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探讨

2019-08-30谢国旗

知识文库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个性化理念家长

谢国旗

新时代,仅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显然背离了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更加注重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以加强教师个性化教育理念培训和开展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活动为抓手,着力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形成个性化的能力,进而达成素质教育总体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按部就班地打造着守规矩又听话的好学生,小学教育教学更是视“听话”的孩子为好学生广树榜样,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告诫下记住了“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才有糖吃。于是,在家里家长包办一切,在学校老师统统负责,孩子们就是机器,无需有个性,只要接爱灌输即可。没有个性,孩子们何以有创新精神,没有孩子们独立的个性发展,他们何以负重前行,国家发展,民族进步需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助力孩子们个性化成长。下面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孩子们个性化成长,谈一几点拙点,与同仁共勉。

1 以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好心人”帮助未破茧的蝴蝶挣脱束缚,蝶儿因个体未受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个性化发展而体弱多病地活了一段时间,终因无法抵御大自然的选择不久即死去了。“好心人”因为不懂得蝶儿需要个性化的发展才能锻炼成才,以至于帮了倒忙。教师没有不爱学生的,若仍然坚守传统手把手教的教育理念,必将给学生“帮倒忙”,使得孩子们终将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须深刻认识到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形成制度等手段促进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即放手让孩们子自由的成长,教师只起引导者作用,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爱热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为主的人文素养上面,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1.1 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培训。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学校硬件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教师教学理念现代化工作仍然步伐遲缓,年轻教师还稍好些,尤为年长的教师教学思维陈旧,要么照本宣科方法生硬,浅尝辄止;要么满堂灌输生怕学生学得不够深、不够多;要么……以至于孩子们无法抵御社会的选择,而老师呢?他们自感很冤枉地成了那位“好心人”。课堂上这样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公开课,教者精确设定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真可谓是环环相扣,步步闪亮。指名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思维暂时“卡”了壳,教者便果断“换人”,替换者的理想答案让教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又一环节,学生集体思维“偏轨”,教者不等学生说明“偏轨”的道理便急不可耐地抛出了“标准答案”……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引导的关键年龄阶段,每个孩子的个性好比一片树叶,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因此,学校应着力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理念培训班、邀请教育专家或知名教师来学校开展教育理念座谈会、讲示范课等、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最新的教育理念视频讲座,通过多措并举加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培训,进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孩子们个性化发展。

1.2 将学生个性化培养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肩负着统筹推进教师科学地教学和学生有效地学习的重任。教师能否以个性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引,对学生开展个性的教学,需要学校以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须围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来实施课堂教学,通过教师放手让孩子们动手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想象,敢于大胆的进行思维创新,进而有效促进孩子们的性化发展。

(1)加强教师工作指导,协助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计划。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管理需更多的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个性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应以制度的形式规范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语言、方法和手段等,尤其要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指导和协助班主任教师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精心设计班级的各项活动,将写作、绘画、器乐、剪纸、书法、手工制作、舞蹈等具有个性化的素质培养纳入班级活动计划,并充分发挥班主任协调各学科教师的纽带作用,由班主任征得课任教师的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全部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针有效有序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长抓不懈循序渐进促进工作实效的提升。通过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两方面进行学生培养工作规范指导、监督,促进全体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管理目标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加强教师工作的创新指导,探寻更加适合学生个性个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随时对原教学计划进行完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个性培养效益。

(2)完善教师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传统的小学教师考核制定多以班级或学生取得的成绩来考核教师工作的成效,而对于学生的评价更是单纯的“以分论英雄”。显然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考核制度已严重桎梏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应从学校长远发展,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角度对学校的整体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现代化”更新完善,改变传统教师的考核只由学校单一进行,学生评价只由所谓的主科分数决定的模式,而是将教师的考核变为学校和学生来进行,对学生的评价由“语数外”和“音体美”多方面来决定,这样就较好地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纳入了考评体系,这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

2 学校与家长默契配合开展个性化教育

推动和促进孩子们个性化发展需要取得家长的密切密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将引导家长放弃“唯分论英雄”的错误观点纳入进来,争取家长配合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进而老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孩子们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尽情地说自己想说的……尽情地成长为自己想要的。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家长对孩子们个性发展的认识,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但不知如何引导,同时跟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风疯狂地打造完美的“天才”。例如,双休日,许多家长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的驱使下,放下手头上似乎也很重要的工作,领着年幼的孩子不停奔波,穿梭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小“艺术家”诞生了,他们显示出超越这个年龄的成熟和稳重,登台献艺,穿着成人化的服装、唱着成人的歌曲、做着成人化的动作……被冠以“神童”“天才”的美名。其实,这些“才艺”并不符合孩子们的个性,因为不喜欢,他们自然不想成为所谓的天才或神童,他们要的是尽情地发挥个性、展现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快乐成长。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步调一致地依着学生的个性喜好,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为着力点,促进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个性化地发展。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来一同参加特色校本活动,这样家长可以被孩子们的另一种风采所感动,意识到不能只片面地注重分数,应与学校一同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确,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绝不能像工业那样,一刀切地批量生产,迅速出炉。教育有着很长的周期性,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我们要让孩子们有自己的“行走姿态”,以包容的教育促进快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曹坊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理念家长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家长错了
用心处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