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6年玉林市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分析

2019-08-31杨栋伍晓梅高辉邓燕艺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
关键词:病原学

杨栋 伍晓梅 高辉 邓燕艺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痛原学特点,为防治重症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手足口病的一般资料及病原学检测结果,从年度、年龄、分期及死亡病例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痛原学特点。结果:重症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要病原,EV71 57.660%,好发年龄1~3岁(72 8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EV71 80.85%,死亡病例病原均为EV71,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非CoxA16)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增多。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痛原以EV71为主,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增多,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EV71

Analysis of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Yulin from 2014 t0 2016Yang Dong. Wu Xiaomei. Gao Hui.Deng Yanyi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Methods:We collected common data,etiological test rustlts of severehand-fooc-mouth disease and analyzed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form year,age,stage.deaths.Results EV71 was the main pathogen for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accouting for 57.66%).The age distribucion wasmainly in 1~3 vears old(accouting for 72.8l%).Of the critical hand-foot-mouth disease.the EVA71 occursed 80.85% and thedeath cases occursed lOO%.Infected with non-EV7l.non-Cox A16 in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was growing.Conclusions:EV71 is the main pathogen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lnfected with non-EV7l.non- Cox A16 in severehand-foot-mouth disease was growing,so we should attach more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Etiology;EV7 l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白2008年在安徽阜阳暴发流行以来,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国儿童常见传染病。本地区白2008年起每年亦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口病的流行。多数为轻症病例,预后良好,少部分为重症病例。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可出现脑干脑炎、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我院是广西玉林地区手足口病治疗定点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40例,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重症于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阳性患儿640例,男410例,女230例,其中重型546例,危重型94例,死亡11例。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采用卫牛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重型和危重型诊断标准[1-2]。

病原学检测:采集患儿肛拭子,送检验科,应用于足口病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各年龄段病原学情况:重症于足口病多见于1~3岁f72.81%),该年龄段以EV71多见(58.58%)。l岁以下以通用型肠道病毒多见(64.79%),无CoxA16。3岁以上以EV71多见f68.93%)。各年龄段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71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多(X2=20.179,P=O.OOO).EV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X2=25.400,P=O.OOO),见表l。

2014-2016年各年度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各年度病原构成差异较大。2014年以EV71为主(85.11%),2015、2016年通用型肠道病毒增多,分别为69.40%、40.15%。重症病例较少CoxA16。 各年度之间EV71(X2=115.149. P=O.OO01及EV(X2=115.149,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病原学情况:重型病例546例,危重型病例94例。重型病例、危重型病例EV71分别占53.66%、80.85%。危重型病例病原无CoxA16。危重型EV71更多见(X2=24.281,P=O.OOO),见表3。

死亡病例病原学情况:死亡病例11

例,男6例,女5例,1~2岁4例,2-3岁7例,病原均为EV71。

讨论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有EV71、CoxA16。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发病年龄可早至新生儿期[3],部分患者无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隐性感染者已成为重要传染源[4]。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与人群的相关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较高水平的EV71母传抗体对儿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作用逐步下降,一般12个月龄后逐渐消失,12~36个月龄成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5]。故不难理解,本报道中,重症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是1-3岁,l岁以下重症手足口病减少,l岁以下重症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通用型较多见,这可能与母传EV71抗体水平有一定关系。重症病例的发生除与人体免疫状态有关外,也与病毒的载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加,人体的免疫机制逐渐完善,EV71感染相比其他肠道病毒而言更易出现重症。1~3岁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本报道显示2014-2016年本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为EV71(57.66%),但各年度之间存在差异。2014-2016年EV71分别占85.11%、30.05%,57.25%,而西安市2013-2015年重症手足口病中EV71分别占35.03%、78.17%、46.04%[6],可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行的优势病毒菌株存在差异。EV71具有嗜神经性,可引起脑干脑炎、心肺功能衰竭,这是重症于足口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重症于足口病进展快,可在数小时至l~2d内南重型转为危重型,甚至死亡,故应早期识别,及时有效治疗。危重型组EV71 80.85%,死亡组均为EV71,故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病情更凶险。死亡组年龄1-3岁,与重症于足口病好发年龄相对应,与张东文等报道一致[7]。

杨芳等报道2008-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中EV71 81.75%[5],CoxA16 4.52%,其他肠道病毒13.73%,与本地区2014年重症于足口病病原构成相似(EV71 85.11%、CoxA16 3.72%、EV11.17%),但2015年、2016年病原构成不同,肠道病毒通用型增多,提示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于足口病增多,余钧池等及郭正梅等报道均显示重症于足口病病原中其他肠道病毒占较大比例[9-10]。郑伟华等研究发现,通用型与EV71所致重症于足口病均具有嗜神经性,两者的发病及病理特点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疾病发展规律仍存在差异[l]。随着EV71疫苗的应用,其他肠道病毒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比例将更显著。目前发现,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共有20多种,但临床中较少对其他肠道病毒进一步分型,随着病原学的变迁,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越来越受到关注[12]。不同肠道病毒的共同流行和混合感染可出现基因交换形成新的重组病毒[13],这给予足口病防控带来困难。因此应加强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本地区重症于足口病防控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J].生部.手足口诊疗指南(2010年版)[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2] 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l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6):675-678.

[3]周高枫,王红梅,田树凤,等新生儿手足口病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11):857-859.

[4] 刘颖丽,纪颖,于蕾,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的研究概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2):1480-1482.

[5] 张红军,姜仁杰,陈树霞,等盐城市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及母传抗体降低易感儿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40-642.

[6] 李江博,闫永平,蔡正华,等.2013-2015年西安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及病原学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7,33(18):2515-25 17

[7] 张东文,孙良,万俊峰.519例手足口病重症 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5.21(2):105-107.

[8] 杨芳,于石成,张菊英,等.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11):888-893.

[9] 余钧池,黄萍胨柳军.2013-2016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7):2377-2379.

[10] 郭正梅速丽媛,杨才彬,等.2011-2014年成都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2):1499-1502.

[11] 郑伟华,李雄,欧维琳,等通用型肠道病毒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分析[J].广西医学,2016.39(6):772-775.

[12] 李静,張婷,邹文菁,等2016年湖北省部分地区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谱及柯萨奇病毒A6型和AlO型基因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6):462-466.

[13] 姚昕.肠道病毒71型基因重组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3):433-436.

猜你喜欢

病原学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肉牛沙门氏菌病病原学、发病及诊断技术研究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2012-2016年北京市密云区麻疹病原学监测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神经外科术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素及病原学特性分析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2例病原学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