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控之策略
2019-08-31李丽
李丽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是配置社会资金、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枢纽。金融即为资金的融通,高效率的资金运转,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金融企业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它不仅指传统的商业银行,还包含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金融企业会计作为给金融企业的利害关系人提供决策所需财务相关信息的信息系统,要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准确、客观、完整,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可靠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金融企业会计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决定着金融市场整体的运作效率。金融企业会计的风险近年来日益复杂、多元,其中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都存在。已不能仅从单一的层面去分析解决。本文主要对金融企业会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究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以此有效降低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更好地促进金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
[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099-06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各个领域均有所突破。金融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风险,其中财务会计风险较为突出,带来的危害巨大,应予以充分重视。金融企业应正视风险的存在,以审慎的态度面对财务风险,才能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如果对其风险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运行[1]。因此,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充满未知的外部环境,对频繁出现的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地防范具有实质性意义,成为当前金融企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文献回顾
(一)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频繁出现,金融企业会计风险呈现多样化、扩大化、持续化的特点,风险案件频发、大案要案不断。国内学者对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很多学者在文章中强调了对金融企业会计风险进行防范的重要性。如刘艳平认为,金融企业会计是金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的会计素质提高,经济管理工作就会提升,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对于会计风险要具备快速识别的能力,从企业运行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推进金融安全稳定地运行。许乃文认为,现如今,我国金融大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企业中会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张巧丽认为,从金融会计的角度来看,金融风险的工作必须得到重视,如果发生风险危机,便不利于企业与金融运行的稳定。由此可见,业界对于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二)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
目前,金融界对于金融企业会计风险成因的认知较为一致,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当前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激增。首先是对于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和内控工作不够重视,如许乃文通过大量的调研实践得出,正是由于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对金融企业会计风险不予重视,忽视企业的内控,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监守自盗的行为。现实的情况也能很好地印证这一理论。通过统计最近几年出现的大小金融企业的历次会计风险数据,不难发现,每次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出现,都伴随着管理者主观上对会计风险防范的疏忽及企业内部内控的缺失。其次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风险的出现。冯鑫源、仇娴大量查阅金融企业年报资料,发现很多金融机构为了突出自己的经营成果,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证券法》的规定,在会计信息上做文章。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从而带来了较大的企业会计风险。最后是成本风险,金融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在收入的基础上我們要考虑期间的各种费用和成本。如计永嘉通过对金融企业中的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得出,为了增加吸储能力,商业银行盲目新增网点,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未授权新增业务等造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急剧增加。除此之外,还有财务成本核算不合理的风险、信息失真误导带来的风险、联行失误的风险、外汇汇率变动的风险、人员方面的风险、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风险等诸多原因。
(三)风险解决路径方面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关键词,利率决定着企业筹融资的成本及收益,在会计风险防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如郑永超经过分析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盈利的影响,得出金融企业会计的风险之一为由于利率变动导致货币供需变化,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我们要对利率的计算方式进行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国内很多学者提出,市场监督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对市场投融资业务进行规范势在必行。如王子梁认为要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防范未知风险的出现,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是首要任务。互联网现代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足,是导致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又一风险点。如胡子慧认为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想要化解会计工作效率低,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风险,就要从指导、培训、学习、考试等方面入手,确保金融会计电算化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候学刚通过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分析得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能够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初期避免会计风险的出现。
二、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理论分析
