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探讨

2019-08-30张海英张海龙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医学科全科

张海英 张海龙

摘 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全科医学的发生与发展。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化,在三级综合医院中设置全科医学科已势在必行,文章从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置全科医学科的意义及要求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全科医学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学科

一、全科医学科的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

二、发展全科医学是国家医疗改革的战略性决策

2010年3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对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指出: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的医院必须设置全科医学科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中提出: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切实提高全科医师培训质量。2018年1月,国务院发文《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合格全科医生。

三、全科医学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理论上应当具有"六位一体"的功能,肩负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但由于我国全科医学发展较晚、缺乏学科重视度、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全科医学的发展面临优秀人才缺乏的瓶颈。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需求量与现有量缺口至少达20万名。群众习惯于三级综合医院就诊求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目前全科医生技术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患者的需求不相匹配,合格全科医生的缺乏是阻碍社区首诊的首要因素。

目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已成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

学科挂靠普遍存在,如挂靠老年病、干部科、急诊科等。但当今的医学教育是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教育,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不同于专科,对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认识不深的专科医生难以实现全科理念的传输和全科医生胜任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全科师资力量薄弱,全科医师轮转社区时间短,同样不利于全科医生胜任力的培養。此外,全科医学科的缺如,使全科医生失去强大的科室后盾,可能导致轮转期间缺乏学科归属感、认可度。

政府虽然设置了"双向转诊制度",但目前双向转诊的现状是"有制度,无机制;有政策,无流程;有需求,无动力",现阶段国内综合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尚待完善。

专业学科的细枝分化使得合并多病或出现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患者于多个专科徘徊,增加了专科门诊或住院负担,同时患者感受到被推诿感,加剧医患矛盾,浪费医疗资源。

四、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意义

(一)国家发展全科医学的需求

全科医学教育是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建立高素质全科人才队伍是我国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国的现状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技术不高,带教能力不足,而三级综合医院具备优越的全科医学人才培训资源与实力,因此在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是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学发展、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需求

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借助综合医院强大的师资队伍以及规范、系统的培训机制来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合格全科医生,有利于全科医师将轮转中接触到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提高老百姓、医院管理者、专科医生及学生等对全科医生的认识与认可,使全科医学理念深入人心。

(三)探索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的需求

三级综合医院具备较为浓厚的专科学术氛围、优质的专科医疗资源,有利于社区服务中心遇到疑难杂症时"向上"转诊。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由相应的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长期、持续、综合及个体化的照顾,体现全科医学的优越性,实现"向下"转诊。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设置,有利于全科首诊和疾病分诊,践行全科医学的整体观念,使患者逐步适应先到全科就诊,再到专科就诊的良好就诊习惯。同时通过全科医学科可签约并管理一定的社区人群,以摸索适合的全科首诊及全科-专科转诊流程、转诊路径等全科发展与工作模式,最终向社区推广。

综上,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有利于推进国家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促进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教育,利于改变所服务管理(签约)人群的就医观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全科工作模式,推进全科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五、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设置

(一)目的

以卫生与健康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和输送合格全科医生为目的,建立健全以全科医学科为主导,临床专科协同,基层基地支撑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为培养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全科医生队伍提供有力的体质机制保障;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医改建设健康中国提供见识的全科人才支撑。

(二)设置要求

1.应满足独立科室建制的必备条件,符合全科教学、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的功能定位

全科医学可应与基层实践基地建立稳定、长期、紧密的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医院与社区学科间联动、指导及协助管理。

2.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场所、设施、仪器设备的基本配备

全科医学科具有独立的科室代码;按照标准设定满足基地培训任务需求,全科门诊≧2间、全科病房≧20张,配备独立示教室及相关教学设备。人员配备能满足全科医生培训需求。其中,取得全科职业注册资格的全科医师不少于5名(三年以上住址医师不少于3名);全科医学科主任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全科执业资质;有长期稳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能够满足全科教学要求。

3.具备承担全科医疗、教学、科研相应能力的医教研协同发展

医疗方面: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诊疗范围包括:常见以症状为表现的健康问题(常见病、多系统慢性疾病、其他无法确定专科的疾病等);设计的病种及病人数量能满足全科教学的要求;以综合性治疗、连续性照顾和人文关怀等特征,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基地实际的全科医学科运行和发展模式。

教学方面:承担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牵头制定和落实培训对象的具体培训计划;开展临床教学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及评估;加强与培训基地其他临床科室以及基层实践基地的协同联动;开设全科教学门诊,推进教学互动和诊疗联动;不断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方面;搭建全科医学科与专科及社区研究协作平台,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科学研究,指导并带动基层实践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建立适合全科医学特点的研究体系。

六、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展望

加快健全和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加强全科专业基地建设,增加全科诊疗科目,名符其实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对经全科培训合格的专科医师,可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强化基层医疗与三甲医院全科医学科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方面的联系。(通讯作者:张海龙)

参考文献:

[1]郑嘉堂,董爱梅,迟春花.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意义及角色定位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05): 346-348.

[2]方力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与全科医师培训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2016,(08):58-59.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医学科全科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