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徒制”的初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9-08-30孙晓明
摘 要:“师徒制”是我国幼儿园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职前教师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成为新手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方式。有调查显示“师徒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师徒制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师徒制”;初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一、“师徒制”的内涵与价值
“师徒制”通常是指一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通过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新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人际关系技巧和教学经验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新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促进新教师更好成长。
二、“师徒制”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师徒配对缺乏针对性
在师徒配对方面,大多数幼儿园采取“领导分配制”。新教师刚入园,在什么情况都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就被告知哪位老教師是自己的师傅。幼儿园方面认为,自己为新教师选择的师傅是从经验、能力、年限、性格等因素去考虑的,安排的都是专业素质强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教师,在幼儿园方看来他们认为自己考虑得十分周全,为新教师安排的全是优秀的教师。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过新教师的感受,没有考虑过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在知识、技能、性格上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哪些地方可以来取长补短?所以如果幼儿园没有对新教师有实际的了解,那么就无法真正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师傅,既然这一点做不到,那可想而知在这种方式下建立起来的“师徒制”势必会对师徒关系产生影响,实施效果也会和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
2.对师徒关系的认识不正确
(1)对师徒关系理解有偏差。在“师徒制”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受益方永远只有新教师。他们看到的都是师徒制对徒弟专业发展有益的方面,而忽视了师徒制对师傅专业发展起到的作用。在老教师的帮助和培养之下,新教师在活动组织、环境创设、保教工作的反思与思考、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家长沟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他们都是从徒弟的视角出发看待师徒关系,认为只有通过老教师的指导,新教师才能取得这些进步。然而对于老教师而言,新教师刚从院校毕业,他们带来最新的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为何不能成为双方互相学习的机会呢?
(2)对初任幼儿教师印象有偏差。在幼儿园中,多数教师会认为新教师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的现象,甚至各个方面都要从零开始。不过,终身学习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行为规范,也是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新老师确实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但是还有一点我们要清楚,新教师带来了最新的理论知识。他们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在校学习期间,吸收了很多前沿的专业基础理论,师徒双方互相交流、互相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达到教学的共同提升。
3.师徒配对缺少计划性
(1)师傅忽视带教计划的重要性。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在深刻了解新教师的基础上,老教师根据新教师的性格、能力、优势等方面“量身打造”专业发展规划,这样的带教过程才会更具计划性和针对性。但是真正能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带教计划的老教师很少,就算幼儿园有这方面的要求,然而师傅平时工作太忙大都无法顾及,一般都等到期末要交材料的时候,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写写。没有详细的带教计划,老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就会成为“随机指导”。大多数只是老教师在带班的时候,让新教师在旁边观察、模仿,新教师带班的时候,老教师就会在后面观看,遇到不好的地方,给他指出来而已。
(2)徒弟缺少对自身成长的合理规划。新教师入职之前,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定制一份“个人成长规划”,对自己入职期间的期待、疑惑、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等各方面做一个自我专业成长规划。新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成长,利用听课的机会,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学习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目标。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自己的实践心得记录下来。通过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不断调节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做才有助于新教师在工作期间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更有阶段性。然而大多数新教师没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成长速度缓慢。
4.“师徒制”运行的有效激励欠缺
实行“师徒制”无疑增加了老教师的负担,他们在完成自己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对新教师进行指导,这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对老教师是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这时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园中,园领导是秉着信任、肯定的态度让老教师去带新教师,却忽视了老教师的感受及想法。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工作累负担大,不适合带新教师,但是上级领导的要求又拒绝不了;还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虽有教学经验,但是不太会教授,再加上怕麻烦,不愿意带新教师等。老教师对师徒制认识存在偏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师徒制容易变成一种“良心活”,教好教坏都一样,降低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带教效果。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徒制”的优化路径
1.加强“师徒制”的针对性
幼儿园师徒实行的是“领导分配制”,由于对方缺少相互了解的机会,从而导致“师傅”不能真正知道“徒弟”的需求是什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幼儿园在新教师一入园时可以安排“师徒见面会”。新老教师之间互做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设想和展望,允许师徒间相互选择,并通过缔结协议的方式确立帮扶关系,明确帮扶内容、帮扶目标的管理活动。
2.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师徒关系
(1)对师徒关系理解要到位。通过了解我们可知,经过老教师的指导,新教师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新教师观摩老教师上课,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教师给新教师评课,应深度解剖新教师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原因,帮助徒弟更快、更好地进步。同时还可以采用师徒互听、互评的方式,让新教师和老教师就同一课题共同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新教师可以及时将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向老教师提问,在这种条件下互相交流,及时改进,最终取得共同进步。
(2)积极与新教师进行切磋交流。新教师刚刚毕业就踏入社会,他们带来了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老教师在园工作年限较长,一些教育观念和知识可能有点落后,师徒间相互交流和切磋的过程中,新教师给老教师新的感受和体验。还有新教师在对作品和教材的解读中,往往和老教师有着不同的风格,往往会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师与老教师以往的教学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能帶给老教师新鲜感并有助于他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3.加强对带教过程的规划
(1)师傅要增强带教过程的自觉性。在幼儿园中,大多数老教师没有意识带教过程的重要性,在对新教师指导过程中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很少与徒弟进行交流。因此,在带教活动之前,老教师需根据对徒弟的了解,制作一份“量身定做”的带教计划。老教师可以从徒弟的兴趣、徒弟的需求、讲课优缺点等出发,了解徒弟带教期间的规划,了解其想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老教师在真正了解徒弟之后再根据自己多年带教经验,着手定制新手教师的成长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老教师也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一意孤行,而是要与徒弟协商、讨论,让自己的计划更加完善。
(2)徒弟应加强对自身的成长规划。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越早,对自己的定位就越清晰。新教师应用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因材施教,让幼儿个性成长;并且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认真阅读幼教书籍,认真做好笔记,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教师请教;新教师应加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遇到难题认真思考,经常与师傅交流。
4.建立“师徒制”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
学年结束,学校应对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的结对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以此鼓励结对教师互相学习,在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上都得到提高。学校可以给老教师“带教费”,鼓励他们在带教过程中认真指导新教师,全身心地指导新教师;给新教师“成长费”,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刻苦,积极进取,虚心好学。为了提高师傅带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考核情况,给老教师提高薪酬,给他们颁发证书,给他们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等。
参考文献:
[1]王颖,张枝利.“师徒制”: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J].辽宁教育,2014(15).
[2]杨显彪.“师徒制”: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J].中小学培训,2006(3).
作者简介:孙晓明(1996—),女,山东即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