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习本教学初探
——以牛津上海版(深圳)《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Days of the week”第一课时为例
2019-08-30黄玉
文/黄玉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前沿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日渐成熟,并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何把新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如何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英语学习多样化、趣味化,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云技术支持下的习本课堂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范畴,扩展成为“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相续,线上线下互联的“大课堂”(见图1)。
习本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包含“教、学、习”三要素。“教”指教师传授知识;“学”指学生接受知识;“习”就是习得,指学生同化知识。习本课堂中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习本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分成了三个实施阶段,即课前习、课中习和课后习。课前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课前习单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课中习的过程注重深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学生在课中习中理解和内化知识、习得能力,并逐渐养成习惯;课后习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与创新,是学生学以致用、综合实践的过程。
图1. 云技术支持下的习本课堂
在习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贯彻这种理念并不断付诸行动。下面笔者将以牛津上海版(深圳)《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Days of the week”第一课时为例,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习本理念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和反思。
教学流程
1. 课前准备
本节课内容整合了牛津上海版(深圳)《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Days of the week”Look and learn和 Think and write板块,设计课时话题为“My colorful week”。本课时的目标主要是学习星期类词汇,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能灵活运用旧句式谈论自己精彩的一周生活,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1)课前微视频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把学生预习的内容制作成时间短、信息明确的教学微视频(见图2),放在家校QQ群、微信群或家校沟通的网站上。学生在家里预习时,观看模仿微视频内容。
图2. 视频截图
(2)课前习单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制作课前习单(如图3所示)并发放给学生。学生依据老师的课前习单,通过自学、观看微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课前习单。课前习单内容一般包括复习旧知识,预学新知识和为课堂活动作准备的创造性练习。课前习单的制作原则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
(3)课前习收集
图3. 课前习单
这是课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完成的习单和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全方位准确掌握学情,从而确定课上应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
(4)小结
教师利用微信、QQ等云技术推送课前习单,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后,及时通过云技术反馈给老师。教师在课前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汇总、分析,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中习主题活动,让学生的课前习更加充分有效,提高课中习的学习效率。
2. 课堂流程
上课时,教师通过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反复重现重点词、开展课程表的情境讨论、分享多彩的一周生活这四个方面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第一,在Peppa及其朋友和家人快乐过一周的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并运用 单 词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第二,在 Peppa’s weekdays和Peppa’s weekends的语境中掌握和运用句型“I like…”“I have…”“On…, I…”等,并综合运用旧的句式巩固新单词;第三,通过引入七色花模板,引导学生感受每一天的精彩,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发挥正能量。
(1)组织教学及复习
师生互相问候,齐唱歌曲Seven days of the week song来热身;
①教师引出Peppa及其朋友和家人快乐过一周的语境,组织free talk,让学生自由讨论人物特征和生活,同时展示少量图片,唤起学生与Peppa有关的知识背景。
② 引导学生反馈以Peppa为主人公的课前习Watch and match部分(见图4),重点突破学生感到读音困难的核心词汇。让学生通过单独说、齐说、同桌互说等形式反馈课前习的掌握程度。
(2)新知识的呈现和归纳
① 创设情境引出课程表:教师展示Peppa和它的三个朋友微信聊天的截图(见图5)——Peppa忘带课程表,向朋友们寻求帮助,于是Suzy Sheep发了课程表的图片。
②制作 Peppa’s timetable: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Peppa’s timetable(见图 6),了解课程表所包含的科目,并预测Peppa及其朋友分别喜欢哪一天或哪节课。
③Listen and tick:教师让学生听有关Peppa及其朋友四人的校园生活小语篇。
④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Peppa、George、Danny、Suzy 相 关的四个语篇,了解他们各自喜欢的星期、科目及感受,如:“I like Tuesday and Thursday. Because I have Music on Tuesday and Thursday. I play the violin. How happy!”同时,教师通过组织个人展示和pair work等分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面,丰富教学形式(见图7)。
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表,让他们通过pair work分享自己喜欢的星期及课程。
⑥教师展示板书,分享学生课前习单的内容(见图8),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周末。
⑦教师通过分享自己与国外好友Susan的聊天记录,帮助学生拓展有关西方国家周末活动的知识及表达,如family gathering、go to the church等。
(3)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图4. Watch and match.
