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社会“舆论反转”现象初探

2019-08-30张纪超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张纪超

摘 要:当今社会处于“后真相”时代,民间舆论场的力量越来越突出,层出不穷的“舆论反转”事件凸显。“舆论反转”现象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客观规律,具有双重性。文章结合部分2017、2018年的舆论反转事件,从舆论反转产生的时代背景、发生机制、影响等方面给予阐释。

关键词:“后真相”;舆论反转;报纸的有机运动;敌意媒体效应

舆论表达了公众对特定事物一致的看法或态度。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观点,我国现阶段存在两个舆论场:一是通过传统媒体反映舆论的官方舆论场,二是民间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于公众的自由表达权所形成的民间舆论场。而这两个舆论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时候出现了对立。随着民间舆论场的发展壮大,再加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不是媒体的事件报道还是民众的信息获取,正逐渐被“后真相”的迷雾所笼罩,并由此带来了“舆论反转”兴起。

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的内涵界定为“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当今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冷战之后最为的深刻的变革与重塑,尽管各国的实践经验具有个体性,但在传播领域,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后真相”时代的共通性。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基本内涵是互联网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会忽视事件的真实状况,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化立场和观点。在情感的涌流下,立场与态度排挤了客观事实与真相。“后真相”的产生很大程度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庞大的、极具颠覆性的媒介力量,满足并提供了人们发声的渴望与途径。与此同时,这种满足同时导致纷繁杂乱的民意与日益膨胀的舆论掩埋真相。这造就了“后真相”时代的新闻报道的独特景象:在真相被挖掘之前(甚至真相尘埃落定之后),情节走向常常在舆论的影响下一波三折,多次反转。

一、舆论反转相关研究概况

舆情反转指一些紧跟社会热点、关乎公众利益与矛盾、标注新闻热词的新闻事件,在后期新闻事实被揭露后的舆论,同在发展初期由于媒体报道不规范所形成的舆论呈现反转趋势。即网络群体的舆情表达游走于不同的舆论漩涡中,主流舆论或多数派意见数次向不同方向的倾斜,使得舆情表达最终发生逆反转。在对“舆论反转”相关期刊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后,笔者发现近两年学术界对这一话题的研究显著增加,尤其是2017年期刊学术和学位论文发展曲线都显著上升。2017年可谓极具代表性的一年:山东辱母案,西华五年级女生声称遭老师强奸案,cosplay女孩地铁遭大妈怒怼事件,榆林27岁产妇坠亡事件,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汤显祖墓考古重大发现事件等,不少都曾引爆舆论场。事件的报道与跟进过程也跌宕起伏,牵引人心。对此,有不少文章运用各种理论工具分析其成因与影响。比如通过舆情阶段划分和相关性分析调查榆林产妇事件的舆论反转,探讨传统媒体议程设置下的式微与新兴网民议程设置的崛起;也不乏从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机制,新媒体时代政府如何进行舆情应对等方向分析红黄蓝虐童案的影响,从伦理失范、媒体责任以及发生结构、群体心理等方面宏观分析舆论反转的研究,都提出了很多有新意的结论。

二、舆论反转的双重性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舆论反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状态。新闻对事件真實的表现在现实复杂的环境中一般很难一赋而就,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每篇报道可能会是片面的,甚至有差误。但是后面的报道会自然纠正前面的差误。

马克思也曾对新闻媒体的报道特点进行描述,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一一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一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在新闻调查的循序渐进之中,新闻信息得以补充和丰富,当关键信息暴露时,事件自然而然得以“反转”。因此在进行“舆论反转”研究时,首先需尊重真相暴露具有过程性的客观新闻规律。把握其多层面的意义:一方面舆论成为谣言、舆论暴力滋生的温床,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多种类型反转事件频繁发生后,公众往往产生“狼来了”的免疫心理,变得“无所谓”,削弱民众对新闻现实的信任;另一方面舆论反转也会侧面增加公众对信息的怀疑与辨别能力,增加对媒介素养积累,从而倒逼真相,促进相关部门对事件决策与再审理。另外,“舆论反转”恰恰证明了社会舆论场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通过舆论反转及时“纠偏”,有利于加速形成社会舆论场的公共理性。

