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2019-08-30袁欣
袁欣
摘 要 伴随着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英语口语教学逐步变成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文中通过分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4-0055-01
为了更好的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提高学习英语口语的效率。因而,文中探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非常必要。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语口语课堂中缺乏灵活性。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枯燥乏味的课堂容易引发学生厌烦心理,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些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效率下降。
(二)口语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现如今,初中口语教学并未统一配发专门的教材,口语教学都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练习,不具备正规的教材,或者各地方教材多种多样,难易程度不一造成口语教学效果不佳。灵且实践教学中应用频率较低,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造成学生口语发音较为生硬,教学效率下降。
(三)过分追求活跃氛围,影响学习。初中口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良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大多数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出音视频资料。尽管学生对口语学习产生兴趣,可是过于关注音视频资料,忽视了英语口语学习,总体课堂虽然处在活跃的氛围中,但是学生缺乏对口语的理解。教师所展开的话题,学生并未利用英语口语展开延伸,并未练习各种词汇与句子,降低了口语学习效果。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采用合理英语教学方法
1.把好学生语音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让人听清所说的话,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先紧抓好英语语音关。教师在为学生展开口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拼读习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心。在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当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促使每一名学生都勇敢开口说英语,为之后学习英语口语打好基础。
2.合理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大声进行朗读。通常来讲,英语朗读要利用下面三种形式: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与单独朗读。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合理利用这些朗读形式,让学生们始终保持对英语朗读的兴趣,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为之后学生的口语表达做好铺垫。
3.创设针对性情境。按照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出具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可以使用所学来展开口语练习。一般学生在学习完有关词汇与语言知识后,需要可以适应这些语言的环境,这正好是可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良好时机,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层次性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是漫长的一个过程。教师要重视使用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利用展开活动的方法,给学生们创建出具体的口语表达情境,选择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对新课标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层次化的培养方法,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详细来说,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要结合知识点,科学合理的创设有关教学情境,从而良好的激起学生学习口语的热情。比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展开层次性的语感教学活动,给学生们设计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例如在暑假结束后,教师能够给学生们布置具有层次性的话题,首先是假期趣事;其次是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最后是新学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融入背景音乐,通过构建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层次性语感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口语表达情境,在帮助学生解决表达问题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实现提高口语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营造良好口语对话氛围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禁止过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要增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第一,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依靠音视频等资料,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口语练习属于从浅入深的过程,教师在准确掌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口语练习频率,为学生们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采用英语思维展开思考,自然而然的让学生输出英语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主动性。第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练习口语的良好平台,有重点的提高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教师就需要采用合理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感的层次性、营造良好口语对话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敬弟.初中英語口语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