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结构及其活动特征的研究

2019-08-30B捷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口结构网球运动

� B捷

摘  要:本文依据体育人口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对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男性人数占总人数的1/3。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8-50岁,年轻人口是主要群体;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文化程度与收入呈正比。另外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参与者选择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在网球运动方面缺少专业的社会指导,杭州市网球场用地紧张,主城区场地少,参与者到网球场地距离较远,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消费水平与收入比例成正比。

关键词:网球运动  体育人口  人口结构  活动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b)-0183-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杭州市网协为了提高社会网球水平,每年都会承办各类比赛,号召热爱网球的人参与进来,一同感受网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通过检索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大都从体育人口结构,网球人口基本特征,网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没有对网球人口结构及活动特征有很深的剖析,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结构和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揭示杭州市网球人口结构,为杭州网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网球场、城北体育公园网球场、三维俱乐部、阳光网球俱乐部、沙漠绿洲网球俱乐部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体育人口”关键字共有3675篇,借鉴5篇;在活动特征方面的研究检索“活动特征”关键字共有11201篇,借鉴体育方面相关文献6篇,对相关网球发展,网球人口检索,借鉴6篇,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收集,进行深入剖析与学习。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网球人口结构特征的基本情况,是依托仇军关于中国体育人口的结构理论成果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社会职业特征四个维度;第二部分关于活动特征主要包括活动时间、空间、活动指导、消费结构五个维度构成。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结构及其活动特征问卷借鉴了赵方晔在太原市网球人口调查研究问卷,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特点及要求的针对性,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网球场,城北体育公园网球场,三维俱乐部,阳光网球俱乐部,沙漠绿洲网球俱乐部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采用Excel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对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结构

2.1.1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性别特征

性别是影响人们选择网球运动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性别的人在运动项目上所选择的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差异较大,其男性占61.1% 女性占38.9%。网球是一项室外运动,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对女性皮肤伤害较大,这可能导致女性选择网球项目的人数较男性少。

2.1.2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年龄特征

年龄是人口结构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年轻人热爱挑战刺激,新的事物,中老年人较为保守,会选择对身体伤害小且有益的运动。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7~28岁和29~50岁之间,这两个年龄段人群总和占总比例的78%。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网球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它区别于其他运动,不是常人所能接触到的,对于中年人来说,网球运动是有氧有运动中较为安全有趣的项目,隔网对抗,互相对打,有益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年龄段的人多数正处于工作事业发展期,在平日的高压环境下,他们更需要参与锻炼,增强体质。

2.1.3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学历特征

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参与体育消费的观念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网球人口与文化程度呈正比。主要集中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对体育越重视,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交友圈较为相似,其思想更前卫,对网球运动的发展接受性更强。

2.1.4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社会职业特征

评定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往往跟他的职业相挂钩,許多行为也就不受经济的限制。调查结果显示(表1)杭州市社会网球参与者中学生和教师,公司职员所占比例较高,商人参与网球运动的较少。从社会角度看,学生和教师,公司职员拥有较多时间及稳定的收入,这为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网球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接触过网球,大学里对网球产生新奇感,因此热爱这项运动,且杭州市各高校基本都有网球场,学生在校拥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参与网球的运动的频率也就不断提高。教师拥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稳定的工资,这两大条件充份的为教师参与网球活动提供了保障。

2.2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活动特征

2.2.1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动机特征

由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网球这项有氧运动被很多人所选择。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选择网球的原因是锻炼身体,娱乐消遣,减压放松。网球运动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跑动,挥拍,击球,脚步,手臂,身体的扭转,促进了人们的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据表2分析,众多运动项目中,网球能够成为他们的首选运动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网球是“贵族中的平民化运动,平民化中的贵族运动”。商人,政府人员工作繁忙,为了尽可能的参与体育锻炼,他们也会规定每周的1~2次固定时间段进行运动。定期请教练给自己,企业员工培训,内部组织友谊赛,外出同行交流。这也就是有部分人群选择通过社交学习网球的原因,通过运动认识朋友,扩大交际圈,改变工作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在办公室,会议室交谈工作。

2.2.2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空间特征

人们参与体育活动都会选择交通便利的场所。由于网球运动对场地有较高要求,并且它不是一项大众化运动,造地费用昂贵,所以杭州市网球场地较其他运动项目场地少。主城区网球场较少,临近居民点虽有场地但不多。据统计分析,80%的网球运动者参与锻炼都需花费十分钟以上的出行时间,从而得出杭州市网球场分布不集中,数量少,缺少良好的设施的结论。

2.2.3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活动指导特征

高校的网球选修课为热爱网球而不能承担较高网球课时费的人群提供了便利。据统计,65.5%的人在学校参与网球,在大学四年里接触网球,通过对墙打,同学对打,获得一定基础。

在指导方面差异明显,44.7%的人群会通过体育教师(教练)进行上课,这部分人中学生占大多数,拥有较好的资源,通过选修课,或是体育学院的必修课和专项课进行学习。24.2%的人群会选择自学,通过书籍,视频研究网球技术,模仿网球动作。拥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者会自行组织进行训练,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高校网球队学生,通过日常学校训练,比赛参与网球运动。

2.2.4 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消费结构特征

不同职业决定了收入差距的不同,收入的高低决定了对体育锻炼的选择。选择网球运动的参与者,都有较高的收入。分析得出,月收入为8000元及以上者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以看出选择网球运动的人群在社会上大多有良好的收入并且屬于中上阶层。高收入人群对网球的消费也有所承担。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每年都会在网球上消费3000元左右。多数女性会在服饰上消费较多,靓丽的网球服饰,也是驱动他们参与网球的客观因素之一。每年在中国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也会吸引一群社会网球爱好者购买门票一同前往观看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杭州市社会网球人口主要集中于高学历,中高收入人群。网球爱好者对体育运动,体育健康的认识较高,愿意在体育方面消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球运动。

(2)杭州网球场地建设与杭州社会经济发展不符,与品质之城不相适应。 杭州市网球场地较少,室内场馆数量少之又少。高昂的场地费,限制了网球运动爱好者长期的锻炼,增加了每月在网球上的消费。由此可见,杭州市网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入手,政府、企业要多多支持与帮助,增设场地,降低网球场的收费,为杭州市网球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3.2 建议

(1)增加主城区网球场的建设,特别是室内场馆的建设,为更多热爱网球运动者提供便利。用好现有的场地,提高高校网球场使用率,为周边热爱网球运动的人提供场地,提高高校网球文化运动氛围。

(2)邀请社会知名企业赞助一同组织举办多样化的网球活动,安排不同级别的技术水平的比赛,激发参与者的运动兴趣,使更多的企业,社会人群,网球爱好者参与进来,普及化推广杭州市网球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杰等.大连市网球人口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2] 陈颇.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社会人口结构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 仇军.体育人口概念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1):15.

[4] 张琦.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

[5] 汤国杰.社会分层视角下城市体育人口结构及活动特征的研究——以杭、宁、温三城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1185-1187.

[6] 苗治文,秦椿林.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6,(1):119-121.

猜你喜欢

人口结构网球运动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下的社会保险发展
浅析注意力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
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奥运效应效果研究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西安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实践性、协调性—谈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运用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