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构建学习型课堂的探索
2019-08-30戴瑜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似乎还是停留在一种感性阅读的教学层面上。学生只凭自己的感觉来谈鉴赏,素养好些的学生能谈一二,基础差的学生就往往无话可说。最后,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解读。这样的课堂,学生和老师、文本之间,甚至学生和学生之间都是有隔膜的,学生很少被点燃热情参与到鉴赏过程中,真正走进文本,形成一定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堂
当下“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课堂”的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们变“讲课”为“教课”“导课”,变“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台为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平台,真正实现还课堂于学生,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言“自能阅读,不待师讲”的理想境界。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解读诗歌、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让诗歌教学有法可依,这才是诗歌教学中构建学习型课堂的有效途径。
现试以人教版新教材《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中的《涉江采芙蓉》一课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学习型课堂的构建。
这首诗语言平易质朴,字面意思颇为简单,几乎不存在什么阅读障碍,一些学生也能通过课前的预习感知到这首诗好。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只是“觉得”好,却说不清“好在哪里”,具体“怎么好法”。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常常遭遇的一个问题,似乎越是简单的诗越无从入手,越难以形成真正的鉴赏。
知人论世和意象意境分析等方法是中学诗歌教学中常见的鉴赏方法,在教授这篇《涉江采芙蓉》时,可另辟蹊径,教学生运用“还原法”来品读诗歌。“还原法”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解读诗歌的一种新方法,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即发现矛盾与错位,进而解决矛盾,还原错位。
案例首先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导入,具体解说并示范如何发现矛盾并在还原矛盾中读懂诗人的感情。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是盛唐,长江上即使不是千帆竞发,也不可能只有一条船,为什么他只看到一条船呢?在这里,客观事实和作者的主观感知是背离的,当我们发现这个矛盾之后,就能引导我们进一步走进文本,分析出矛盾背后的情感——因为李白牵挂着老朋友,眼中只有孟浩然,只有长江水,艺术表达中自然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也就体现了李白对朋友的不舍和深情。
生活场景和艺术场景有时是不一致的,艺术形象和原生态形象之间也有差异,如果我们能在阅读诗歌时找到作品中存在的矛盾、错位,以此切入,发现问题,就可以在一些容易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完成对作品的深入鉴赏。让学生在实例分析中具体可感地了解此种方法,也就便于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法可依”。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这把钥匙去开启诗歌解读的神秘之门,让学生去寻找诗歌中“矛盾”“错位”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预设四个点:
①“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怎么是采了芙蓉才见芳草?不应该是见芳草而采之吗?可以理解为:该句是“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的倒装,这样我们就能还原情感的生发。盛夏时节,江边花香袭人,气氛是愉快的,主人公见此情景想要采摘鲜荷,甚至不惜“涉江”之劳,是抱着满腔热忱的。采摘花草要赠给远方亲人,这是古人最自然最普遍的情感。有所“遗”,才表现出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②“采之欲遗谁”,对于抒情主人公来说,是知道自己“欲遗谁”的,可为什么还发问呢?其实这是忧伤的叹息,还能送给谁呢?因为“所思在远道”,这是一份送不出去的礼物。这既是发问,亦是一声甜蜜的叹息。
③故乡为什么一定是“还顾”,回头看,而不是遥望之类的呢?还顾,这是背离家乡的姿态,走在离乡越来越远的路上,所思之人再见难期,只得频频回首,这种无奈、悲伤,最终落脚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完成诗歌情感的抒发。
④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呢?此处有视角的转换。是“涉江采芙蓉”的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想象离“旧乡”而行“远道”的男子也正深情回望家乡。所谓“天涯共此时”,有情人彼此挂怀,也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这种表达,既丰富了画面开拓了意境,又使得情感表达更细腻宛曲。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处有四处教师预设。预设与生成既矛盾又相成,没有合理的预设,很难有好的动态生成;但过多倚重“预设”,则又不可避免地会忽视阅读的个性化展现。教师在这里虽然预设了答案,但此预设是基于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而形成的教师解读和示范,不是所谓的“答案”,应重在鼓励学生学习用“还原法”进行鉴赏,鼓励各抒己见,重在体验的过程而不是结论,相信学生能够别具慧眼有所发现,别具慧心有所领悟。
一堂语文课也并非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课上完了,但课程的流动是没有停止的,课后如何延续此堂课的所得,亦不可忽视。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运用“还原法”鉴赏贺知章的《咏柳》或其他作品,写一篇短文。
由此课设计可看出,“学习型课堂”不是表演型课堂,不应在流于表面的花哨形式上做文章,而应教授给学生有用的方法,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在学生的相互启发中,让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形成阅读鉴赏能力。
在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有“妙不可言”的感受,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覺到又说不出来,或者学生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不仅是诗歌教学需要构建学习型课堂,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引导者和构建者,要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去拨开学习中那些“说不出、一无所知”的云雾,接近语文真知。做到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教学生要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找东西。”
作者简介:
戴瑜,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