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的高校教改探索
2019-08-30刘伟群
刘伟群
高校教育是培养以“学术大师、行业翘楚、管理精英”为代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人才的质量和就业情况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开展高校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解决就业这一问题,而且有利于督促高校提高教育水平。本文就针对于此,探讨高校教育如何采取措施来推动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的高校教学活动。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2009年增加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生培养结构调整,我国研究生毕业数量不断创新高,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38万人,2018年中国应届研究生毕业人数可达约50万人。自2013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以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含32所“985工程”高校)连续发布了两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明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十九大以来,在教育方面十九大精神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与毕业生就业质量,努力培养以“学术大师、行业翘楚、管理精英”为代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为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等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上种种均说明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视性。这给各大高校在教学上敲响了警钟,教学改进似乎迫在眉睫。
因此,了解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依托进行高校的教学改进,这为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本文在近四年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改措施的探索和研究。
2 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现状及分析
2.1 近四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率为96.77%,其中签约率87.65%。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我校2017届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7.78%。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我校2016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5.22%。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我校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5.17%,其中签约率88.95%。
2.2 近四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近四年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容乐观。只有2017年就业率有所上升,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到2018年就业率有明显下滑。这表明高校教学并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完全适应外界冲击。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2.1 硕士研究生导师就业责任人作用不明显
一方面,导师在推动硕士研究生就业方面体现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由于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课题组具体事务存在“冲突”,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而导师希望硕士研究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多出科研成果。在这种矛盾下,导师存在仅仅重视自己的科研任务,而轻视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思想误区,导师的特殊优势和独特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研究生就业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缺乏考核评价、表彰奖励和督导检查机制。导师的招生指标没有与研究生就业率挂钩、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关联、与导师的科研任务和水平联动,没有形成约束机制的导师负责制难以推进和落实。
2.2.2 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未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
一方面,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象是应届毕业研究生,未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并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部分研究生就业工作者和研究生本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多认为就业只是毕业时需要考虑的事情,忽视了职业目标设定、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选择的过程性和阶段性。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就业难背景下,就业工作相当于毕业时办理就业手续的被动模式早已不适应当下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养环节疏于管理。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引导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有一年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3 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开展高校教改的要求分析
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硕士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推动高校教改是符合整体的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需要在一定要求的基础上来予以开展。为此,这一小节主要对这方面的内容予以明确,从而为后续的探讨奠定基础。
3.1 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
在现如今的研究生教学中,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是被忽视的部分。研究生课程老师大多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并且大多数研究生导师也并不注重课程的学习,他们认为课程学习并不重要,课题组的项目工作更为重要。这样就会导致硕士研究生们忽略课程学习,而是直接开展课题组的相关工作,没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若以硕士生就业情况为依托开展高校教改,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课题组的相关工作,而且也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需求,将这两方面予以有效落实的话,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在开展高校教改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就业需求,以此来推动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与社会(行业)大环境结合是高校教改开展中要遵循的另一大重要目标,只有将高校教学内容与社会(行业)大环境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3.2 改变以往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整体发展
尽管高校教改对于整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改革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受到多个方面的阻碍因素,影响着高校教改活动得到顺利开展,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现代的高校研究生教学中,往往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是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并没有将这些知识点与行业大环境相结合。尽管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起到主要作用,但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该方向的思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懂的东西多,但是自己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很多,进一步造成就业难的问题。第二,教师采用的教學方法不仅呈现单一化、落后化的特点,而且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未从就业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影响整体发展。
4 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推动高校教改的措施探讨
高校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日后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今后就业所在相关行业的实际运用能力,由此可见,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如何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推动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的高校教学改革活动呢?这一节就针对于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通过对此的探讨,能够为实际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高校教学为社会培养更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
4.1 建立专业、对应的课程模块,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活动,第一步在于构建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以能力为立足的课程模块,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此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活动得到良好开展。首先,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现有观点,学术研究固然重要,但打好良好的学术基础也是很有必要的。其次,高校教育的核心在于给社会各个行业输送人才,在设置专业方面的课程时不仅要遵循这一核心,而且也要从行业大环境的需求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将“按部就班型”的高校教学向“应用型”的教学转变,以此来构建职业综合性课程,从而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在日后的就业中,企业衡量应聘人才的标准之一体现在是否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没有按时完成的学生将会遭受惩罚,以此来发挥监督以及督促的作用。
4.2 强化实践技能的操作
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活动,第二步在于强化实践技能的操作,在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光有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理论能够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作用,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又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高校研究生教学活动开展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方式和制定的目标应当有所区别,需要教师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来进行教学和引导。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将学校里的学生输送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之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切实的锻炼,明确自己的不足,从而充分利用剩下来的学校时光充實自己。
4.3 多个角度入手,实施研究生多元化能力考核
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来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活动,第三步在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实施研究生多元化能力考核,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后的社会发中得以更好地就业。无论是在哪一阶段的教学中,单一化的教学标准往往占据着主导位置,现阶段紧紧依靠这一衡量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从单一化教学逐步向应用能力的多元化教学转变,从课程学习、课题理论研究、设计实验平台、实际操作、与企业合作实习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来进行综合的考评,从而促进学生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除能力的培养之外,素质的培养也非常关键,毕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高能力、低素质的人员不在少数。因此,需要在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有效、全面的评价,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
5 结束语
高校人才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各行业人才,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各个方面技术人才的场所,需要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坚持以硕士生就业情况为依托的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本文针对于此,从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开展高校教学活动的教学要求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依托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措施,希望通过上述论点的探讨,促进高校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致谢:本文受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项目的资助,感谢该项目的信任与支持。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