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构建研究

2019-08-30王洪芳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生态系统

王洪芳

摘 要:自我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与个体所处的后天环境密不可分,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随着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对残障者的认可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围绕微观、中观、外观、宏观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因素,得出从身份认同、角色认同、专业认同三个方面构建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是促使该群体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关键,更是其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残障;生态系统;自我认同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跨入到高等教育行列,残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仍然面临着遭受社会排斥与歧视的尴尬处境。怎样才能消减非残障者的刻板印象?如何让残障者在此环境下更好的融入社会?笔者认为从所处环境中构建良好的自我认同是关键。

“自我”的概念“是以人的躯体及其所属社会财富(社会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是在各种具体心理反应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的过程,是对各种心理过程的统一。”传统的认同观以为:人的认同是固定的、统一的与稳定的,每个人在成年期后都拥有一个真实、成型和保持不变的自我。而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认同和身份都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行為主体的知识、观念或话语建构起来的。罗杰斯(rogers)认为自我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并非是给定的,而是个体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些东西。成年后的自我依旧处于一个动态的状态,它与个体所处的后天环境密不可分,残障个体的自我认同会随着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对残障者的认可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外观、宏观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主客观因素,并探讨家庭、学校、社会在提升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中的责任与使命,有利于该群体更好的接纳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同时也有利于消减社会对残障者的刻板印象,以平等、多元、接纳的态度认识“残障”,共建和谐社会。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在20世纪初,Mary Richmond与Addams分别提出“社会处遇”、“人在情景中”等理论范式,这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到后来,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完善为个体发展模型理论的经典,他强调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认为人一生的不断发展变化是由与人密切相关的环境所引起的。因此,他提出把影响个体发展变化的环境从小到大细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四个层面,这四层系统层层镶嵌,每一个层面所涉及的主体不同,故其对个体发展带来的影响也各异。微观系统指影响个体发展的最直接的环境,它随着个体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由最初的家庭逐渐扩展到社区、学校等。中观系统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观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指个体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残障大学生虽为残障者中的佼佼者,但与非残障大学生比,该群体依旧处于弱势地位,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从物理环境来说,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十分不健全,导致大多数行动不便的残障者被动困于固定环境中,大大缩小了该群体的活动空间;从社会文化环境来说,传统的医学模式把残障归于残障个体的生理机能缺陷,残障者被贴上“残废、无能、小丑”等标签,整个社会对残障者的态度是“排斥、歧视、不接纳”。因此,残障大学生关于“自我”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二、影响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因素

1.微观系统。残障大学生的微观系统是指影响其个体发展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环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该系统的主体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首先就家庭而言,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等都对该群体最初的自我认同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笔者发现在核心家庭中,父母对残障子女的关注程度比扩大家庭、联合家庭等要高,在该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格外关注弥补了其生理缺陷的伤害,性格开朗活泼,适应能力强,对自我的认同度较高。二是过度的保护让其产生依赖性,缺乏独立性,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对自我的认同度较低。在访谈中笔者还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比家庭经济差的残障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在客观上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行定期的矫正康复、购买较好的辅助工具以及积极培养兴趣爱好最终选择更适合自身的专业或学校;在主观方面不仅能够转移对生理缺陷的聚焦,减少残障带来的自卑感,而且能够弱化残障大学生与非残障大学生的差距,最终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其次是影响残障大学生最直接的环境——学校,在这个环境中,包括老师、同学等主观性环境以及课程设置、基础设施等客观性环境。从主观性环境来说,老师对残障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对其自我认同有较大影响。部分残障大学生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但实际情况中老师却忽略这部分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没有及时的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导致他们易陷入极端情绪,而部分残障学生并不希望因生理缺陷而得到老师的特殊待遇,老师过度的关注反而会带来不自在感。除了教师外,同学是该群体接触频率最高的一个群体,与同学间交流是否畅通、相处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该群体对自我认同的情况。一方面部分非残障学生傲慢歧视的目光,使得该群体处于被动交流状态,导致他们人际交往不畅,易降低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部分非残障学生对该群体投入更多的怜悯同情,表面上是对该群体的关心,但实际上是对该群体的二次伤害。从客观性环境来说,大部分学校的无障碍设施不健全,导致部分靠轮椅出行的学生活动范围受限,自立能力被迫降低。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学校的户外课程或实践课程都没有考虑到残障学生参与课程的特殊性,而是直接采取要么免修该课程,要么让其作为旁观者观看。总之,无论是主观性环境还是客观性环境,都会对该群体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2.中观系统。残障大学生的中观系统是指其家庭与学校这两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情况,当这两个微观系统之间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则该系统能够达到最优状态。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有显著差异,从物理环境来说,学校与家的距离更远,结构设置更复杂,从人文环境来说,学生数量更多,异质性更强,要求独立性、自主性,残障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所面临的情况比以往更复杂、更困难。一方面部分学生因残障程度较为严重需要家长陪护,但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陪读的条件,能够为该生提供相应的支持。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有陪读条件的家长能够直接与学校取得密切联系,家长既能为残障大学生的生活提供全面细致的照料,学校又能及时向家长反馈残障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状态能够帮助残障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逐渐提高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在没有陪读条件的学校或不需要陪读的残障学生,学校与其家庭之间就难以达到直接互动的状态,在非必要情况下,学校与其家庭之间的间接互动也较为稀少,导致部分性格内向的残障大学生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无形中降低了该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外观系统。残障大学生的外观系统是指残障大学生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在这个系统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残障大学生父母的工作环境。一般情况下,残障与贫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贫困能致残,残障也能致贫。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残障大学生的父母因文化水平低,基本没有正式工作,打工、务农是最普遍的情况,其工作环境具有稳定性差、收入少、社会地位偏低、掌握的社会资源稀少等显著特点。父母的工作环境不仅决定了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而且决定了教育子女的观念与方式,或放任自流或出人头地,这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间接性导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残障大学生进一步出现自卑、孤僻、压抑等心理特点,同时其自我认同逐渐降低。此外,还有少部分残障大学生的父母有正式工作,这部分父母因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以公务员、教师等为主,其工作环境与上述父母的工作环境截然相反,稳定的经济、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得在该环境中成长的残障大学生具有主动、开朗、积极等性格特征,他们的适应能力强、自我认同相对较高。

