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9-08-31孙蓉甘田霖
孙蓉 甘田霖
[摘要]老年健康服务产业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是对原有健康产业市场资源的再整合。老年健康服务业主要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及便利生活的产业和服务部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产业、老年康复和护理产业、老年健康保险和长期照料保险产业等。老年健康服务业主要涵盖老年病研究及老年医疗药品、康复护理器械研发、老年健康促进、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等相关规定,本研究将老年健康服务业界定为:“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目标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康复护理及老年健康管理等服务部门。”老年人养老是民生问题,老年人健康服务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对其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老年;健康服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081-06
一、发展背景
老年健康服务业是对传统医疗、康复、保健休闲等健康服务的市场细分、资源整合和衍生。中国的老龄产业最早出现在1997年,第一届老龄产业座谈会上提出了“老龄产业”的概念,随后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老龄化和老龄产业,对老龄产业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按照老龄产业定义的范围,可将其划分三种:一是认为老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仅包括老年服务;二是认为老龄产业隶属于第二、第三產业,指的是专门生产老年用品或者提供老年服务的企业和部门;三是老龄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包括所有关于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与服务。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吴玉韶支持第三种定义,认为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消费需求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与企业的集合,例如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生活服务、辅具、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住宅、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科技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与企业。养老服务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有一加一减的特性(临终与生育)。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释放了市场活力,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引起了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老年养生保健产品和器械开始涌现,但相关产品和服务缺少技术支持和监管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到了20世纪90年代,老年营养保健品成为市场供给的主体。老年养生保健品种类日益丰富,更多企业开始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但存在创新不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进入21世纪,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完善,使得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老年健康服务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市场上针对性的老年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为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重大政策利好。紧随其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提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国务院已将社会化养老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等与老年健康服务业相关的服务业列入鼓励发展类名录。2011年,《“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支持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养老产业,在地价、房租、融资、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度优惠等”,加快建立综合医院、康复护理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作、有序衔接的多元化康复护理体系,首次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开设康复机构的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公立一、二级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积极推动医疗和养老资源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模式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1]。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期,老年人健康服务的需求旺盛,老年健康消费市场已初步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愈加关注健康养老服务问题,健康服务将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服务需求。未来,由于老年家庭子女数量较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处于独居或空巢状态,老年人对健康管理、家庭护理及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将愈加旺盛。老年人健康服务购买力大幅提升。企业养老保险待遇连续11年的提高,使得已退休老年人的收入可支配能力大幅提升;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持续扩大,将更多的老年人常见疾病纳入到医疗保险的报销范畴。针对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调査显示,医疗服务、养生保健、护理服务等已成为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内容。有需求才有销售,明确需求和创造需求,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与产品。了解需求是“互联网+养老”时代养老项目面临的挑战。挑战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整合数字化后,我们进入“互联网+”的高速信息发展时代,政府、养老机构经营者、涉老企业已经在开创新的适应现代老人需求的服务环境、养老服务方式和产品。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人在颐养天年的同时,不仅希望享受宁静的生活状态,也需要更多方便快捷的途径,供老人主动选择便捷、愉悦的服务。花钱买健康、买快乐正成为现代老人追求的时尚。三是养老项目如何在整合资源时,将运营、策划、设计、智能、营销、内控以及对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线上线下互动、快捷服务等内容有效整合到管理中,智慧养老实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求的提出者以老年人为主,但同时要了解多方需求,经过梳理后满足多方需求才能满足老年的需求。
二、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市场更加细化、有针对性,健康产品和服务越趋丰富。相比全国其他省市,黑龙江在老年医疗、健康服务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年四季分明,需求广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潜力巨大。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受到重视,商业保险公司的进入为老年健康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借助于“大数据”的老年健康服务更具针对性,能便捷地整合各类健康服务资源。随着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业被納入国家战略,必将刺激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老龄产业布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不过,黑龙江丰富的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尚未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目前,老年健康服务业无论是发展质量,还是发展规模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老年健康服务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相对于老年人健康消费需求来说,存在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存在落实困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已成为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中的突出问题。供给市场竞争不足,导致老年健康服务市场缺乏良性竞争,老年健康服务业发育迟缓。老年健康产品或服务标准的缺失,使得老年健康服务市场不够规范。
(一)良好的医疗卫生资源
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业必须依靠医疗卫生资源,而黑龙江在医疗卫生资源上具备良好的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据统计,2014年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人员5.54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81,419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77,807人。截至 2014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21,241家,编制床位开放总数达 202,225张。其中医院172,463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762张;全省医疗卫生人员212,469人,建立了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黑龙江省老年医院隶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第二医院南院,担负着老年人急诊医疗、急性后期康复、临终关怀、慢病管理和健康体检等任务。在老年病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方面成绩显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多家三级甲等医院附属康复医院和二级医院设有老年康复中心。另外,部分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康复护理中心能提供老年健康服务。
