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9-08-30代玲
代玲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计算作为数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成为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此,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核心能力,同时也是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基础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解决。
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仍然延续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模式进行灌输式教学,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与“人文教育”理念相悖;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单纯的锻炼学生计算能力,忽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淹没在无尽的题海当中,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巨大压力,而且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缺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学计算毫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无用、多余的感觉,从而降低教学效率。
2 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策略
2.1 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字感知
在小学生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培养学生数字感知,才能更好的进行数学计算,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学校组织学生们春游,整个年级的学生一共有164人,每辆大巴车可以乘坐41人,请问需要多少辆大巴车?”通过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分析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是谁,从而培养学生数感,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2 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往往注意力来的快去得也快,教师就要根据其特点,为其设置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接龙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题的接力赛,将班级学生按照排或者列的形式分成相应的小组,每个小组布置100道计算题,每个同学10道,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一直到最后一名同学为止,最后由教师进行统计,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准确率又高。相信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会更加乐于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3 传授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与其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不如为学生传授计算方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好多学生在计算中失误,很大原因是没有养一个严谨、认真的计算习惯。对此,需要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着重“计算三步走”:首先,计算前的习惯,包括审题、抄写和运用运算定律,学生遇到计算题不要急于下笔计算,而是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出错几率;其次,计算中的习惯,主要是计算过程中的演算、抄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需要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最后是验算习惯,学生在计算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验算,可以是重新计算一遍,也可以采用计算结果代入的形式,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4 加强计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无处不在,小到我们日常的买卖,大到国家的科技,无处不渗透着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生活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利用数学计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生活化问题“小明和妈妈去买菜,妈妈手里拿了一张10元、一张20元和两张5元,买菜花了18元,请问妈妈该如何付款给卖菜的阿姨?你有几种不同的付款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学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从中分析有几种不同的付款方法。以此既可以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加强数学计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计算的用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學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学生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锻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希望教师可以在日常计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字感知、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授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且加强计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计算、了解计算、从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盘锦光正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