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了凡四训》中的伦理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019-08-30强志伟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命运

强志伟

摘 要:《了凡四训》是一部戒子家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袁了凡以亲身的经历来阐释 “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理念,他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强调改过、积善、谦德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以此来告诫子孙向善立身,修善积德,谦逊受福,远避祸殃 ,这部家训对后世家庭教育和国内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袁了凡;命运;祸福

《了凡四训》作为一篇家训,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自它问世以来,便受到广大家庭的推崇。这篇家训汇聚凝结了袁了凡的平生经历和他的学问之道,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这本书篇幅虽然较短,但是糅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喻理深刻,思想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至深。

一、袁了凡与《了凡四训》

(一)袁了凡的生平

袁了凡先生(1535-1608),原名表,后改名为黄,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袁了凡童年就失去父亲,年迈的母亲不愿让他考取功名,而是希望他能够放弃学业,改学医术。后来了凡先生在慈云寺遇一位性孔的老者,孔先生给袁了凡推算了命中注定的运数和平生的吉凶祸福:参加县里的童生考试时,该当考十四名,府考的时候,应当考七十一名,提学考则考第九名,哪一年考第几名,哪一年当补廪生,哪一年当贡生,哪一年被选为四川某县知县,某年某月某时去世,命中没有儿子。此后,了凡先生发现孔先生预算的跟自己的人生经历分毫不爽,这时候便相信一个人的命运、进退都是早已注定的,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于是一切看得淡泊了,无欲无求。后来,袁了凡到栖霞山拜会了云谷禅师,细听了云谷禅师“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在彼此的深切交談中袁了凡便相信了云谷禅师的话,于是在佛前把过去所有的罪恶与过错都说了出来,以求能够改过,同时又祈求上苍他日能够考取功名,还立誓要做三千件善事。在此之后了凡先生便力行善事,积累善德,时刻警醒自己,立誓改过自己以前的各种缺点,检点自己的行为。后来他考取了举人,生了儿子,又考取了进士,在宝坻县做知县时,又为百姓减收粮税,寿命也到了72岁。

(二)《了凡四训》的主要内容

1.立命之学。什么是“立命”之说?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修身养性以奉天命,“立命”是研究生命的一门学问,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体现在对于“命”的理解上。中国自古就重视对于修身立命的研究,如,《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认为早死与长命是没有区别的,应该修身养性以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墨家《墨子》一书中:“君子察迩而迩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谇也”。华夏泱泱数千年文明能够延绵不断,从中国古代先贤对“立命”的重视之中可见一斑。但中国古代实行数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宿命论的观念在老百姓中十分普遍。在袁了凡未遇到云谷禅师以前,一直认为命运早已注定,命途早已被安排好,只能听天由命。后来在云谷禅师的教诲下,“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打破了袁了凡一度坚持的宿命论,即命运不是注定的,是由自己决定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云谷禅师曾对袁了凡说:“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告诫袁了凡福田都在自己的心里,从心而求,都是可以感应到的。从了凡先生的一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记功过格,力行善事,念准提咒,清除内心的杂念以保持本心清静之后,考取功名,生育儿子,活到72岁,摆脱了先前孔先生算的“无子”“短寿”等等命运,这些都是他力行善事,修身立命的结果。另一方面,改变命运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善事愈多,积德愈多,命运才会逐渐好转,就如刚才所说的“修身以俟之”。

2.改过之法。改过是立命的一个步骤,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条件。若想要获得福报,在没有行善之前,必须先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对此,他认为改过者,首先要有“耻、畏、勇”三心。第一,要有羞耻心。古之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世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贤甚至身败名裂,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人安逸享乐,甚至做一些不合天理的事,却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傲然无愧,没有一点羞耻之心,而圣贤却不受世俗欲望的污染。“耻之于大人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如果没有羞耻心,人和禽兽便没有什么不同。若想知过改过,必须先发耻心。第二,要有敬畏之心。天地万物,鬼神是不能够被欺骗的,做任何事他们都会看到,就算是在隐蔽的地方犯了过错,自己掩藏得让人发觉不到,但也逃不过天地鬼神的双眼。俗话说“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必须有敬畏之心,心怀敬畏,克己慎独,才能使我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第三,须发勇心。人在犯过之后,一定要勇敢下定决心改过错,不能有一丝的迟疑,不能退缩畏惧、消极等待。“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这句话的意思大体是,自己有错却不知道有错,这是不明智;而知道了自身存在的错误而不改正,这是没有勇气。