随着我国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诸多领域的改革进程都在加快。如何紧跟改革的步伐,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是金融企业发展的首要课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把防范风险作为我们当前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企业会计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是指以货币资金作为主要的核算手段,采用金融企业会计特有的会计计量核算评估方法。金融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货币和信用业务,其中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是经营货币存放业务,特殊的核算对象,决定了金融企业会计相较于其他的行业会计而言,有着诸多的不同点,具体如下:
(一) 核算内容的社会性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除了核算其本身的业务活动,更要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企业的资金活动情况。因此,金融企业会计综合反映了社会宏观经济活动的情况,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金融企业会计人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与其他金融机构产生业务往来。其中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日常往来款项的汇划、结转,如法存的缴纳会依据央行所发布的经济数据对发存进行调整。这其中对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机构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也要求我们要建立严密的内部监控机制,如收付款符合制度、双人临柜制度、贷款的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三查制度等[2]。由于金融企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宏观性的特点明显,因此必须建立审慎的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二)会计核算过程、业务处理过程和风险防范过程具有一致性
金融企业的会计部门处于业务活动的第一线,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通过会计人员来进行记录、核实和计算,过程中既处理了业务,如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依据记账凭证来编制会计报表,又进行了基本的会计核算,也就是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性。一致性还体现在监督和服务的双重性,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既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又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如账户的设立是否合理、单位的四大账户是否按功能使用、协助相关部门冻结存款账户、对反洗钱进行监管等等。当业务活动完成时,会计核算工作也基本完成了,风险的防范可以通过在处理过程中建立更加审慎的制度来完成。
(三)金融企业风险的隐蔽性及周期性
金融企业在日常业务的核算中,风险的未知行、不确定性、复杂性及风险控制人员技术不足、对风险认识不够,都将导致风险被掩盖,使得风险具有隐蔽性,金融企业除了我们熟知的狭义的金融企业即商业银行外,还有广义的金融企业,也就是保险、典当、证券、资产管理、期货等金融企业,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各自的风险是不同的[3]。风险的多元化使得风险具有隐蔽性。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所在周期性特点方面比较明显,主要是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很多都有自身的生产周期及会计区间,如期货公司的周期为某一期货合约的交割周期,保险公司的周期为保险合同的存续期间,因此相对应的风险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四)风险具有多变性
我国金融企业的组织框架是以央行为领导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附之以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广义的金融企业涵盖面较多,但均以经营货币业务为主,容易受到宏微观、供需、基本面、国际外盘环境等多重影响[4]。金融企业会计对国民经济的特殊作用和金融企业业务的特殊性使得金融企业会计在日常核算过程中,具有更多的未知性、多变性、善变性。多数风险的发生都呈现出偶然性、随机性的特点,是没有规律且不可预知的,例如在商业的传统业务存贷业务中,就面临着诸多由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如在贷款损失准备提取的工作中,就出现过由于财政部金融司下发文件的变更、提取准备金金额调整的问题。因此在商业的主营业务贷款业务中,就建立了审慎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以便更好的防范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金融企业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政策调整而出现的风险较为频繁,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五)提供会计数据资料的及时性
提供的会计信息数据及时准确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框架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核心,以商业性银行为主体,辅之以政策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外,还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的实效性要求极高,也只有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是及时的才能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才能为决策者使用者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提供依据,及时性是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以商业银行为例,银行的主营业务即货币信用业务,是经营货币存放业务的经济机构,低息吸储、高息放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点。由于它的经营对象本身就是货币,业务活动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即款项的汇划、资金的划拨所表现出来的即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因而金融企业会计对信息的及时性有较高要求[5]。
三、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点识别
(一)内控系统建设不完善
金融企业会计部门是金融企业的核心部门,日常业务办理的各阶段都离不开会计的核算,核算工作是金融企业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起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定周期内新型金融产品的推出、宏观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等,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的一种主要手段,其独立性不够、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二是缺乏对内控的清醒认识,仍然按照传统的观念和方式进行管理,或者只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某几个环节进行管理,没有全面、系统、合理、科学的内控系统。三是会计人员缺乏企业内部财务的整体有效控制。会计是一门管理科学。但在我国的有些金融企业中仅仅是把会计工作人员当作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管理者,财务工作的监督者。在日常财务工作的处理上,普遍存在会计控制弱化,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会计的岗位职能单一。四是企业内控制度实施不得力,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内控,即便是部分金融企业制定了内控制度,往往所覆盖的内容并不全面,加之企业决策者对风险认识不足,对已有风险评估不到位,忽视已出现的各种风险。并没有切实的结合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目标来制定具体、科学、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如果内控系统不健全,那么就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规模、资产的质量、经营的效益、资金的流转等状况都无法得到准确真实地反应[6],那么其所面临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在我国的金融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着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偏弱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群组成。