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究与思考
2019-08-30文斯
文斯
“文化”,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影响着人的意识和思想,且具备民族性和世界性。一个国家的文化想立足于世界前列,确立自身的文化地位,就必须突显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全球各种文化撞击、交融的时代背景和状态之中,如何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突显文化民族性,引导学生在茫茫的文化思潮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帮助他们明是非,辨方向,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既是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心。
1 文化育人的特点和优势
文化是制约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数之一,并通过特定的功能反作用于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离不开对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自信。
西方中世纪以基督教思想进行文化育人。这一时期基督教占据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文化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基督教文化的精神主流是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博爱的精神,禁欲主义以及骑士精神,其主要依靠教会这个载体进行宣传和传播,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等,这些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中世纪教会,目前已成为现代大学。这些学校将基督教文化的这个血液注入西方文化的身躯之中,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和国家的意识形态。
我国儒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甚深,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积极进取的理性态度,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天下为公的和谐思想,和而不同的包容气度,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躬行实干的人格作风,重义轻利的仁义风度。儒家文化通过这些思想和路径进行着传承,使得中华文明、文化得到延续,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人们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准则,进而成为中国古代教育考试的选拔机制和用人标准。
可见,国家的文化发展与教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两者的合力能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对国家的发展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复杂且特殊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并且渗透于民族意识和行为之中的。这种世代传递下来,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体系一直延续到现在,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所映射出的文化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魂。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主要倡导伦理学,而以“德”、“仁”、“義”、“礼”为核心的道德教化思想,又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内容,这种结构模式使它呈现出浓郁色彩,其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礼记》、《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的功效是不容忽视的,执政者以儒家经典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方针,普通臣民会以此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确立伦理道德。
如今,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需要将这种育人功能以及由其体现出来的教育力已经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 探究与思考
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文化育人,形成办学特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学校是强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学校自身要具备肥沃的文化土壤。学校的文化品质格调是文化育人的前提条件,加强图书馆、展览馆、人文景点等的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隐性课程的优势和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我国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和力量,以此形成学校的办学品位和风格。
其次,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参与达到文化融入,努力探索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育人的有效性,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保障。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如学分互换、表彰奖励、升学推优等,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从而提高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
再次,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载体,懂得“正本清源”。作为育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甚至决定了受教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自信的认知程度。因此,德育教师及各科教师都要加强学习,增进专业相互了解,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一个丰富的交流平台。
同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占领文化价值观传播新阵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不断创新和发展,把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人才,更要懂得和明确培养人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漫长的,因此需要教育者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教育者需要引导、启发学生对社会中的种种文化思潮进行深入讨论和辨析,帮助他们明是非,辨方向。此外,教育者需要学会将文化自信的教育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进一步增强育人工作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去吸引、开导学生。既要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力量,也要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