图5. 微信聊天截图
图6.
图7.
图8.
图9. 七色花模板
图10.
① 教师引出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背景的情境“Happy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并创设任务“Let’s design our week plan for the holiday.”
②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自己的七天安排的视频,让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感受,随后呈现七色花模板(见图9),展 示 自 己 的“Miss Huang’s colorful week plan”,为后续活动作铺垫。
③Group work: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colorful week,并创设任务“Design and share your colorful week.”(见图10)。
(4)小结
在课中习时,学生谈论自己喜爱星期几,记录一周的生活,并用七色花来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Enjoy your school life! Enjoy your life after school! Every day is colorful.”
课中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教师在“课中习”的主要任务,除了有解决学生“课前习”时遇到的问题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与探究习惯。
3.课后巩固
设计一份自己的colorful week plan。
本案例下的习本教学意义分析
在本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课前自学,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答疑巩固和语言的综合运用。从多方面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习本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把预习任务通过信息平台发布,让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的新课教学变成了学生的自学,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在课前习时,学生通过主动预习,产生自发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将课堂上新授环节的教学时间节省下来;在课中习时,教师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由讨论、接受教师的指导、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分享、交流与展示;最后,教师根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以及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弥补教材内容的单调性
小学阶段英语教材的素材、话题和内容较为局限,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而在习本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补充相关的学习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平台,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与目标语言相关的话题进行整合,拓展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在课前习中向学生引入了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Peppa及其朋友和家人的故事,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表演展示等其他活动,让英语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3.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在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有效性,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微信群等不同形式进行交流分享,生动、形象地感知所学知识。例如,教师运用微信群和云技术组织学生预习,让学生及时反馈课前习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将微课上传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信息共享平台,学生观看学习后完成课前习单,并将自己的反馈分享到班级群中。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积极氛围有助于激发部分后进生和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让他们多次反复地练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能在线上完成英语课前的相关小测任务,教师可通过云技术在教师端对小测结果进行高效统计,并将分析反馈用于备课。
关于习本教学的几点思考
1. 执教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高效课堂作好充分课前准备
从习本教学的视角出发,教师要求学生在家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前习的完成情况统计为课中习的目标设置和问题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课前习的设计需要注重有效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确保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为确保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制作教学微视频时,不仅要将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凝练地编进视频内容中,讲解语言也要尽量幽默并具有亲和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激活思维。再如,课前习的问题设置直接影响学生课中习探究的积极性。因此,课前习单的设计要注意任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关联与本课的整体框架。此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区分课前习、课中习的任务分配:课前习任务重基础,要简单化;课中习则侧重于内化和拓展知识。如果课前习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课中习难度过于基础,会打消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
2. 执教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
习本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听、多看。但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的实际教学中,执教教师都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照顾全体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教师需秉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设置的教学任务既要确保全体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分级任务。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多关注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跟进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分析问题并给予帮助。
3. 执教教师要注意避免浅层的交互,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习本教学的特点是交互性。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仅局限在让学生观看视频或机械朗读、齐读的层面,所产生的交互只是浅层次的。真正的交互应该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习本教学将传统的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以及讲授和练习的环节都纳入“以学生习得为中心”的活动中,大力提倡开放性教学,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交互性。在实际教学中,习本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能将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内容不断注入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学校和教室教学的空间概念,引导学生由课本牵引,把课堂向网络延伸,向社会延伸,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让学生积极寻找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在网上阅读适合自己的英文信息或读物,或与国外朋友互通邮件等。在习本课堂实际教学中需多情境设置角色扮演、调查采访、展示汇报、辩论等综合语言运用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答疑探究共建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究和自我创造。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教师应该留出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个体交流,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互动才有意义,这样高活跃度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结语
对小学阶段来说,21世纪教育的使命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习本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实施,实现了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学技能增长,学生的学习技能增长,以及双方在互动中都实现了在知识、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成长。习本教学理念是对课堂结构“教、学、习”三要素地位的重新定位,而不是简单的程序“翻转”。
同时,习本教学的有效开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应用。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堂教学的辅导方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笔者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习本教学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