一部分是有较多的实践工作经验,从事会计、审计相关行业工作时间较长,有较多实践积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化、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日益普及,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有所提高,要求从业者掌握用友、金蝶等会计核算软件。这无疑会给这些从事会计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带来一些困扰,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固有的模式,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较弱,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时表现出业务水平不高的状况。二是那些年轻的会计员,他们往往是应届本硕毕业生,在高校经过较系统地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现代化、电算化的系统有较好的掌握。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对情况不了解而手足无措的情况。与此同时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对相应的规则、条例执行不严,或是不够深入全面、在执行过程中马虎、随意,习惯性按照自身的理解操作,出现了应收未收、付款业务未记账先付款、账实不符,任意的退票、押票、拒付、新的会计制度出现依然按照原有制度执行等违反制度操作的情況。
(三)现代化技术在实践中应用不足
当今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金融企业在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发展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处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的金融会计工作效率高低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可以用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衡量,实施责任金融会计制度,多方位保障金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而推进互联网电算化的目标[7]。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变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代化技术在金融企业的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顺应信息化潮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必要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的运用不能很好地相结合,主要表现在对会计信息化缺乏认识,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往往是较为前沿和较大型的企业才拥有会计信息化的系统,部分企业限于资金及人员配备不足,会计信息化难以推广普及。会计内容不能全面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的掌握往往仅能依靠金融企业的专职会计人员,其他相关人员获得会计信息的难度较大,往往使得会计核算内容不够准确、连续,缺乏及时性,这些都给金融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评估不足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逐步走向市场化,金融风险问题也愈发突出。然而,与日益增多的市场金融风险相对应的,确是金融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远未达到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认知评估的能力。许多从业人员未树立金融风险意识,错误的金融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并没有在风险产生的初期予以重视。在平时的工作中则表现为对企业金融信息、相关会计准则制度不予以及时更新、掌握的政策法规较为落后,不能适应金融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的核算中,高估资产与盈利、低估负债与支出,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审慎性原则。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在会计政策的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出现弊端等等。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是造成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主要原因。例如,商业银行的有些客户会认为,银行吸收储户存款,发放给资金需求者贷款,赚取存贷之间的利差,看似没有成本没有风险。甚至于还有的人认为银行发放贷款的钱是国家的钱,因此国家是绝不会让银行出现风险的。这样由于常识缺失,错误的观念让一些企业产生了逾期不还,利用虚假业务套取银行利润,用不足值的资产做抵押,骗取贷款,自认为银行不会追究进而转嫁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面对这样的客户,一些银行的业务人员,没有很好地进行解释与沟通,造成为了年终报表好看而重业务拓展、无视业务办理的质量,忽视风险,不对风险做任何防范,一味盲目扩张业务,为了提高吸储的能力,不惜一切代价吸收储户的存款。违背了商业银行利用信用吸收社会暂时闲置资金构成房贷资金的原则。更有甚者,热衷于利用虚假业务违规进行账务处理,如违规进行账外经营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置规章制度与不顾,各种乱象丛生。违规吸收来的资金的投资方向又大多是一些高风险的行业,到期后造成大面积的违约情况,形成次级、可疑、损失类的不良贷款激增,这其中均蕴藏和潜伏着巨大的金融企业财务会计风险。
四、破解机制与实施路径
(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我们开展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健全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是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所循。从而从制度体系层面优化企业金融会计工作,保证金融会计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更好地着手业务经营管理[8]。 要想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就要从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做起,它是制约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因素,具体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内控制度监督力度。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活动不可或缺的,也是监督内部控制的重要力量。这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防范的第一步,为此,企业要想让内部设计机构独立于其他的管理部门,要先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在进行相关从业人员招聘时,我们要按照所需的岗位的要求,优中择优,用人唯贤,要用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要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员、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规范、合理的制度管理留住人才。这些需要制度的指定与落实。三是深化对内部控制认识。内控是预防和化解风险的根本。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最初发生一定是起源于内部管理制度的缺失,好的内控制度可以使金融企业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扶持、相互鼓励。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完善内审工作的重点之一,可以使我们及早地发现问题、发现风险、处理风险,及早地完善制度是我们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要能够从多个环节上保证对管理型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如建立核算体系并有效地结合分级授权和统一管理,有效地加强会计管理的秩序,对存在的假凭证以及假账簿等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二)建立专业素质高的会计队伍
