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2019-08-30陈鹏飞陈志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反思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陈鹏飞 陈志飞

【摘要】通过对新时代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新时代 新课程 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本色课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50-01

自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于2001年6月颁布以来,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后扩大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一直到现在全面实行起来。我国新课程改革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其中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真是一言难尽啊。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学生?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好的数学课?……这些问题我一直都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因为没有固定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永远找不到唯一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教育改革不应偏离立德树人之根本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改革是为了什么?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应该也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有两件事情在我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颠覆我们的教育观,一是中美贸易战,二是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河事件。这两件事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中美贸易战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公交车坠河事件反映了我国公民的素质亟待提高,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只有教育。

胡锦涛倡导“以人为本”;习总书记推行“立德树人”。这些教育名言很清楚地说明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简单一点说就是“以人为本,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前不久看了奥巴马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美国的教育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由此可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需求来说,中美教育本质和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教育也好、读书也好都是为了培养人、发展人、健全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也很好地回答了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为了什么?因此,我们的教育改革应不忘初心,不断前行,不应偏离立德树人之根本。

二、教育课程改革应服务于立德树人之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教育理念,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这也很好地回答了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什么?应该是以人为本,改革教育中一些弊端、陋习,通过改革课堂,推行高效课堂,本色课堂,从而更有效、更高效地培养人才。

走进新时代,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新课程改革应包括课程的设计、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目前中小学课程设计有些与新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应做好“五个加强一个弱化”:1.加强身体素质;2.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做人教育;3.加强生存教育;4.加强职业规划教育;5.加强创新教育;6.弱化应试教育。“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极为必要,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做好“三个减少七个增加”:1.减少过难的内容,增加思维训练的内容;2.减少过旧的内容,增加新时代的内容;3.减少纯理论的内容,增加生活实践的内容。

三、教育评价应遵循立德樹人之规律

目前,我国的教育中有很多做法值得商榷的地方。唯成绩论,唯表现论,比如按成绩排座位,给好生戴红领巾,给差生带绿领巾,在班上设立差生座位,给调皮学生背牌子游班……,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发生了扭曲。我们的人才观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是成绩好?是品行好?是有特长的?还是会做事的?……

两次学习让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几年前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国驻美国第一任孔子学院院长刘久明教授给我们讲了《中美教育之比较》,刘教授说他的小孩在美国读书,一次开家长会,老师第一个表扬了他的孩子,表扬孩子的数学好、表现好,刘教授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心想第一个表扬的肯定是最好的。接着往下听,美国老师表扬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直表扬到第十五个,谁知一听还是表扬,要知道这个班总共才十五个学生。听后我心里一惊,美国的学生观才真正符合人的本质,体现了人的个性特征,尊重了人的个体差异。今年暑假在沈阳学习,迟希新教授的一个观点触动了我,目前,中国的教育评价就好比所有的动物比爬树,猴子肯定是第一,大象肯定是最后,因为爬树是猴子的特长,大象最不善于爬树,没可比性。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猴子爬树,让大象搬物,让鱼游泳,让猫头鹰抓老鼠,……,让它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这种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种评价才是最客观、最科学的评价。

数学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慢慢欣赏,细细品味;我们要改革那种“快节奏,大容量,超进度,走过场”的数学课,杜绝那种“疾风暴雨”式的数学课,这种数学课给人的感觉就是每天都在奔跑,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要提倡那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慢慢渗透式的数学课,让学生爱上数学,希望再也不要听到“我最不喜欢的学科就是数学”。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新时代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改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育的本质,结合学科的特点不断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反思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