在具备“耻、畏、勇”三心的基础上,了凡先生根据改过的方法路径不同而提出从“事、理、心”三条改过的途径。第一,从事情的本身上来改过。这种方法只是用外在的条件来强制约束自己。第二,从情理上改过。“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过错应该从理的角度上去思考,即从事物的本质上去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第三,从心而改。过有千端,唯心所造,过错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所造成的,自己如果达到心静如止水的境界,那么过失将不会产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既然过错是由心造成的,就应该从心上来改,而治心则是最好的悔改方法,让自己本身内心清静,不受外界滋扰,并且兼用明理和禁事两种改过方法,从而达到改过的目的。

3.积善之方。袁了凡阐释了积善恶与祸福报之间的关系,行善多的家庭,必然会有多余的吉庆,而且子孙也会因此得益。他举了十余个例子来进一步阐释祖上行善,子孙得善报的道理,如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行善救济灾民,杨荣官至少师;莆田林家的老太太将米做成粉团给穷人吃,日复一日,后来林家的子孙大多做官;嘉兴屠康僖在刑部作主事,为被冤枉的犯人上书,请求为他们减刑或者释放,本来命中无子的屠康僖后来生了三个儿子,而且都做了高官。他提出要明辨善事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只有真正的明辨是非善恶,才能行真正的善事。人生在世,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应当随缘去布施世人,可是兼济天下、布施世人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此中种类繁多,对此,了凡先生归纳出十条重要的行善纲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世间善事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不能一一尽述,把上述的十件事做好加以推广,则万德可备。

4.谦德之效。谦虚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作者引用易经和尚书的两句话指出谦德对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辛未年(公元1571年),袁了凡和同乡大约十个人一同参加会试,其中丁敬宇为人厚道诚实,对人恭恭敬敬、小心谦逊,了凡先生对一同的费锦坡说丁兄今年必第,等到放榜后,他果然考中。只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约束自己不善的行为,不骄不躁,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诲,学习他人的善行,就会得到天地的怜悯保佑。伟大的志向一旦树立,那么内心必须谦虚谨慎,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问心无愧,那么自然就能够感天动地,靠自己真心造就自己的福份。

二、《了凡四训》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一)《了凡四训》对后世的影响

1.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与《了凡四训》。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的曾国藩(1811年11月26-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后来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受袁了凡的影响,曾国藩从《了凡四训》中很受启发,并将其列为子孙修养人生所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晚清以来,《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广为流传,这两篇戒子家训虽隔三百余年,但我们不难看出两书之中所蕴含的一些共同的伦理思想内涵。曾国藩强调君子修身立志要胸怀天下,有为民请愿的器量,内圣外王,自立自强,告诫诸弟要尊重他人,时刻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改进,要宽以待人,为人为善。如曾国藩致诸弟的书信中说道“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致九弟的书信中“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还有他告诫诸弟及后辈要戒骄横之心,做人谦虚勤劳切勿夜郎自大,如致九弟的书信中“贤弟教训后辈子弟,总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以药佚骄之积习,余无他嘱”。致四弟的书信中“吾家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曾国藩家书中修身、劝学、治家、用人、为政等方面的思想内涵丰富,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这与《了凡四训》中所强调的立命、积善、谦虚等思想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归根结底,二人还是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确确实实也受到《了凡四训》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形成历史悠久而独特的文化。袁了凡和曾国藩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先秦时期的优秀文化和宋明理学,之前我们说过《了凡四训》糅合儒道佛三家思想,从袁了凡的生平履历中很明显的看到他也受佛道两教的影响。除了儒家思想,曾国藩也受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从中汲取营养以修齐治平。两篇家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广泛传播,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共同的伦理思想当为后人所学习。