会计队伍中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对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把控有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培养、强化相关金融会计队伍的建设,从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金融企业的会计风险。职业道德修养是评价金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是否合格、是否胜任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约束力之一[9]。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从政治素养以及专业的素养上不断提高,能够通过自身过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不做假账,不挪用公款,不贪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专业实践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工作技术来优化金融会计的工作;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加强法制观念,大力宣传相关专业性的法律法规,通过参加专题讲座、组织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加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培养,使他们从日常生活中规范会计行为,在做到遵纪守法的同时,还具有可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效益的基本能力,坚守道德。专业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是企业金融会计工作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出色的会计人员,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追随时代的步伐,要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和预测分析能力。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岗前、岗中的全方位培训,通过相关案例和行业理论知识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其对违规违章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建立明确的、清晰的、科学的、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将员工的执行情况与奖金和职务挂钩,同时也严把入职关,倡导因岗设人而不是因人设岗,任人唯贤,注重业务能力,倡导人才要德才兼备。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要适应这个社会必须要不断提高素质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行業的发展。
(三)注重會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制度。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核算账实的相符程度、填制会计报表和编制会计报告,以及通过电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进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其目的是使企业的会计工作科学、规范、系统、完整。对于风险的防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管理。并逐渐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用友软件、金蝶软件在金融企业会计部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除此之外,金融企业会计部门还内设了自己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实际应用中不同模块来反映,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各类金融会计的实践当中,有助于金融企业资源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能。
(四)加强对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会计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金融企业会计是为决策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济管理活动。金融市场的风险无处不在,所以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因此加强对企业金融风险的评估工作势在必行。主观上认知风险,对风险的规避有着积极作用。但要从根本上彻底消除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清除风险的各种隐患,就必须把金融体制改革落到实处,与时俱进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创新力度,创新发展能够给我们提供全新的视角,开拓全新的领域,规避原有市场中的诸多风险[10]。相关的会计风险评估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定位,要能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研判,对当前经济形势能够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要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金融企业会计的风险进行分析细化,拆分后更容易发现风险,才能快速的化解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这其中离不开决策层的重视,只有上级领导重视、强调、提倡才能对基层工作人员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因此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需要金融企业领导层的带领,才能在风险的控制力上得到提高。
五、结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在观测一个国家的创新程度时,很大程度上是在观测这个国家金融的创新程度,现代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的发展壮大。金融企业在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对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功不可没。对金融企业会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稳定发展。这其中的金融企业不仅包含我们常规所理解的商业银行,还包括其他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企业的组织框架。经济的多样性、未知性、多变性、善变性的特点,使得当前的金融企业风险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都给金融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金融企业的快速发展埋下了隐患。有些企业无法适应市场风险的迅速出现、急剧的扩张以致被市场所淘汰。这些都需要金融企业寻找风险出现的原因,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具体风险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有效的化解风险,保障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才志.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研究[J].财政研究,2016, 35,(7): 5-10.
[2]王春峰,李汉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中国证券期货, 2015, (7):87-92.
[3]刘慧娟.商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1,(3):121-125.
[4]李小全.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68-73.
[5]刘园.金融风险管理[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
[6]赵鹤.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22-26.
[7]史辰琢.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商业会计,2017,(5):77-79.
[8]苏琴,孟宪琪.金融企业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6,(1):51-54.
[9]马秀芳.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商业时代,2017,(21):15-17.
[10]徐倩倩.探析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18,(7):191-195.
〔责任编辑:徐雪野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