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方法解析

2019-08-30李强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李强

摘 要 就当前而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其实是一种“未来教育”活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需要实现的目标越来越丰富。对于高中物理教育者而言,我们同样需要积极地做出改变,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作为我们实施教育活动的根本。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30-01

对于物理教育者而言,我们落实的教育目标应该带有科学性,我们应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带有科学性。而其中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质变,当前人们接受度最高的就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我们希望借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支持,将当前的教育影响快速的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与学生的未来。尤其是在物理这种科学性知识的学科中,我们更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促使高中学生能够生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探究科学的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进行了分析。

一、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究

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必须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毕竟物理知识的产生与应用都是“科学化”的,再有,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他们需要这种探究、质疑、思考的体验。在我们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我们让学生在群体中参与相关的合作探究,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融汇这种体验,就是为了让高中学生快速的成熟起来,并且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划分学习小组,利用所给出器材分析物理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及质量间存在的定量管理。学生根据这一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分析及全班交流明确实验思路: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究时,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即首先控制小车质量不变,将小盘中砝码质量改变,分析加速度与合外力间的关系;再次控制小盘与砝码质量不变,调整小车质量,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随后各学习小组根据测量的数据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配合完成,验证“牛二定律”。整个过程中学生即掌握控制变量法的精髓,又学会利用图像研究数据关系,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二、引领学生参与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

为什么学生对于高中学段的各个学科都有一种“苦学、难学”的感觉,在笔者看来,就是因为各个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在我们关注学生如何拥有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突破当前的专业问题,还需要帮助学生变为专业化的人才。因此,我们与学生一起实现深化学习,并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素质”。

三、在对比中不断地实现创新

在人们的认知中,创新就代表着要“全盘否定”或者说是“彻底颠覆”但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是在对比与类比中发现不足,缓慢持续的进行着量变。对于高中物理教育者而言,我们要注意在这一方面进行改变,避免全无凭借的施加教学活动,认为质变可以引发质变。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传统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流程为:教師先列举一些课本上的实例,证明物体间作用力确实是相互的;然后利用两个弹簧秤为学生演示对拉实验,为学生讲解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最后,为学生总结牛顿第三定律。而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主旨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流程为:首先,要向学生证明两个物体间相互性的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①两同学拔河;②飞机螺旋桨在空中旋转;③汽车在路面行驶等,归纳分析:两个物体间的作用一直是相互的。其次,证明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猜想假设: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证明这一猜想,学生交流讨论后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两只弹簧秤对拉,以读数证明猜想。很多学生将弹簧秤水平放置,也有学生突发奇想采用竖直或斜向摆放进行实验,结果两个弹簧称读数都相同。在教师肯定学生做法之后,问“现在可以得出结论吗?”有学生疑问:“现在的实验结论都是在平衡状态进行,若在非平衡状态会怎样?”为此,教师与学生一起试图在非平衡状态下(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进行实验,虽读数困难,但利用传感器演示还是证明读数相同。最后,学生自行尝试进行规律总结。正因为我们发现了不足,我们才能找到落足点,不断地切入我们的教学影响,不断地生成自己的个性。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物理教育者而言,我们要在方方面面展现出科学性。如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工作,只有我们向学生展示科学性,我们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优化的学习资源,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需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谦君.核心素养导向高中物理概念教学[J].教师教育论坛,2017.

[2]陈小平.创新实验设计,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J].课程教学研究,2016.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