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打造微课精品
2019-08-30邓秋萍
邓秋萍
“工匠精神”是这一时代的热词,普遍适用在各个工作领域。微课是适应数字时代新的学习需求的产物,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要设计制作出优质的微课资源,离不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从纪录片到媒体报道,到写进《政府报告》,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有人总结为,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在工作或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踏实专注的职业气质和追求完美的个人品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制造业、手工艺生产中,在各个工作领域普遍适用。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广东佛山微课创始人胡铁生于2013年提出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风生水起,“微时代”也深刻影响了教育,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源形态和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也是目前职业院校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大量的实践证明,要设计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满足“微时代”学习者的需要,离不开“工匠精神”。
1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工匠们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严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坚持不懈,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断改善工艺,反复改进产品,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等特点,让人面目一新。但在实际制作时,我们不能因为微课形式上的“微”而简单、马虎地对待。中国自古就有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差不多”往往就会“差很多”。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是其外在特征,课,才是其本质特征。”制作微课的基本流程为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等,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实施环节都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待。例如: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所选主题是否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或热门的疑点、考点问题,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来表达,能否在5-8分钟内讲透等,这些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再如课件的制作,PPT设计的片头如何能新颖、快速地切入课题,核心内容的设计如何体现启发性、知识性、系统性,字体与与背景色如何搭配等;还有后期制作,时间是否掐的准,音量、色彩如何调节,采用什么样的视频尺寸、格式等。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强调:“所谓微课,微到极致才是经典。所有的微课制作环节,都必须经过开发者的深入学习和逐一研究实践,选准课题,精选内容,优化资源,合理结构,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反复推敲,仔细斟酌,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才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精致完美,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形成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
2 更新理念,创新设计。
“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真正的工匠精神渴求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的匠人,在传承中创新才能成就一流的作品。
微课是一段5-8分钟的教学视频,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要将所涉及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浓缩其中,既要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又要讲清、讲透知识点,核心在内容,关键在创意。创意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可以适度提高微课的表达效果,但微课最主要的创新点在于教学策略的运用,创意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微课的内涵与灵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必须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出发,学会微课教学设计的脚本化设计策略,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等精确控制,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精选优化;对制作的微课反复演练、修改完善,确保主线清晰、语言精练、过程简明、环节完整;对录制好的微课进行后期制作,通过剪接与美化去除瑕疵,保持内容连贯,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使制作的微课既要有“微”的外表,又要有“精”的实质,成为“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時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优质微课。在微课制作中,大批的基层教师既是创新的构思者,也是创新的践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以不断地提高。
3 团队协作,打造精品。
人无完人,但一个团队可以完美。优秀的工匠并不只是“各扫门前雪”,他们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也讲求分工协作,相互提醒,相互补位。工匠精神也并非是手工至尊,庖丁解牛的典故诠释的是传统的“手工匠”精神,现代化工匠精神更需要人技共进,小至瑞士手表,大至波音飞机,都是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技术相得益彰的结晶。
微课制作的对象基本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专业课老师,他们的特长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而一节完整的微课制作,包含选题、设计、制作、录制、编辑等多个环节,不光涉及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与艺术,还涉及到信息技术、审美观等其他方面的技能,每个环节都不是靠独立一人的精雕细琢就能完成的。俗话说:“众人拾材火焰高。”要使制作的微课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完美呈现,要靠同学科和信息技术等教师、甚至专家的支持与帮助才能协同完成。例如微教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等,需要在反复的演练中,经同学科教师反复论证、修改而不断加以完善;微课件的制作,模板的设计、视频、动画的编辑、画面的排版等,需要信息技术以及具有审美眼光的教师的加入;脚本设计中,场景、对应讲稿、媒体形式、字幕设置等设计,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视频录制中,个人形象的设计、肢体语言的表达、录播系统的操作、录制软件的运用、以及后期的剪接制作等,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协作。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各尽其能,制作出的微课才能更专业、更完美。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现实需要“工匠精神”。与丝绸打交道整整45年的李德喜说:“把心沉下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总有收获。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钻研精神,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一个好的微课需要有恰当的主题、创新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讲解,以及优质的视频,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微课虽微, 但大有可为。只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创新设计、团队协作,才能制作出微课的精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