(二)良好的影响能力依托于充足的医疗卫生队伍、各大专院校及在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东北协同发展背景下,老年健康服务业更应成为协同发展的重点,独有的创新资源有利于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影响力,独有的纯绿色物产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业文化影响力,哈尔滨丰富的人才优势和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老年健康服务业创新和提升产业附加值,而频繁的国际交往有利于老年健康服务业扩大国际视野和开展国际老年健康服务业合作。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养老服务机构美丽花园也落在哈尔滨安康社会福利院、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海员医院等,他们多年来开办养老院,在管理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其他省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有许多团体和个人来参观访问,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三)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
自2014年相关政策出台后,养老机构、养老院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哈尔滨拥有较强竞争力的老年健康服务的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创业环境为相关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后,加大了对创业孵化基地的扶持力度,以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青年创业为导向,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小额信贷担保财政贴息及提供创业培训补贴等方式给予创业扶持。而且,哈尔滨科技人才和企业聚集,发达的互联网产业能够为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黑龙江省民政厅授予十家健康旅居养老示范基地,这极大地激发了各方面的资本及创新研发。老年健康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大力发展的产业领域。从政策环境来说,相关产业政策公开、透明,拥有较为公正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提升了政府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识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政府服务意识强。有关部门经常到各地调研指导工作。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相对透明和规范运行的工商、税收等政策也为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公平政策环境。
三、问题与挑战
黑龙江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创新、资源的整合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虽然民办医院的绝对数量高于公立医院,但实有床位数与公立医院差距很大,民办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的数量更是远低于公办医院。政府办医疗卫生资源仍占据绝对份额,且受体制和管理制度的限制,丰富的老年医疗服务资源优势并未得到盘活和有效开发。尚未形成公办医疗机构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上的协作或合作机制。社会各界普遍看好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但老年健康服务市场中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是老年养生保健、家庭照料服务等领域,而对经营主体资质有较高要求的老年医疗、康复服务领域的市场力量参与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当前社会资本积极寻求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老年健康服务业中的“点”不断增加,但各类老年健康资源整合的“面”仍显不足,老年健康产业链条并不完整,且处于松散状态。
(一)服务人才匮乏,服务标准缺失随着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从事老年健康服务业的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一是尽管拥有多所培养医疗服务人才的高等院校或医疗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培训基地,但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供需脱节,缺少针对老年健康服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导致专业服务人才供给不足;二是受老年健康服务业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偏低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流失率较高。由于缺少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导致政府监管乏力,出现监管盲区,进而容易出现老年健康服务市场的恶性竞争。老年健康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和法规依据,当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时往往难以维权,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将影响消费者对老年健康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空间布局不均,区域协同不足老年健康服务业空间布局不均衡,缺乏顶层设计。除老年医疗卫生领域外,大部分老年健康服务企业规模小且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则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整合引导、协调和整合相关资源。目前,优质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于哈、齐、牡、佳等城区,其他区县老年健康服务资源明显不足,人口分布与健康服务资源之间不相匹配。老年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不足,受制于土地空间和人力成本,产业链條并不完整,尚未充分显现出应有的规模效应,创新研发实力薄弱,产业布局分散。
(三)政策落实困难,制度建设滞后近年来,国家和黑龙江省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和意见,为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指明了方向,也给予了市场信心。但是由于老年健康服务业涉及面广,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由于缺少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因政策触及相关部门既得利益而造成沟通不畅,甚至消极对待,诸多优惠举措却在实践中面临难以“落地生根”的尴尬境地。老年健康服务业为新兴产业,相对来说,存在相关政策立法滞后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问题,且容易导致政府监管中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政府职责范围界定不清、监管主体不明,容易导致监管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制度建设滞后也会造成已出台实施的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另外,还存在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配套政策缺失问题[2]。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发展目标
1.短期目标。到2022年,完成合理的老年健康服务业规划布局:初步建成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老年健康服务业网络平台,探索公共医疗资源与市场健康服务资源的共享机制;制定并完善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工商、税务、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的奖励制度。
2.中期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合理的老年健康服务业空间布局和老年健康服务业集群;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大幅增长,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建成老年健康服务业网络平台,各类老年健康服务资源的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衔接。
3.长期目标。到2030年,形成在东北区域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的老年健康服务业集群;老年健康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显著的经济产出和社会效果;形成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地区品质和品牌,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二)放宽市场准入
1.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专业化发展,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引导外资投向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护理服务及心理健康服务等医疗卫生领域;建立政府“负面清单模式”,赋予市场主体更充分地参与老年健康服务业资源配置和经营活动的资格;在确保相关专业资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改革企业工商登记制度,大力减少前置审批,促进市场主体便捷经营;除了前置性的审批监管外,要通过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老年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多方位有效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业黑名单制度。
2.完善市场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健康服务供给;营造公平的老年健康服务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信心;通过税收减免、直接财政投入或补贴降低老年健康服务业的运营成本,对提供老年健康服务的老年医院、护理和康复机构提供适当的资金补助。对公益性质较强的老年健康服务企业或组织,根据其经营面积、设施功能等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建设经费补助和床位补助;通过政府的购买或补贴,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健康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自愿互助与个人经营相结合的多元化老年健康服务业格局。
(三)突出重点任务
