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诜山水画之荒寒意境探微

2019-08-30杨丰

书画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山水画

杨丰

关键词:王诜;山水画;荒寒

荒寒意境是中国画风格技法中不可忽视的鲜明特点,它的精神领域受之于中国传统哲学,其中最主要受到禅宗的影响。荒寒意境具有超然出尘的美感。在古代,荒寒被视为中国画的基本特点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它是文人画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寄托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志趣。

在山水画当中,萧疏的古木、幽远的山影、独钓的渔夫、兀立的水鸟,都能带来荒寒之意。中国画对荒寒意境的推重,与提倡人文意识有很大关系,而这一切都与文人画家的精神趣味息息相关。在创作中追求荒寒、萧疏的境界,不仅是个别画家的爱好,而且是一种普遍的美学追求;且已经融入画家的哲学和艺术观中,成为山水画家的自觉美学追求。荒寒感不是一般的创作倾向,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画家热衷于创造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画的最高审美旨向,是山水画家自我生命意识与宇宙情调极为完美的体现。

王诜在绘画上同样追求这样的境界。王诜(1036—?),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人(今属山西),后徙汴京(今河南开封)。熙宁年间(1068—1077)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1079),因受苏轼案的牵连而被贬官。直到元祐元年(1086)复拜驸马都尉等职。他擅画青绿山水,作品题材多为烟江叠嶂、幽谷寒林,韵味典雅、高古。

《宣和画谱》(卷十二)对王诜画风格有着较为翔实的记载:“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而诜落笔思致,遂将到古人超轶处。……即其第乃为堂,曰‘宝绘,藏古今法书名画,常以古人所画山水置于几案屋壁间,以为胜玩,曰:‘要如宗炳,澄怀卧游耳。如诜者非胸中自有丘壑,其能至此哉!”米芾《画史》言:“王诜学李成皴法,以金碌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这道明了王诜对李成山水特点的继承。而在当时及后世,对王诜水墨与青绿结合的师法源流均有精到论述,如黄山谷说:“王晋卿画水石云林,缥缈风埃之外,他日当不愧小李将军。”元代汤垕的《画鉴》说王诜“学李成山水,清润可爱;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古不今,自成一家”。苏轼对王诜的绘画水平评价极高,在其致宝月大师的信中说:“驸马都尉王晋卿画山水寒林,冠绝一时,非画工能仿佛。”从中也可想见王诜的山水必具突出的荒寒特质。

王诜一生创作丰富,现存于世的作品有《溪山秋霁图》《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等,都代表着北宋文人山水画的高水平。从中我们能领略其画中的荒寒意境。王诜画中的荒寒,不似关仝那样阴冷,在他的画中我们更多能体会到孤寒、清寒、野寒、静寒的意境。禅宗也以寒境为最高境界,他的画与禅意相融,画中流露出了一个禅的世界:深山、太虚、片云、幽林、古潭、苍苔,静谧幽深。

王诜山水画中的孤寒意境,是一种孤独的心态。作者把孤寒作为自己心灵之港湾,寄托了他远离尘世的情怀。虽然画家精心营造了一个孤寒的画境,以展现那一丝现实的孤独,但更多的是升为享受孤独,吟味孤独,即他并不是在孤独中哀叹和逃避,是流连于斯。他营造孤寒意境并非为了宣泄痛苦,相反是极力强调自己与孤寒的融合与适意,表现自由和洒脱,脱去表面的欲望的外壳,与天地同流。他的《渔村小雪图》表现了一个安顿性灵的世界,画中人并不是在凡尘中忙忙碌碌,烟火气十足,而是静静地、孤独地享受这一片宁静与神秘。此时的孤寒意境,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净界”,是他自己精神之“乐园”。

王诜山水画中的“清寒意境”,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二十四诗品》有“清奇”一格,其辞云:“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二十四诗品》以清奇来描绘诗学中清新雅净的风格,这与王诜雪景山水中的清寒之境相当。王诜的雪景画中体现了一种淡雅的美感,借以寄寓他的清寒之思,以其清寒之心去囊括天地万象。元赵孟在《题西溪图赠鲜于伯机》中说:“坐对山水娱清晖。”他认为,山水是纯然的本体,蕴含着无限清气,因而山水画也必以清之自然出清幽之怀抱;而王诜的画,以气论之则是清气,以韵论之则是淡韵,清幽之气,远超画境,俯瞰自然,恍若一片原始的天地。

他的《渔村小雪图》清刚淡雅,在一派寒烟荒漠之中,山峦起伏,群峰屏立,寂寥清旷。几株苍树盘生,俯仰相和。雅士泊舟浅酌,策杖老者闲庭信步,仆人携琴紧随其后。旁边溪塘芦柳,有渔者或舟上垂钓或塘间撒网。平江远眺,寂静遥渺,孤桥斜径,尽显孤寂之意。树木造型高古,墨法苍润厚重,寒林枯树姿态摇曳,画中透露出无限的清寒之意。

王诜的山水画有着另一种野寒—寒中出野、野中出寒的绝妙画境。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寒”往往是和“野”相融在一起。画家首先须脱略凡尘,营造出一种山高水远、地老天荒、缥缈无垠的境界。在《溪山秋霁图》中,多是雾霭烟江,寒林幽谷。树萧瑟,石冷峻,山山水水都营造了野寒之境,正所谓:“山寒有古意,木落见清真。”画中每一处都布满了岁月的年轮。

王诜山水画中的静寒意境,是一片宁静的天地,能将人带入幽远清澄的世界中。他擅长以平远法来表现清旷幽远之境,冲淡平和中有些萧疏,缥缈的虚幻景物使情绪不断地舒展延伸,最终达到宁静。《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所以静可以反映一种独特的心境,可以用静来表现画家与尘世的距离感,同时画家也通过“静”来悟道,在静寒中表达出不同的意趣,而用静寒为背景,更加凸显出盎然的机趣。

《渔村小雪圖》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在置景布局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静”和“空”的关系。画面左侧全景的空境留白,绝非别无一物,而是增添了静的气氛,与前景的重岩叠嶂相映照,构成一种宁静苍茫的境界。此外,画面右端的渔村颇具乡野之气。渔民们在船上忙忙碌碌,神态各异,柳枝掩映,生机勃勃。这与左侧石桥亭台的杳无人迹又构成了动静对比。画中峰峦叠嶂,远山奇峰林立,空旷清幽,苍茫寂静,如闻其声,以静观动,动静相融,如临其境,一派寓闹于静的景象。乾隆皇帝称此图开卷“已觉冷风拂玉浦,又如湿气生银田”,后人也赞它“刻画严谨,笔墨精练,气象浑成,韵致深远”。因此,《渔村小雪图》作为雪景题材,可以说是北宋山水画的杰出代表。

《广川画跋》在“书李成画后”有一言阐述了宋代文人画中技法与求道的关系:“由一艺已往,其至有合于道者,此古之所谓进乎技也。”此求道正是指深入对人生,对自然的体悟。王诜山水画中荒寒意境的根源,和他的艺术修养以及精神气质有很大的关系。他画画不是一般地描摹物象,而是描绘“胸中丘壑”,是他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一片向往。山水“以形媚道”,而山水画与自然最为贴近,文人画家对荒寒意境的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对“道”的追求,而荒寒之境最易于表现道的精神,不离情而言景,不离义理而摹自然。

在王诜为数不多的存世画作中,我们感受到了气象万千的荒寒意境,感受到了地老天荒的萧疏气息,在荒寒的氛围中蕴含着中国山水画家对宇宙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山水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春天
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山水画意境分析
远山如黛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