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王大钦茂的三次迁都

2019-08-30董健

知识文库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文王渤海文化

董健

开元二十五年(737),渤海第三任国王大钦茂嗣位,改元大兴。大钦茂,武王大武艺之子。其在位期间,一改其父大武艺对外的武力征讨政策,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促进系列改革,使渤海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都得到了稳定长足的发展,而正是由于其积极推行文治,死后被谥为文王。

在大钦茂即位的第二年,唐玄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并且令其“永为藩屏,长保忠信,效节本朝,作范殊俗”。对渤海贵族子弟学习汉文化给予便利,允许他们入太学学习,允许渤海使者入唐参观访问,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渤海文化的发展。而大钦茂亦努力吸收中原文化,开元二十六年(738),文王大钦茂“遣使求写唐礼”,同时偃武修文、使渤海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为未来“海东盛国”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钦茂曾多次派遣侍子入唐,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丁未,大钦茂遣其弟大勖进朝唐,唐玄宗授予其左武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赐紫袍金带及帛一百疋,留唐宿卫。天宝二年(743)七月癸亥,大钦茂遣其弟蕃入朝,被授左领军卫员外大将军,留唐宿卫。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八月,大钦茂派其王子大贞干朝唐,请备宿卫。质子在唐学习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把渤海的音乐、歌舞等带入唐朝,促进了唐渤之间的文化交流。遣质子入唐,渤海明示了其对唐朝的忠心,而唐朝亦借此机会在渤海上层中培养出亲唐派。

1 三次迁都

在渤海229年的历史中,曾先后4次迁都,第一次由旧国迁都至中京,第二次由中京迁都至上京,第三次由上京迁都至东京,第四次由东京再迁回上京。而在这四次迁都当中,前三次都发生在文王大钦茂时期。

大约在天宝元年(742)至天宝四年(745)间,渤海首次迁都,此次迁都无疑首先是出于对渤海发展的考量。交通便利,中京显德府距东、西、南三京较旧都近一些,凭借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便于形成以中京为中心并辐射带动其他京城的全新的管理网络,这不仅加强了王都对地方的影响力,更运用便利的交通加强了全国各地的往来通信。地理环境良好,对比旧都,中京的地势较之更加开阔,适宜都城的进一步扩建,这也给整个渤海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京之地的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更是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的大力发展及此处丰富的矿物资源,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促进经济发展一直是文王大钦茂执政以来的重中之重。高王大祚荣与武王大武艺皆为雄才大略,以武功传世的国王,在位期间都致力于广开疆土,但在连年的征战之后,虽使得渤海疆域逐渐扩大,国势逐渐增强,同时也消耗了渤海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文王之所以采取文治治国之策,其中亦有与民修养生息之意,发展经济并稳固先祖们征战而得的广大疆域迫在眉睫。高王武王两代君王的开疆拓土,除了令渤海经济受损,还间接导致了朝中政局的失衡,征战则武官必然会被委以重任,而长此以往定会形成武官把持朝政的情形,这对文王休养生息的文治的推行造成的阻力十分巨大,而要想改变固有的势力分配,迁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大钦茂吸取了此前统治者的成功经验,迁都至中京,摆脱了武官阶层干涉朝政,稳固了渤海的统治基础。

天宝末年,渤海第二次迁都,从时间上来看,距首次迁都的时间并不算长,那么,文王何以舍弃中京显德府而选择了上京龙泉府呢?危机紧迫之感主要来自于中原,天宝十四年(755),唐朝爆发了为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此次叛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号称20万,于范阳起兵反唐。“安史之乱”改变了唐朝的东北政局,而正处于文治下的渤海国难免会受到影响。在这一巨大的变动之中,为了渤海国的稳定与发展,避免战火波及,大钦茂果断决定迁都至上京。当然,这也是在对上京的气候地理环境有所考察的基础上才选择迁都至此。上京龙泉府位于牡丹江中游,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农业很是发达。并且,其三面邻水形成天然的屏障,军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说,建都于此,易守难攻。

