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违的老北京拉洋片

2019-08-30陈春喜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三哥木箱天桥

陈春喜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是民俗文化艺术的一种,流传至今已有800年。它是将绘制的图片放在特制的木箱内,通过特制的镜片来观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人物故事等,观其景人其境,使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过去,北京老天桥八大怪之一“大金牙"焦金圣就操此生计,有节奏的锣鼓喧嚣,有特色的唱腔悠扬,别有一番情趣,很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历史原因,此艺术接近绝迹。

我小时候在天桥看过拉洋片。那是1959年5月的一天(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比我大3岁的三哥带我去天桥玩儿,我俩从牛街走到天桥,用了半个多钟头。第一次去天桥,我的眼睛都不够使了,看什么都新鲜、新奇。有说书的、说相声的,都非常有趣。我们还看了宝三跤场摔跤,看了玩儿杂技的,练武术的不光练拳脚,还耍着兵器。北京有一句老话儿“天桥的把式一光说不练”,这句话不准确,在我们眼中,他们的功夫特别棒,动作精彩、好看。当然,话他们是说的,为了招揽生意,但言语风趣幽默,我喜欢听。

当时拉洋片的是不是“大金牙”我不清楚,只记得道具前围聚了不少人,其中多数是小孩子。拉洋片的艺人身穿大褂,挽着袖口,头带瓜皮帽,脚蹬圆口布鞋,很是精神。他的道具是一个大木箱,木箱前摆着一排小板凳,观者坐在板凳上,通过木箱中间的一排不大的小孔往里观看。艺人边唱边表演(连说带唱),有腔有调、有滋有味。那天,我和三哥每人花5分钱看了一场拉洋片。我清楚地记得看的是孙悟空三盗芭蕉扇的故事,真是好听好看!

光阴似箭,一眨眼,60年过去了。

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和老伴去定陵游玩,正好赶上那里举办民俗活动,有吹糖人儿的,现场编草编的,捏面人的,还有用人的名字作画儿……我还发现有拉洋片的,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

因为我们去得早,游人还不多,于是我和拉洋片的老艺人攀谈起来。他听出我是老北京人非常高兴,就跟我说起他的身世。这位拉洋片的表演艺术家叫李松林,曾拜拉洋片名家张谦为师,遵照张老师“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教导,在吸取老师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李先生不仅在京城的春节庙会及各种民俗活动上表演拉洋片,还受邀到全国.各地表演,很受欢迎。他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及各种媒体均有报道。

在李松林先生的熱情邀请下,我和老伴儿看了他表演的《孙悟空大战鲤鱼精》,他连说带唱的表演形式很精彩,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但愿这门古老的艺术能传承下去,并继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三哥木箱天桥
三哥的麦地
三哥的眼镜
冠军诞生记
拯救
天桥
把木箱换成纸箱
2009年高考理综试卷(I)第25题评析
在天桥上
三哥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