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8-30王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危重症教学

王鹏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级重症医学专业2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为对照组,2班为观察组。1班按照常规模式授课,2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授课。教学时长为1学期。观察两个班级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法;危重症;教学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084-02

前言

重症医学是一门研究危重症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综合学科,知识内容较为繁杂,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危重症临床教学目前尚无规范统一的教程,实践中主要以传统灌输教学方式为主。如何提高危重症临床教学质量成为临床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重症临床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级重症医学专业的1班和2班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为对照组,2班为观察组。1班共40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6人,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6±1.3)岁。上学期重症医学课程理论考试成绩(84.52±2.41)分,重症医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71.81±2.85)分。2班共38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5人,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8±1.4)岁,上学期重症医学课程理论考试成绩(85.11±3.17)分,重症医学课程临床技能考核成绩(72.01±3.92)分。两个班级学生在性别、年龄、上学期重症医学课程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语言进行授课,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重症医学相关知识以及危重症典型病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讲授,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内容:(1)在本学期课程教学开始前先组织2班学生参加有关案例教学法的相关讲座,让学生了解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流程及教学要求。(2)将2班学生按照8-10人一组进行分组。在案例教学前一周,教师结合临床教学要求在与每个小组沟通后选择合适主题的案例,由教师通过微信将危重症典型病例及相关资料,如常规检查、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检测、既往病史等传递给各个小组。(3)各小组自行查阅相关文献,并组织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病例治疗方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制作成PPT供课堂演示及讨论。(4)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相应病例的实际治疗方案与措施,各小组将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与实际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自己制定的方案中的不足及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危重症学科了解。

1.3 观察指标

1.3.1 理论知识考核重症医学课程教学结束后,由授课教师统一命题,以考试形式考察两个班级学生对重症医学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3.2 临床技能考核在理论考试结束后,由授课教师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授课教师参考重症医学专业临床技能操作规程评分标准制定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采用双人双机核对。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频数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7,P<0.05);观察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重症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加快对重症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重症医学专业人才的理论和业务素养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过程中探索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教师引導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1]。研究证实,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本研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危重症典型病例资料,然后由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然后在课堂上与相应病例的实际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自己方案与实际方案的不同之处,分析自身在学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完善,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余晓婷等研究结论相一致[3],这表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危重症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云林, 潘鹏飞, 张雄峰. Seminar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重症医学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41(3):56-57.

[2] 张秀敏, 丁留敏.案例教学在重症医学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4(22):133-136.

[3] 余晓婷. 案例导学式教学模式在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2(12):97.

猜你喜欢

危重症教学
ECASH模式在预防危重症患者ICU后综合征中的效果评价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血小板减少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