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2019-09-02胡国华
胡国华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术后疼痛是所有手术患者均会出现的一种机体反应,致使机体遭受手术伤害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术后临床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可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机体快速恢复。临床研究证明,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由于切口疼痛等一系列因素而无法主动进行锻炼,所以实施科学有效的镇痛措施便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有效改善预后情况[1]。本研究旨在分析将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特抽取我院68例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 治 下 肢手术患者68 例,按麻醉模式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33 例,男15 例,女18 例;年龄37~66 岁,平均(51.56±10.84)岁。对照组35 例,男17 例,女18 例;年龄37~65 岁,平均(51.12±10.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静脉镇痛:选择L3~4间隙内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 1.5 mL 罗哌卡因,术中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手术结束时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内药物:100 μg 舒芬太尼+500 mg 曲马多+5 mg 托烷司琼+0.9%氯化钠注射液;于手术结束前40 min 硬膜外注射(单次)1.5 mg吗啡,0.5 mg/mL。②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阻滞加静脉镇痛:选择L3~4间隙内穿刺行腰麻,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1.5 mL 罗哌卡因,术中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后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0.375% 20 mL 罗哌卡因行单侧股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内药物:100 μg 舒芬太尼+500 mg曲马多+5 mg托烷司琼+0.9%NS。
表1 两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比较(±s)
组别 n 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次) 麻醉药物使用量(μg)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观察组 33 1.02±0.36 10.23±1.23 12.00±2.56 50.45±1.25对照组 35 1.89±0.58 15.56±2.99 22.56±3.25 52.58±1.58 t 7.378 6 9.560 7 14.824 4 6.140 7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VAS评分T0 T1 T2 T3 T4观察组 33 1.23±0.45 1.45±0.88 1.36±0.85 1.26±0.85 1.12±0.75对照组 35 2.89±0.88 3.59±0.89 3.48±0.45 3.85±0.78 3.88±0.88 t 9.703 2 9.963 8 12.958 3 13.102 2 13.879 4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②对比两组不同时段(T0:麻醉前,T1:术后1 h,T2:术后4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VAS分值为0~10分,轻微疼痛为0~3分,一般疼痛为3~6分,剧烈疼痛为≥6 分;评分越高证明疼痛越剧烈[2]。③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运动阻滞等。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系统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不同时段两组VAS 评分均有不同,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下肢主要是受坐骨神经和腰丛的支配,而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可有效麻醉膝关节以下的小腿部位,所以坐骨神经联合腰丛阻滞可有效麻醉整个下肢组织。研究证明,传统的神经刺激仪外周神经阻滞措施属于盲探寻找神经,对机体损伤程度较严重;而通过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有效地引导神经刺激针寻找神经干,当针尖接近神经干时便可有效地收缩支配区域的肌肉,因此该措施具有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患者不适感少等特点,可整体降低针刺神经情况的出现[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观察组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麻醉药物使用量、疼痛VAS 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可根据实际手术部位从而选择相应的位置实施穿刺,可以明确地观察到针和神经干的位置,因此可以整体避免针对神经干的损伤。超声条件下可直接观察麻醉药物注射部位及扩散方向,及时调整针尖方向,可使药液较好地扩散,完善阻滞效果[4]。
综上所述,在下肢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效果显著,镇痛作用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