1.大力发展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充分利用拥有的医疗资源、人才优势等条件,大力发展老年医疗机构。引导和鼓励老年医院和开设老年病专科的医疗机构开办分支诊疗机构或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基层公办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老年医疗机构或增加老年医疗服务业务,鼓励部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转型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3];支持企业、投资机构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投资老年医院、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及老年健康管理机构;鼓励外资参与创办高端老年医疗机构,或中外合资、合作兴办老年医疗机构;落实对非公立老年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的政策,推进医养结合。
2.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水平。建立由政府主导并统一管理的老年健康管理信息中心,整合现有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健康咨询机构所采集的老年健康信息,建立健康信息监控制度。建立与医疗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险体系的对接机制,充分利用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的作用,使之成为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支撑;引导健康管理和体检机构丰富服务内容,提髙服务水平,开展连锁经营。支持体检机构向健康管理机构转变,开展老年慢性病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加快发展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辅导机构;鼓励个体全科医生或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针对老年人群的家庭医生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成立老年健康中医保健管理或咨询机构,鼓励中医老字号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打造中医保健服务品牌;发挥老年健康协会或联盟的协调整合作用,打造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产业链。
3.营造老年健康产业区域。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总体经济圈,坚持创新驱动和髙端引领,引导各类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向远郊区县、周边地区布局。鼓励有条件的老年医疗机构创建国家级医学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国际医疗服务区健康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和发展,引导健康产业园对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使健康产业园区成为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业集群;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兴办老年健康服务体验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老年健康服务品牌,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对接周边区域老年健康服务规划,落实老年健康服务协同发展,缓解医疗服务压力。
4.搭建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分层管理、无缝衔接”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基于该网络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慢病防控等,并根据病情程度实施逐级转诊和医疗[4]。由养老产业协会牵头组建老年健康服务业产业联盟,依托产业联盟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技术推广应用和管理模式创新。鼓励“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促进老年健康软件开发、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基于老年人健康“大数据”的智能健康信息服務平台,加强数据挖掘利用,完善其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5]尽快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一体化运行和管理机制。建立老年健康及服务异地信息化对接机制,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效率和便携性。积极促进非正式和正式支持系统之间在老龄人口健康保障方面的有效合作。[6]
5.破除人才不足瓶颈。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健康服务相关学科专业,大力开展老年医学、老年照护、老年心理、老年事业管理领域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开展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探索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组织有实力的老年医院、医学院校等机构参与编写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教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展老年健康职业教育;规范老年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资质认定,鼓励多途径、多元化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和合理劳动报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资历评定和奖励制度,扩展职业发展空间。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加大对老年健康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强化绩效激励,合理补偿项目承担单位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结合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积极吸纳人才。基于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业需求,积极吸纳各类人才,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依托医学院校优势,加大协同创新,为企业开展针对老年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补贴。
(四)强化区域协作
在协同发展背景下,统筹考虑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通过老年健康服务业优势互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创区域老年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应充分利用本土在创新能力、自然资源、人力成本等方面各具的比较优势,借力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在老年健康服务业上的分工与协作,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辐射力。以调整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稳定医疗服务供给为保障性前提[7]。抓住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对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合理布局规划,基于现有健康产业基础和分布特征,优化老年医疗资源空间布局,构建髙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引领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整合老年健康服务业资源。同时,加强在医疗卫生政策上的衔接。[8]
(五)强化政府监管
政府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针对老年健康服务业的管理办法或地方法规。尤其是要加强老年健康管理和中医养生保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监管,促进相关服务业态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保障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对老年群体健康信息的获取、老年人健康消费指导、老年健康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借助社区力量,通过现场咨询、设立宣传栏等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积极传播老年健康常识、医药健康知识及老年消费维权建议等信息。提升老年人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辨别老年健康服务产品的能力,帮助老年人掌握健康消费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卫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鼓励发明创造,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维护医疗卫生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尽快制定用以规范老年健康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发展好老年健康服务业是民生大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家庭的福祉及老人的福指,是一个社会是否安定,一个政府有没有执政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我们应尽全力做好老年健康服务业,保障老年人有个健康、快乐的晚年,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胡鞍钢. 中国人口老龄化:健康不安全及应对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3):73-78.
[2]张冉燃. “分层管理、无缝衔接”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J].瞭望,2010,(13):24.
[3]胡琳琳,胡鞍钢.中国如何构建老年健康保障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6):22-29,138.
[4]周绍斌. 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J].社会主义研究,2007,(2):70-72.
[5]张冬妮,艾育华,孙瑶,李文源. 构建居家老年健康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1):1887-1889.
[6]孙瑶,李文源,艾育华,张冬妮,刘永军. 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0):1164-1166,1171.
[7]郭飏,尚少梅. 我国社区失能老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15):3341-3343.
[8]王璇,袁宝石,李月,王丽娜,韩布新. 北京市社区无社会保障老年女性居民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5,(5):577-581.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