2.《了凡四训》在日本的传播。《了凡四训》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被国外广泛接受,对国外的社会和个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安冈正笃——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思想家,他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日本人,将《了凡四训》称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他一生著作众多,其中《创造命运》、《开展命运》等书深受袁了凡的影响。日本著名企业家,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将《了凡四训》、《阴鸷文》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他人生和事业的向导和指南。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说道:“命运和因果定律,这两大原理支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即使是與生俱来的命运,我们也能够通过利用因果报应的法则加以改变。因此,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将命运引向美好”。“这不是我胡思乱想的……书中介绍了袁了凡这个历史人物的相关故事”。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影响,稻盛和夫的命运观和因果观与了凡先生所讲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相信因果报应法则,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多行善事就能改变命运。而他的经营企业的一些哲学理念也是从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得到启发,如《了凡四训》强调明辨善恶、行善积德。稻盛和夫的一条哲学理念就是“以善恶,不以得失来做判断”,企业经营者要以一颗善良之心来做出判断。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经营理念,不再一一列举。《活法》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叙述十分平淡,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许多理念深受《了凡四训》的影响,并且是稻盛和夫先生经过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吸收汲取精神营养,来指导他的人生,管理企业,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优良完整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家族延绵不断、久经不衰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家教,大多数的家庭以家训的形式对子孙后代进行教育。从古至今历经数代人的总结,传统家训的数量极多,《了凡四训》却在星罗棋布的家训中显得独树一帜,愈来愈被后人视为家教典范,不仅被后世家庭所接受,更被国内外社会多个层面所接受,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当今社会,《了凡四训》以不同语言和媒介形式传播它所蕴含的思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二)《了凡四训》当代价值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教化传统,数千年来,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对维护社会秩序,教化百姓、约束个人行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之后,对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了凡四训》虽成书于封建社会末期,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它积极向上的一面,作为一本戒子家训,数百年来广泛流传,其中体现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精神对当今社会有着诸多现实意义。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了凡先生的平生履历中,我们看到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对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在没遇到云谷禅师之前,袁了凡认为自己的人生命运就是孔先生测算的那样,整天凑数其间,无所作为,而在领悟到“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之后,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积极上向上的人生观能够让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不会迷茫和困惑,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人生观的树立、人生态度的选择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有的人选择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觉着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害怕失败,好高骛远、狂傲自大……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袁了凡那种积极向上的立命态度和人生态度。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应该保持奋斗、进取、向上的态度,凡事多往好的方向想,积极的面对生活,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人生更加有意义,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2.知错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袁了凡强调改过与行善,提出“耻、畏、勇”三心和“事、理、心”三条改过途径,这其中对我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有很大的帮助。“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的一生难免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犯了错,一定要认识到自己錯在哪里,勇于承认错误,当机立断,痛改前非,不能因为畏惧而退缩。在改过的过程中我们要从自己内心改正,让内心清静,一旦有恶念生起,就要立即察觉,让恶念消失。就算犯了错误,我们也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清楚的认识到犯错的原因,针对错误加以改正,绝不能一错再错,越陷越深,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明辨善恶,多行善事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积善是改变命运的前提和关键,正因为袁了凡行善事,他的命运才得以改变,他强调要明辨善恶,明辨是非曲直,并提出做善事的十条纲领,同时也告诉我们谦虚谨慎对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我国自古强调行善和谦虚,崇德向善、谦虚谨慎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今天,我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联系实际,善于明辨是非善恶。像了凡先生那样,明辨善事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而他所说的十条行善纲领也为我们的行动指引了方向,要果断做出选择,不管自身的条件如何,都应该多行善事,做真正的善事。谦逊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一条基本准则,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有的一种姿态,像伟人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所说的一句话“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谦虚使人进步,我们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不可骄傲自满,不可心浮气躁,时时处处保持谦虚谨慎,使之成为我们的一种品格。谦虚行事,与人为善,保持我们应该有的品质和姿态,才能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自我。

三、结语

《了凡四训》的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改变命运、改正错误、辨别善恶、多行善事、谦虚谨慎等思想对后世家庭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袁了凡著.弘丰译注.了凡四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0.

[2]袁了凡著.黄智海演述.了凡四训白话解释[M].北京:北京八大处灵光寺,1997.

[3]孟子著.万华丽,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9.

[4]墨子著.施明译注.墨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5.

[5]荀子著.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

[6]孔子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论语[M].长沙:岳麓書社,2011.5

[7]曾国藩著.曾国藩家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8]稻盛和夫著.周庆铃译,吴常春校译.活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

[9]钟茂森著.《了凡四训》研习报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

猜你喜欢

命运
命运与共
命运的更迭
命运秀
想到命运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百亿美金背后的命运——杨浩涌:百亿美金背后的命运
百亿美金背后的命运
让命运换条跑道
命运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