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新课标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
2019-08-30康平
康平
摘 要 培养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空间想象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重视丰富学生感知,扩大知识领域,奠定思维活动的基础;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使学生在掌握了思维方法后建立纵横思维线索,并通过问题的解答、辩论、促进其思维能力并开发其思维潜能。通过多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喜欢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 地理教学;地理思维;思维能力;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40-01
要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就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不仅在内容结构、课程目标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而且注重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转化,更区别于旧有的教材体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我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实际
新课标强调一定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强调课程实施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双方面达成,是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发展,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是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实质性结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改变教师一人支撑课堂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为着眼点,实现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和情感体验方面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新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特点,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学生发展规律与教材知识规律,真正发挥学生和新教材的价值和作用。
二、增进情感交流,营造活跃氛围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向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地理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还存在着真实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就要采取符合地理知识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互动的、真实的、交流的课堂氛围下识记和探索地理知识。实现师生之间情感和认识的双向结合,就需要在师生之间建起交流的桥梁,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举例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是少数民族的啊?有谁能介绍一下自己民族的特点呢?你们知道在我们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最多呢?通过这样活跃性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氛围在争先恐后的回答声中变得轻松、和谐。
三、创建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时代、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课程教学结构的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地理学科知识和社会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建贴近生活、符合社会实际的教學活动和教学情境,实现地理学科知识、生活、学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各项潜能的整体发挥。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力量,将复杂的、繁琐的地理知识转变为图片、影片等形式,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深刻记忆,主动思索。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南北方文化、生活的差异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将民俗旅游活动以短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并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去旅游的话会选择哪些地方?通过精彩的教学活动的创建,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了解南北方的文化和习俗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活动,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四、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