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的担当观及其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启示

2019-08-30关庆华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关庆华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等问题进行了大量论述,形成了一系列内涵丰富、观点新颖、思想深邃的重要论断,成为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指引。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努力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表率。

关键词:为什么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一)站在民族复兴高度深入解读“为什么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担当精神的重要意义,多次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解读了“为什么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字里行间无一不透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强烈担当。

(二)立足回应时代关切深度阐释“担当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回应时代关切,深刻阐述“担当什么”这一重大问题,通过梳理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担当什么”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独立勇奋进、为民族复兴担使命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二是赤诚奉献的为民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可见,真挚为民、赤诚奉献是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价值要求和深沉情怀。

三是矢志不渝的改革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历程,不断释放出了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强烈担当。

四是履职尽责的干部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也成为新时代好干部基本要求。

五是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担负起负责任的大国责任,“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不仅是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还在各个场合致力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中,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六是强军兴军的治军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铁纪治军、改革兴军、练兵强军的脉络正逐步清晰。

七是真抓真管的治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责任担当。

(三)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深刻回答“如何担当”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担当方法论的重要特点。一是要重视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二是领导干部要着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三是要在重大斗争实践中锻炼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自觉和胆魄,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四是要为担当作为者创造良好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注重“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断优化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制度环境。

二、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表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表率。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述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一是要原原本本学。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原文、金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的基本要求、方法论指向,更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二是全面系统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视野极为开阔,党员干部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以便实现全面学习、系统掌握。三是要联系实际学。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重要论述的学习过程当作是检验检查自身担当精神是否过硬、担当本领是否够强的重要试验场,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查摆、切实完善。

(二)要增强敢于担当的政治自觉

政治忠诚是敢于担当的重要基石。强化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坚定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政治自觉。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裝提振担当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述,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担当气魄,筑牢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思想之“基”、精神之“钙”。三是锤炼坚强党性涵养担当精神。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等持之以恒的党性锤炼,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堤坝、强化干部群众的为民初心、增强广大党员的忧党意识,永葆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

(三)要强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勇于担当意味着敢于负责,这既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一是要心中有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心中有责,关键是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推动发展的责任意识,切实把使命担在肩上,将责任牢记心头。二是要自觉履责。要秉持一颗公心,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培育“功成不必在我任”的境界,塑造“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三是要主动担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主动担责是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鲜明特质和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履职尽责、勇于承担责任,切实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

(四)要提升善于担当的能力本领

练就善于担当的本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实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的必然要求。提升善于担当的能力本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思维视野。善于担当,首先要有战略思维、大局意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使各项工作部署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各项工作成效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标准,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二是强化学习提升,补齐能力短板。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积极优化知识结构,努力丰富实践阅历,切实提升自身推动发展、服务为民、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不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锻造过硬本领。三是善用科学思维,丰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要努力学习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和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