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高校教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发展建设

2019-08-30吴浩州

求知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职业发展民办高校

摘 要:教务管理岗位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营效果,其地位举足轻重。文章将从普通民办高校教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发展出发,做简要的分析和个人见解。

关键词:教务管理;民办高校;职业发展

2003年,以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8号文件)为标志,国内的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其中文件对于独立学院的性质有明确的认定,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并在其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本文所称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于此范畴。”

一、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岗位的发展现状

当前绝大多数独立院校教职工人才的流失状况越演越烈,其中学工岗位和教务岗位的人员流动尤为严重。民办院校相比其他高等学府,其较短的办学历史及办学经验、管理经验的短缺直接导致员工的高流动率,严重阻碍了院校的建设。

在人才流失这个“永远的痛”中,教务岗位工作者的流动最为突出,教务岗位无法留住人才的问题十分普遍,及早认识问题和症结所在并对问题加以改善和解决直接关系到一个民办高校的教学运营及发展。

二、目前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岗位的问题分析

教务管理岗位工作者(以下简称教务秘书)在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设置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晰

民办高校因为没有编制,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院校在设置校内岗位时常会让不同岗位教师身兼多职,而教务秘书作为一个与院校教学运营对接的岗位,应明确对应教学的操作,如日常教学管理、考试事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学籍管理内容。但是在部分高校,教务秘书除了承担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涉及学生管理的隐形工作、学科建设及项目管理工作,而在更多民办高校,教务秘书还要身兼行政秘书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现状不仅会给教务秘书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还会直接影响一个教务秘书对岗位的热爱及工作持续力。

2.职业发展规划不明朗,缺乏工作动力

教务秘书是什么角色?负责什么工作?有怎样的发展空间及职业规划?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并没有给教务秘书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明确的角色定位首先直接影响一个教务秘书对岗位的肯定,其次也持续影响其的工作熱情。最后,教务秘书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也极大地阻碍了教务秘书的发展。学生工作团队的职业发展有着明确的发展线路,一是思想政治发展路线:往院级书记岗位如学生处团委书记、二级院系党委副书记发展;二是转型为教师岗位:学生辅导员因为拥有就业指导课程及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机会可选择教师职称发展路线。对比之下,教务秘书单一的发展路线在职业发展规划中便消磨了其工作动力。

3.“位低责重”,心理负担严重

“教务员责任”“教务员承担”“教学事故”等词语对教务秘书并不陌生,尤其是新上岗的年轻教务来说。民办高校有着严密而细致的各项规章制度赏罚体系,每个教职工都可能因为工作的失误受到惩罚和批评,而教学作为一个不稳定的运行主体,充斥着各种非主观的变动因素,如教学设备的老化及折损,任课教师的师德师能、教学辅助材料如教材、演示材料的使用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一个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但是目前在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学运行中的许多失误都直接追责到教务秘书,对教务管理岗位无形中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压力,对教务秘书的心理及生理都造成负担。一个普通科员级的教务秘书除本职工作外还需额外承担其他的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意外,这直接导致了教务秘书对岗位的否定和放弃。

4.设岗不设职,空白的职业晋升空间使教务秘书丢失安心立命的踏实

在职称评聘的选择上,教务秘书对比学生工作团队有着“先天的”不足,尤其在近几年教育厅关于学生工作的发展要求及各高校完善二级院系管理的进程中,其进一步科学化、细致化的分工,使得教务秘书在职业晋升空间上的短板和空白问题更加突出。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二级院系并无成形的教务管理办公室,教务秘书直接由二级院系的办公室主任或者办公室秘书管理,造成教务秘书工作分工不明确,岗位职责不清晰。教务管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的岗位,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如对课堂的把控、考风考纪的管理、信息管理和操作等。非本岗位的直属领导在不熟悉其工作内容和属性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和判断加以分工,除了直接影响教务秘书的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整合外,更重要的是让教务秘书潜意识里认定教务管理岗位工作者无法发展成管理者,进而对工作职责、岗位意义产生怀疑,直接降低了教务秘书工作的踏实度。

每个高等院校都有教务处(部),也都有学生处(部),而在近几年民办高校的二级化管理中,二级院系中拥有人数优势的辅导员队伍纷纷设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工作团队更加集中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负责人一般由辅导员管理,可以做到更细致、更科学地分工及资源整合。最重要的是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设立给了辅导员队伍职业晋升的空间,近几年部分高等院校学生处(部)团委书记工作的下放及二级院系团委(副)书记岗位设置更让辛苦工作的辅导员老师看到了晋升的机会,工作有盼头,工作也就更加有热情,人才的流失也就因此得到更好的缓解。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一方面教务处并不直接参与教务秘书的管理工作,将教务秘书的管理权责下放到二级院系,直接造成了教务秘书的归属感缺失、对教务处的服从度和认可度低;另一方面二级院系对教务管理工作不熟悉,对教务秘书设岗却不设职,交予院系的其他负责人管理而不是设立单独的教务管理办公室或教务管理工作负责人。找不到团队归属感和教务管理职位的晋升空间,直接让教务秘书丢失安心立命工作的安全感。

三、教务管理岗位的发展建设浅析

1.明确教务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教务秘书的首要任务即是、仅是服务教学

目前部分民办高等院校中,教务秘书与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经常混淆,区分不清,作为相近的两个岗位,明确的职责分工及工作内容的精确化是进行教务岗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明确教务秘书岗位的工作职责的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明确二级院系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行政秘书岗位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院系教职工的调度和管理,其工作内容可以大致分类为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会务管理、项目管理、新闻媒体工作及学科项目管理;教务秘书应该仅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负责院系的教学和考务工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提高职工对岗位认可度的重要举措。

2.细分教务秘书工作内容,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对应增减教务秘书

明确教务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需要科学认识及细分教务管理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秘书工作内容的进一步细致分工一方面是为了二级院系能够根据教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所在院系的规模正确和相应地增设人员,减缓教务秘书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从日常工作上让教务秘书明确自身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培养教务秘书的工作责任感,进而发展教务秘书的工作自豪感,提高其对工作岗位的肯定。

3.填补教务秘书的职业晋升空间,完善人才的留住和发展机制

一方面,教务处(部)作为教务秘书的上层管理,应按时、按量开展教务秘书的培训,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让教务秘书看到岗位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可能性。学习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教务秘书自身的工作能力,还可以逐步得到同一院校内其他部门对教务管理工作及教务秘书的肯定和正视,从校情上直接给予教务秘书一个正面的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教务处(部)或学校管理者应加快二级院系教务管理团队的建设,既有设岗,又有设职,让教务秘书看到教务管理工作有前景、职业有空间、日子有盼头,直接提高教务秘书的工作积极性,从本质上采取措施,减少教务管理人才的流失。

教务秘书是任何高等院校都需要建设的岗位,其工作内容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良好有序的教学环境及令行禁止的教务管理是一个学校教学的根本和基础,优秀及职责明确的教务管理团队则是一个学校教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設教务管理团队及明确教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蕾,詹士昌.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压力、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2]李婧.教务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困境[J].绿色科技,2018(19).

作者简介:吴浩州(1990—),男,广东澄海人,研究实习员,本科,研究方向:英语古典语言学及翻译理论实践、高校教学数据模型及软件应用、教学教务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职业发展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SaaS的教务管理工作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