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2019-08-30李耀乾
李耀乾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的实际应用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图形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计算的重要性,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为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很多同学在做练习、做作业时、质量测试时都或多或少的有计算上的错误,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了,计算的数字变大、计算方法变得复杂、计算量也在加大,学生的计算作业也就做得更差了。那么,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使计算变得更加得准确?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1 计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上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如把运算符号看错了:加号看成乘号,除号看成减号或把数字抄错了等。
2)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还有的是算对了结果却写错。如计算4×2.5时,学生把其计算结果为100,主要问题是把小数点看漏或把积没缩小10倍。
3)竖式中数位或小数点对不齐、把小数当作乘法计算。如计算1.26+0.4时,有个别中下计算结果为1.3,计算时把6和4对齐相加。
4)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错误。如15.7+15÷0.8时,先15.7+15等。
5)计算方法混淆,模棱两可。如4.6+5.4=1,原因是列竖式计算结果是100,写小数点时按乘法方法,小数点移动两位,结果就是1。
6)对乘法口诀不熟,因而计算时出错。如三四十四、三九二十八等。
7)缺反思,检查。绝大部分学生当算出题目的答案后就完事了,而不去反思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合理。其实很多题目的答案学生只需用学过的知识反思一下就可知道结果是否正确。如,123×0.95,有学生算出的答案是127.85,这时如果学生能反思: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乘得的积应该比原数小。那么他就知道他的答案是否正确了。
2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建议
2.1 让数学计算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不同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历阅比较浅,空间思维能力狭窄,在计算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困难。在教学中,要重视把计算生活化,常常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联系玩游戏、制造故事情节、媒体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
2)借助生活经验,探索计算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学算理常常是我们感到头痛的事情,我们不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计算“3.2×4”时,学生就可以结合平时到市场买水果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思考:妈妈想买香蕉回家吃,了解了香蕉每千克3.2元,妈妈想购买4千克,需要多少钱。可以想:1千克3.2元,有4个3.2,可以用3.2+3.2+3.2+3.2=12.8,最后就运用乘法来解决。像这样,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撑,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也经过一翻梳理和提炼,上升为不同的计算策略,真正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2.2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优化小学生计算速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灵活运用运算定律,避免盲目简算。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确,这种题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有些学生受到数字干扰,一看到要求就盲目地进行简算,结果出现如下的错误:
2)利用迁移规律,优化小学生计算速度。新旧知识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思维过程,需要以适当的知识点作支撑,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渗透了学法指导,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2.3 练习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
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的结合,没有练习激活不了逻辑思维能力,形不成技能。计算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题型是变式的,内容是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你问我答、小组比赛……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的持久性。在练习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综上,平时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中下生的计算能力训练,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出现的易错题、混淆题要通过对比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务求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三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