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左”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019-08-30高泽赟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

高泽赟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左”倾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内共出现三次“左”倾错误。三次“左”倾错误的理论都来自于共产国际,但是瞿秋白和李立三都在共产国际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思考,因此实践中与共产国际的指示相背,最终都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干预下得到纠正,只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高举“国际路线”的旗帜,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影响中国共产党长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研究三次“左”倾错误,可以以史为鉴,对当前党的工作,国家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

一、三次“左”倾思想在中共中央的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都混淆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界限,将社会主义革命提前,将反对资产阶级政权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并列,妄图通过一次革命直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虽然每次纠正“左”倾错误都在重申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但都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得到纠正。这是因为在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力量和革命对象做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先后叛变了革命,进入了反革命的阵容,中国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只剩下了农民和城市贫民。在这样的理论影响之下,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将民族资产阶级与城市小资产阶级视为危险的敌人和打击对象,这也就是中国党内“左”倾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

(一)瞿秋白:“无间断革命”理论

大革命的失败后共产国际派罗明纳兹前来中国纠正中共党内的错误。罗明纳兹来到中国后,根据斯大林的“三阶段论”以及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他自己对中国的革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形成了“无间断革命”理论。在革命的性质上,他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实行推翻封建军阀的民权革命,“中国的革命进程,必然要彻底解决民权任务而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主观的认为中国革命正处于最为激烈的阶段,中国当前的革命看似低潮,实际上是高潮。他的这一错误思想被中共中央接受,在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成为中共全党奉行的理论观点。直接造成了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罗明纳兹在11月的扩大会议后不久就返回莫斯科。与他在中国的情形不同,他的“无间断革命”理论在联共(布)与共产国际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受到了米夫和布哈林批评与抵制,双方在对资产阶级的认识上产生矛盾。罗明纳兹认为中国不存在封建主义,中国的资产阶级并不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存在,只有个别的资产者,所以中国目前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都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米夫则反对罗明纳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将民族利益出卖给了帝国主义,成为了反民族的因素,无法再为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现阶段仍旧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具有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在双方争论的过程中,米夫将罗明纳兹的“无间断革命理论”指责为托洛茨基主义,将理论观点的争论,引向政治派别的争斗。最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目前所处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认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已经生长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之主张,是不对的,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革命(共产国际执委驻中国的代表之主张)也是不对的”,否定了当时中共的革命路线。在中共六大上,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二)李立三:从“武装保卫苏联”到“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一切矛盾集中的焦点”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受到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的影响。在1929年2月至10月间,共产国际先后向中共中央发来四封指示信,要求中共加紧反对右倾、反对富农,反对改组派和中间派的斗争。当时,由于中苏之间矛盾激化,共产国际在十月的指示信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军事行动,武装保卫苏联。中共中央根据指示信的要求,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保卫苏联实行土地革命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李立三逐渐全盘接受“第三时期”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将“第三时期”理论与中国革命形势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左”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已经是反动联盟的一部分,因此民主革命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同时也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密不可分,民主革命的勝利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再次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他强调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认为在第三时期内,“中国是帝国主义一切根本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而且是最尖锐最严重的地方”,中国革命的大爆发将引起世界革命的兴起。在这样一种对革命形势的错误的估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他制订了全国总暴动的计划,在国内组织全国中心城市开展武装起义,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在国际上他设想蒙古在中国的暴动胜利时也应大批出兵进攻中国的北方的反对派,并且还要求苏联援助中国革命,派大批政治、军事干部帮助中国工作。他没有听从共产国际停止暴动的指示,并且在8月1日至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的许多反对共产国际指示的言论,“……如果共产国际不同意这一方针,我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保卫我们的方针【不受】共产国际【的破坏】”。这些言论就与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保卫苏联”的指示相矛盾,并且将共产国际的指示与他的路线相对立,这是共产国际的纪律所不能允许的。直接影响了共产国际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认识,认为李立三执行的是一条“反共产国际的路线”。

