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下高校开展素质课教育的策略分析

2019-08-30郭蓉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就业导向高校

郭蓉

摘 要:在当前科教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社会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而且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提出较高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也要具备较强技术能力,而且在未来就业发展中,也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并能够更快地适应专业岗位,为自身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就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稳定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得到有效推广,而且各级院校也加强对学生开展素质培养教育,由此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启示结合的音符、节奏等传达情感的艺术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情感素质的关键内容,其以优美的旋律以及词曲,能够表达出创造者的悲欢喜乐,也能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地增强人们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在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中,也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才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但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课程来说,其呈现出课时偏少,且不受重视的表现,这样讲会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当前我国各高校逐渐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强该课程的建立与创设,但其重视程度却为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其课程安排的课时呈现普遍偏少,这样讲会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而且在高校教育中,还呈现出课程注重知识却忽视能力的现象,这也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是与就业导向背离的。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中都会在人文素质教育运用以往的教学体系,这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难以将就业导向内容渗透其中,也不利于将素质教育当中的基本性、整合性以及综合性优势体现出来。

在一些高校音乐人文素质教育中,也呈现出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表现,而且其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这给相应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会带来影响,也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未来良好就业。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欠缺较为充足的师资力量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大学生难以在教师的引导学生良好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音乐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更不用说来培养大学生的极强就业能力了。针对这些现象,高校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出来,转变以往教学理念,并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制定完善的音乐人文素质教育策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音乐素质,也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进而确保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起“体现综合就业能力”目标的教育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其中的“就业”不单单是指“技能就业”,而是注重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展示出大学生的综合性特点,也就是说,要将实际的学科教育宗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融合,并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增强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也就是为社会或是企业培养更为优秀地专业人才。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其一个人的就业综合能力,是能够从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素质以及民族精神等角度体现出来。针对企业来说,其职业道德、组织能力以及合作和工作能力等高低是决定是否聘用该人才的关键。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是音乐欣赏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由此为社会培养更多音乐人才,也为其未来良好就业提供保障。通过建立起“体现综合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形式,首先,高校应注重树立将人文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应在其中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进而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就业中展示自身优势。另外,也要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针对音乐欣赏教育要求,教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音乐文化内容,进而增强其音乐人文素质,确保大学生艺术修养能够进一步提升,而且在实际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剧《猫》和儿童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等,并让学生了解音乐《回忆》的出处,进而为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更好增强学生音乐人文素养。

(二)加强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间的科学融合

针对当前的普通高校来说,其学制一般都是以四年制为主,而其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时安排也以3:1的形式居多,而且也有一些学校是以2:2形式为主。在当前教育体系下,项目式教学、行动导向教学以及一体化教学等模式得到推广的运用,而高校也逐渐加强实践教学活动扥有效开展,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课时却呈现非常少的表现。因此就要求高校要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根据专业的核心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由此转变以往只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自身人文素养,进而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其在未来就业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另外,要想让学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更好发展,并全面了解和认识主流音乐,教师可以将《大河之舞》《天鹅湖》交响乐以及动画结合的《幻想曲2000》等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能够使得商科类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与感受主流音乐,进而让学生在未来就业中能够更好地发展。

高校应立足于学生、课程以及就业能力等为基础,建立多样性的课程教育体系,在学生专业学习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例如,在开展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中,并在其中凸显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增强自身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素养,也在正确的教育体系下,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由此能够诶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与生活规划提供保障。

(三)高校应注重建立完善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队伍体系

对于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下,应加强培养有效人文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体现出严谨治学精神、渊博文化知识和求真科研意识,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探寻知识,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从而实现共同努力的要求。针对教师来说,其应注重自身价值观、人文修养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以自身良好的品德素质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在教师的公众形象与行为等都会给学生举止行为带来影响,因此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进而引导学生良好发展。而且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三、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校园中,应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和落实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明确人文素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性,并有效地将其渗透到音乐欣赏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专业能力,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为高校大学生未来良好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也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专业素质以及人文品质等良好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确保大学生能够更加稳定的就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涵.以人本理念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8(2):21-23.

[2]覃晓涓.关于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11).

[3]白志兰.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就业导向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