三、“舆论反转”的成因

笔者这里指的“舆论反转”是在大众民意裹挟下,通过舆论干扰事件合理发展进展的“反转”。这些“反转”严重危害舆论秩序,激发社会动荡。现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一)媒体报道的失实

由于广大自媒体的崛起,如今,一个热点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有自媒体首先发声,在网络上引起舆论,然后主流媒体再进行采访或转载报道,最终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具有即时性、自发性,但信息审查过程粗略,审查力度不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事件真实性的把控需广泛收集资料展现全貌,很多自媒体为了抢“首发”,在没有完全掌握事件发展过程的前提下,用碎片化报道给广大受众以误导,搅乱舆论场。如近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不少自媒体在前期发文表示事故系小轿车逆行,且司机已被控制。引发广大网民对小轿车司机的谩骂与诋毁。但当重庆公安局最终声明:“经初步调查,系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坠江”之后,舆论被彻底反转。现代社会自媒体人不仅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主体,更日益成为第一手新闻的传播者,在未了解事件全貌时进行失实报道、歪曲报道,便是在为日后的舆论反转埋雷。

(二)部分报道刻意追求新闻的偏向性、热点性

对于一些关于社会热点问题,如医患关系,权钱交易,重男轻女,暴力执法等,公众往往易带有“标签思维”、“惯性思维”、“预设立场”等等心理偏向。流量经济时代,部分媒体刻意引爆事件热点,煽动和引导受众情绪,制造社会矛盾,以期引发传播效应。如2018年八月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起源于爆料博主“德阳爆料王”爆料“泳池13岁男孩遭水利局员工公开殴打”,博主罔视事实真相,将矛盾点引导到“未成年男孩”和“官员”和“医生”群体的对立之上,将事件标签为“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作威作福”。舆论一边倒向批判“女医生”之后,最终女医生只得用自杀来平息漫天的网络暴力。等到真相揭穿、舆论反转已为时太晚。

(三)大众的“敌意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

受众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情绪加工的过程。在报道一个争议性话题时,大众媒体秉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往往会将不同立场的观点都呈现出来。但即使这样,已经存有强烈预设偏见的个人,仍然会认为媒体报道是存在偏见,且这种偏见是利于对方而不利于己方的。这种现象就是“敌意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并且依照这种理论,受众会以“自我介入”(egocentrically)的方式在新闻报道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尤其是在今日多元媒体的时代,主流媒体影响力下降。正如麦克卢汉的学生保莱史蒂文森所说,“媒介越小众化,就越能被用来传递具有颠覆性和选择性的信息”。受众在“敌意媒体效应”影响下,对象征着政府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产生动摇,投向言辞激烈、态度鲜明的自媒体中。同时,缺乏监管的自媒体生产的新闻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生产者意识到手中紧握的舆论资源力量后,开始有意识地与相关势力勾结,通过有偿引导风评、“控评”等手段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终在这种舆论工具的滥用中,人们更易丧失理性,滑向某方舆论。

四、结语

“雪崩来临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置身舆论洪流之中,不可避免地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表达个人诉求,这使得网络传播复杂性日益凸显。当“民意”凌驾“事实”之上,真相掩埋在层层舆论迷雾之下,无疑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延长的痛苦和伤害。舆论反转是新闻真实不断被纠正的过程,当愤怒的情绪摩擦、爆炸之后,舆论的层层迷雾渐渐散去,真相才得到涌现与珍视。当今社会“后真相”传媒语境下,从迷雾中挖掘真相,进行高质量的新闻生产和舆论生态建设已成为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王松林.“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传媒,2018(5):87-89.

[2]殷婷.网络舆情逆转研究——以网络公共事件“范跑跑”为例.[D]河北大学,2010.

[3]安琪,吴嘉洞.从“榆林产妇跳楼”事件看网络舆论议程设置效果.[J].新媒体研究, 2018,(6):15-19.

[4]王冠仁 .由“红黄蓝”事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J].新媒体研究,2018(4):14-15.

[5]柯丽.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应对研究[D].郑州大学,2018:24-36.

[6]周俊.重温“有机的报纸运动”,再谈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J].青年记者,2009(10).

[7]黃远,刘怡君. 网络舆论反转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16(8) :72.

[8]余红,李婳婳.敌意媒体效应的溯源、沿革和本土化.[J]. 新闻学,2018(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