4.宏观系统。残障大学生的宏观系统是指其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人是文化的人,社会是文化的社会,在该系统中,社会传统文化对残障群体的刻板化、污名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从传统医学模式来说,残障即残废,代表着生理机能的缺陷,永远无法与非残障相统一。这种模式在我国传统思想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主流文化对残障者的歧视,残障者被贴上“废人”、“无能”、“小丑”等标签,最终逐渐导致残障群体被边缘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医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社会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完全异于医学模式的定义,它认为残障本身不存在,残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时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该模式的提出后让越来越多的残障大学生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现实情况中,一是根深蒂固的残障观念依旧存在,二是无障碍环境的不健全,三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残障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构建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策略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自我”,他也强调认同的动态性,即自我随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四年的求学生涯是残障大学生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更是其自我認同由被动向主动、由外向内转变的关键期。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大学校园成为影响残障大学生发展最为直接的微观系统。那么残障大学生如何在该环境中构建良好的自我认同呢?笔者认为从身份认同、专业认同、角色认同、三个方面构建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是促使该群体认同并接纳自我,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1.自我身份认同。从认同的角度来说,个体本体安全与存在性焦虑是自我认同的生长点,通俗的讲就是“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残障大学生关于自我身份认同上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接纳自我的残障身份,确定“我是谁”。尽管传统观念对残障的污名化仍旧存在,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模式把残障归为社会建构的责任而非个体本身的问题,该模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推崇。从微观的角度来说,社会模式让残障者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是着眼于外界环境的不健全。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多元化是社会本真的色彩,社会模式让社会各界对残障者持以开放、接纳、平等的视角,为残障者营造了自我接纳、自我解放的良好环境。因此,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大学生,客观地接纳自我的残障身份是真正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关键,同时残障大学生只有确定了“我是谁”,才能充分利用各种主客观条件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充足的准备,这也是决定残障大学生能否融入大学校园、怎样融入校园以及今后如何顺利适应社会的关键。

2.自我角色认同。角色在社会中形成,没有社会就没有角色产生。“子女”、“大学生”是残障大学生要扮演的两个重要角色。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着巨大反差,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残障大学生容易胆怯、自卑、沉默最终迷失自我,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圈。同时在以非残障者为主体的校园中,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各种困难会使其感到愈加明显,“残障者”的身份更加突出,这对残障大学生的打击是巨大的,极易导致其产生对身份的焦虑。因此在“大学生”这个角色中,残障大学生有必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从兴趣、能力、社会角色期待三个方面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客观合理的自我定位不仅有利于残障大学生更好的融入校园中,更有利于其明确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为未来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轨迹打下坚实基础。在“子女”这个角色中,残障大学生离开父母襁褓后,首先要明白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其次要学会承担责任。这不仅有利于残障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更有利于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为今后融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3.自我专业认同。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每个人提高文化素养和获得专业技能,最终能够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是每一位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残障大学生也不例外。在整个宏观的社会环境中残障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比非残障大学生要复杂得多,部分残障大学生因身体原因或父母的要求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或不了解的专业,便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整天怨天尤人、浑浑噩噩,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再加上大部分残障大学生的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掌握的社会资源稀少,所以残障大学生必须靠自己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在专业选择上要提前了解相关专业并尽可能选择与自身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专业,其次在专业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习兴趣,认真掌握专业发展要求,最后在身体允许范围内要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良好专业认同不仅有利于促成残障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也有利于残障大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基础上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小结

“人在情境中”,在一个平等、和谐、接纳的社会环境中,残障者与非残障者之间不存在巨大差异,残障大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说明残障并不是阻碍残障者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从微观、中观、外观、宏观等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残障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因素,笔者发现在大学校园是影响残障大学生发展最直接的微观系统,因此从身份认同、专业认同、角色认同三个方面构建残障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是促使该群体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该群体的自我认同从外向内、由被动向主动转型,同时有利于该群体从自我认识到自我接纳再到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邢玉娇.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4):66-69.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67.

[3]刘杰,孟会敏.关于布朗分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250—252.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58.

[5]杜艳艳.基于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的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141-142+145.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生态系统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