例,占比86.50%。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PICC 置管定位成功率情况(χ2=25.960 1,P=0.000 0),实验组PICC 置管定位成功率(99.50%)明显高于参照组(8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PICC 置管后并发症情况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PICC 置管并发症情况(见表1),实验组置管后有3 例患者穿刺局部出现少许渗血,1 例患者发生静脉炎,1 例患者穿刺侧局部皮肤过敏。参照组置管后有3 例患者穿刺局部出现少许渗血,9 例患者静脉炎,2 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

2.3 非计划拔管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PICC 置管后非计划拔管情况(见表2),参照组自行脱管7 例,堵管2 例,输液不畅4 例,静脉血栓2例,静脉炎9 例,由于以上原因发生非计划拔管,非计划拔管率占12.00%。实验组自行脱管1 例,堵管0 例,输液不畅0 例,静脉血栓0 例,静脉炎1 例,由于以上原因发生非计划拔管,非计划拔管率占1.00%。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PICC 置管优势

PICC 置管是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路的首选方法,可以保护患者外周静脉,提高长期静脉用药患者的生命质量[5]。传统的PICC 置管都是在修剪导管后再进行X线确定尖端位置,但是由于血管的解剖位置、静脉畸形、体表测量的误差、肺部病变、胸腔压力的改变等原因,造成导管尖端不能准确达到上腔静脉的下1/3 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传统的置管方法由于导管已经修剪,发生导管异位就只能将导管退至锁骨下静脉、腋静脉甚至是外周静脉等位置,这样的导管达不到PICC 置管的目的[6]。静脉注射时,外周静脉直径较小,血容量及血流速度较低,药物释放后滞留在血管之中的时间较长,对其血管造成的刺激较大,一旦长时间用药,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导致非计划拔管[7]。另外,因外周静脉直径较小,导管长时间与血管壁摩擦和碰撞,导致其血管内皮损伤,一旦损伤其静脉血管基底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得以激活,易增加患者血栓形成几率[8]。

表1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置管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PICC 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比较(例)

3.2 PICC 置管的临床应用

本研究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将PICC 导管置入体表测量的长度,保留导管内的导丝,先进行X 线尖端定位,如果导管发生异位,因为导丝的保留,就可通过重新送管或介入导正等方法,调整导管长度,使尖端至最佳位置,使导管与患者中心静脉平行,其药物释放后迅速被血液所稀释,降低药物对血管内膜的损伤[9]。因此,自PICC 诞生之日起,很快在临床之中得以应用,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0]。

3.3 PICC 导管尖端定位的作用

应用超声引导加X 线定位修剪导管的技术,精确了PICC 导管尖端定位、大大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延长了置管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了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11],为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静脉通路。同时,无导管穿刺相关性气胸及大血管穿孔等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升了PICC 专科护士的专业化素质[12]。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应用PICC 导管X 线尖端定位后修剪导管的临床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尖端置管导丝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Finding Another Earth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