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能力
2019-08-30路琨
摘要:健康素养的问题是中小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它更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的心理情况。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的發展问题。人们的良好心理健康影响着社会安定和发展。所以,重视心理健康素养成为全民族极其重视的根本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培训机构更应该考虑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能力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素养能力;教法研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道:“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而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人们有着适应的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人们有健康的身体,更需要人们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部非常重视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有“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把心理健康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理念。作为小学生他们更需要进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 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故事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比如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童话、寓言故事,通过童话和寓言故事增加他们的新奇感和兴趣感,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继而使他们能够生成怜悯心、坚强的毅力、诚实的心理、阳光的心态,独立的作为等高尚的品质。也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各抒己见。
其次,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一个人在欢快、祥和的氛围中学习,他就会健康地成长。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压抑学生,以传统那种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心理沉闷,缺少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要选择一些比较先进和现代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就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他们在欢快中走进愉悦的学习心境,他们会用高昂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进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会出现异常的提高。比如,我播放“丑小鸭和白天鹅”学生就能够懂得自己的优缺点,就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诚信沟通交流。
再次,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心理健康的成长。生活是最好的学校,人们会在这个大熔炉里得到适应成长。学生的心理很多时候不能理解老师和班级干部的善意,对他们的批评不能一时扭转和改变。为此,我们就让他们去当老师、当班长,以换位的角色和心理让他们亲自领略老师班长的感受。以此类推,还方他们去当班主任、服务员、主持人……这样就使他们知道了身在其中的感受,更理解了他们辛苦不易,当然,他们同时也能释放和宣泄自己的压抑感,一扫心理障碍,走进生活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生机。
二、 发挥各个学科渗透的优势
虽然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科承担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承载着对小学生阶段进行最佳教育的学科。但是学生在学校所接触的是各个学科,他们要在各个教学中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密切地游离在各个学科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也在各科学习中产生和形成。由此,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老师的责任,更需要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地努力来实现,这样形成一种综合的合力,就不会担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不好。比如,语文老师要以多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体育课老师要对学生的耐挫折进行教育培养;品德课老师要发挥德育的功能正确地引导,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好地发挥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教育。当然,还有其他的课,例如:少先队活动、班主任班会、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等等,都要紧密地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使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三、 建立学校家长和社会一体教育网络
孩子的成长不能是单单学校的教育,它还涉及家庭社会等方面,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家庭需要承担着重要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方面要紧密地和家庭、社会配合好,建立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教育网络。我们要经常和家长沟通,经常去家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微的思想变化,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变化,要和家长增加感情,让他们紧密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发挥家长们的有利因素。学校要多召开家长会,充分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大课堂,应多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磨炼,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和社会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如何培养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广大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要研究好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问题,要认真领会新课标,把所教学科紧密地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协同学校的工作,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寓教于乐。真正地促使学生能够在心理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
路琨,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