贞元元年(785),渤海第三次迁都,这是大钦茂时期的最后一次迁都,由上京龙泉府迁都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八连城)。此处是珲春唯一的无山之地,很适宜农业发展。对于此次迁都的原因,目前学界大都认同是渤海为便于与日本的往来而将都城移至日本海沿岸。此前大钦茂也曾多次东聘日本。并且出访日本的使团规模较大,其中規模最大的当属大兴四十三年(779),三百五十余渤海人及铁利人一道聘日。拂涅与铁利二部原属黑水联盟,但自开元二十九年(741)后便不再向唐朝朝贡,并于天宝五年(746)便随同渤海使团出访日本,从这可以推知拂涅与铁利二部在大钦茂统治的初期便已经归附渤海。这次迁都后渤海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商业更加活跃,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渤海的经济繁荣发展。

2 迁都的历史作用

渤海的迁都无论是对其自身发展而言还是对周边国家而言,无疑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下面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来说明。政治方面:对渤海国内部而言,迁都意味着利益集团的重新洗牌,因此可以有效控制旧有贵族势力的内部争斗,进而极大地巩固了王权,强化了中央集权。并且,渤海国不断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努力学习并吸收唐朝先进制度为己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最终确立以五京为核心的地方羁縻制度,以府卫为核心的军事制度,以三省六部十二司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制度。另外,渤海自身的强大及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亦带动了周边部族的封建化进程。

经济方面:都城即为一地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地依次为都无疑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渤海对各地其实行的是因地制宜的地域性开发。如在北部继续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在沿海发展交通运输业、造船业等产业。文化方面: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足而知礼仪。经济富足的渤海人,在三次迁都的过程中,亦不断学习吸收唐朝的先进文化。这从渤海都城所在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其文化与中原文化密切的相关性。渤海诗歌与渤海绘画,亦反映出渤海人较高的文化造诣。渤海人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更创造出自己的渤海文化,奠定了“海东盛国”的基础。

三次迁都是大钦茂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迁都促进了渤海政治发展的进程。上京、东京成为都城之时,一系列封建化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家治理由武治转为文治。迁都对渤海各城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渤海建有上京、中京、南京、东京、西京,称为五京。五京中, 中京、上京、东京都曾做过渤海国都城。上京为都约一百六十年左右,时间最长,在文王大钦茂死后其再度成为王都,直至渤海亡国,中间经历了成康时期的增修,大彝震时期“拟建宫阙”等大规模的扩建。中京、东京为都时间并不长,但其本身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成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迁都亦保障了渤海的国家安全,避免了中原战乱带来的影响。

大钦茂在位期间,渤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不仅对内实行文治,缓和社会矛盾,而且对外推行亲唐政策,积极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其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基础的较为完备的渤海国的中央统治机构,并建立了十卫制和三京府县制,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专治管理体制。其时见于史籍的有政堂省、中台省以及司宾寺、兵署寺等其他机构。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军事机构的构建,除设置大将军、将军、郎将、都尉外,还建立了品阶勋爵制度,如献可大夫、青绶大夫等,并设有如开国公、开国男等的爵号,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武官治国的局面。

大钦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多次遣使朝唐,其在位期间共遣使朝唐多达49次,其遣弟、遣子入唐宿卫,遣人至唐考察学习,这些作为顺应了当时渤海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唐朝的认可。唐玄宗时期,曾遣内侍前往渤海,册封大钦茂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宝应元年(762),唐代宗又晋封大钦茂为国王,加授检校太尉,累拜司空、太尉,渤海国也由渤海郡国升为渤海王国。唐朝册封“渤海国王”之称即始于此。大钦茂在位时期坚持恭谨事唐,定位渤唐关系为藩属与宗主国的关系,与唐朝往来密切。但是,在对唐朝的态度上,大钦茂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唐朝安史之乱之时,大钦茂出于本国利益着想,不仅果断做出迁都的决定,还中断了朝贡,婉言拒绝了出兵助唐讨伐叛乱的要求,并借唐朝在东北政治机构南撤之机,逐渐侵占了辽东地区。

貞元九年(793),大钦茂去世,在其当政的56年中,渤海国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内力图改制,与民休养生息;对外亲唐,学习先进制度与技术,使渤海的国家地位得以巩固,统治得以加强,开创了文治之盛世景象。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文王渤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价值连城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谁远谁近?
文王《诗经·大雅》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渤海国文化浅析
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