(三)王明:“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

王明通过反对“立三路线”以及反对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错误”获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中共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操纵下,王明取得了中共的实际领导权。王明上台后,与瞿秋白和李立三不同,他始终以共产国际路线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他看来,坚定不移地执行共产国际路线,“不仅是革命运动胜利的根本原因,而且是使我们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条件”。因此这样,王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包括中国社会性质、阶级关系、中国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以及党的策略、工作重心等,都套用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对共产国际发出的决议指示机械的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在中共党内高举“拥护国际路线”的旗帜,取得了共产国际的青睐与支持。使其错误思想在中共党内影响最为深远。

二、反右倾斗争使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苏区全面推行

中共六大后,各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纷纷建立革命政权,在短时间内,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与扩大,农村苏维埃政权也纷纷建立。但是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一直都没有摆脱“城市中心論”的思想,在他们看来加强苏区建设与红军的发展,是为了日后夺取城市服务的。因此不断加强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控制,“左”倾思想也借此传入苏区。

(一)反右倾斗争将“左”倾思想传入苏区

由于长期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将城市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再加上交通不便,通讯设施缺少等客观原因,所以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干预较少,因此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独立灵活的解决根据地内的事务,革命力量才能够慢慢发展起来。

共产国际六大之后,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开始逐步扩散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将右倾作为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号召全党同志同右倾危险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反右倾的主要表现是反富农路线。

中共六大后,中国共产党认为农村中的富农比较多的代表封建地主剥削制度,因此,对待富农一方面要吸引富农到革命战线之内来,同时又要与富农积极斗争。但随着共产国际内部“左”倾思想的加重,以及苏联在实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镇压富农的模式影响,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共产党联合富农的政策犯了机会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决不能同富农结成联盟,要求中国将中立富农的政策改为反对富农。中国共产党接受指示后,在农村地区开始坚决的反对富农。在革命根据地反对富农路线的同时,也将反富农政策扩展到红军队伍中。逐渐重视红军队伍中人员的成分问题,1930年7月29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就红军建设和游击问题給中共中央的指示信》在强调苏区应当重视军队中的入党问题时,认为“红军和苏区党的建设经验表明,党内常常混进富农”,对红军内部的成分做了错误的判断。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在反右倾与反富农思想的影响下,提出在红军中要坚决肃清富农成分与富农的领导。从而各个根据地根据党政军系统开始了各种名目的肃反斗争。为了指导整个苏维埃区域的党组织,在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央局。在组织和思想上加强了对苏区的影响和控制,苏区也丧失过去相对独立的革命地位。为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思想进入苏区提供了组织和思想条件。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思想通过反对“立三路线”进入苏区

王明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直接干预下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并且借助在党内开展反对“立三路线”将自己的教条主义思想传入苏区。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不久,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发来了《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在这封信中,认为李立三的观念是与共产国际对立的,他执行的是一条“反(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与中共中央代表团共同制定的路线对立,将李立三的错误上升为路线错误。在这样一种论调下,王明上台后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的方针指示,不断强调党内存在着以“左”的词句掩盖的右的倾向,将右倾当过党内的主要危险。当时的中共中央也认为李立三没有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巩固苏区,反而指挥红军一味攻击武汉从而帮助富农路线在苏区发展,使富农分子在党内政府内红军内占着领导地位,进行反革命阴谋。因此四中全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派人直接巡视与加强省委及地方的工作,王明“左”倾思想,也就借助反对“立三路线”在各地贯彻执行。给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三、三次“左”倾错误的教训

(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土地革命时期连续犯“左”倾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党内没有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任务,以及党内的情况做了极左的判断,用主观臆断取代了客观实际,并且对共产国际的指示不加分辨的照搬照抄,给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遵义会议后,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以后,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只有自觉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些深刻变化,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深化自我革命,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现实的关系

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经典著作。首先,我们应重视对理论著作的学习。如果不认真学习前人思想,理论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要在准确理解前人原意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进行新的解读。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注重将经典著作的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如果只是从书本上学习经典著作,对某些语句进行注解和诠释,而不把深刻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则难以在实践中取得更为有效的成功甚至会陷入教条主义。因此,必须对前人思想进行分析和判断,把宏观上的指导原则与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使之转化为具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秋实.瞿秋白与共产国际[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2]黄修荣,黄黎.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探源(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余伯流,凌步机.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6,9,11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002.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7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1.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也谈中共中央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会议——兼述西安事变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