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审12小时

2019-08-30张纯煦邹勤

上海工运 2019年8期
关键词:法定代表小王工资

张纯煦 图/邹勤

面对企业支付不能的困境,劳动者要做的选择是如何“止损”。“不蒸馒头争口气”是一种较为消极的维权理念。降低心理预期,切实地得到基本权益保障,迅速回归职场实则更为务实。

庭审内外 12 小时的摇摆与坚持

9:00

开庭时间已到,22 名劳动者中有20 人已到庭,而单位一方无人参加庭审。之前向单位注册地、经营地发送的法律文书被悉数退回,仲裁委最终向其公告开庭通知。书记员核对劳动者身份,然后收取了劳动者提供的证据材料,分别归入卷宗。

公告期间,劳动者提供的实际经营人刘某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法定代表人李某曾接听过一次电话,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称其并非实际经营人。我向他概要说明了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定义与责任,一旦仲裁委裁决支持了劳动者的全部或部分仲裁请求,即使单位可能资不抵债,法定代表人的一切高消费将被限制,生活将受影响。李某在电话中犹豫了,然后匆匆说了句“我知道了”就挂断电话,此后未再接听我们的电话。

9:20

书记员离开庭室,前往办公室再度拨打法定代表人和经营人的电话。单位不到庭,并非一定对劳动者方有利,因为事实无法查明的前提下,某些请求无法获得支持。

9:23

一位律师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我向律师询问调解意向,他爽快地表示“可以谈”。看着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统计表格,我闻到一丝调解的气息。

劳动者按次序与律师进行商谈。我在门外等候区域发现了法定代表人李某的身影,开始向他了解情况。原来之前的那通电话还是起到了震慑作用。他出于朋友帮忙而担任了刘某开办的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停止经营后,李某要求刘某解决问题。当被问到资金来源时,李某表示他已说服刘某自掏腰包,那到底是劳动者的血汗钱,但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10:40

劳动者小王从庭室里走出来,鼓动大家“别谈了”。在他之前已有7 名劳动者愿意接受单位给出的调解方案。劳动者的主要仲裁请求为工资、工资差额、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部分人还有高温季节津贴、产假待遇、报销款项、加班工资等个性化请求。小王在这家单位工作了5 年,算是老员工了,单位却只同意支付其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我把在场的劳动者召集起来,带他们来到另一间庭室,向他们分析案情。按照法律规定,双方劳动合同仍在履行期限内,并无事实证明劳动合同已解除,所以经济补偿的仲裁请求目前不能获得支持。况且这起案件的难点在于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据某劳动者说,这家单位经营的是服装贸易,春节后便人去楼空,办公用房是租赁的,财务人员私下告诉他们说企业账户上已没有钱。这意味着生效裁决将面临难以执行的问题。我感觉得到他们的沮丧,但职责不允许我粉饰结果。

11:57

正值饭点,我劝大家利用午餐时间仔细考虑单位的方案,也可以给出建议,从自身利益出发衡量利弊,尽早达成调解协议。

13:00

看来小王已经做通了其他同事的工作,一致要求仲裁庭开庭审理并依法裁决。我们决定先开庭审理小王的案件,让其他劳动者在等候区域休息。小王的请求中包含加班工资和销售奖金,但他自己也陈述单位对其并不进行考勤,销售奖金的发放以回款到账为前置条件。小王无证据证明其存在加班的事实,销售协议签订后不久单位即发货了,但客户至今未付款。单位的销售管理规定,业务员负有催讨应收款的义务。根据庭审的情况,小王目前能获得支持的请求只有工资。

14:07

小王的案件庭审结束。当他在签笔录时,我去到等候区,想听听其他劳动者的想法。之前已同意单位调解方案的几名劳动者一直在试图说服其他尚未与单位协商的人,表示尽快解决问题为先,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看到我,他们问我是否可以不和小王一样,直接和单位签约。此时,单位律师也从庭室里出来了,没等我回答,忙接口说,“当然可以!对吧?仲裁员!”我顺势道,“三天内付钱!”要求签约的劳动者顿时惊讶地看着我。“你们考虑清楚的话,今天可以签订调解协议,我们马上出具调解书”,我回头看看律师,“三天内能付款吗?”律师已掏出手机,“我这就和刘先生联系,争取快点付钱。可以的话,今天能结清几个就几个。”在场的劳动者顿时躁动起来,那7 名围过来,要求我们马上拟定调解协议。我调来了另一名书记员,引着他们走向另一间庭室,带着律师提供的统计表,准备制作调解协议;其余的劳动者就地与律师商谈起来。

15:32

小王签完笔录走出庭室时,发现同事们都不见了。11 名劳动者正等候与单位签订调解协议,另外七人则在等仲裁委出具调解书,还有两名没来的劳动者正在赶往仲裁院的路上。律师正和一名在休产假的女职工小孙协商,小孙担心社会保险停缴后产假待遇没了保障,家人反对她调解。其间还穿插着部分劳动者因一些细节问题和律师协商。看到这番情景,小王有点愤怒了,他指责同事“背信弃义”,告诫他们“别后悔”。同事们则对他的反应保持缄默。

19:46

单位方和20 名劳动者约定次日付款,他们签收了调解书后陆续离开。小王仍留在等候大厅。小孙的丈夫下班后赶到了仲裁院,和妻子一起与律师商讨,他们还不时地通过电话咨询朋友。

小王按捺不住了,红着脸扭捏着,鼓足了勇气才开口要求我出面调解。关于加班工资,我和他解释说,他的工作时间实际上比较弹性,根据他的陈述综合计算,即便存在超时工作,时间也不长,况且他也没有证据证明实际的工作时间,所以劝他在这点让步。关于销售奖金,双方可以书面协议等客户付款后再结算,也可以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金额就此结清。小王选择后者,并表示愿意接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放弃加班工资请求。刘先生坚决不同意支付销售奖金,认为那就是一笔收不回来的坏账。

20:42

小孙和单位最终商定,在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之外,单位另外支付其7000 元作为产假待遇补偿,双方劳动关系至此终结。

小王签收了调解书,调解结果跟单位最初给出的条件差异不大,我看到他深深舒了口气。

法律分析 选择一种合宜的结果

劳动者主张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这须以实际劳动合同的解除为必要前提。本起案件中,双方劳动合同尚在履行期限内,劳动者并未向单位明示解除劳动合同。同样,单位也未作出此类意思表示,且不存在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的情形。因此,从法律层面上讲,双方劳动关系尚未终结,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之请求缺乏事实依据。另外,还有一个情况是:这家单位并未缴纳欠薪保障费,劳动者无法申请欠薪垫付,所以将程序走完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劳动者赢了官司却拿不到工资。

延伸思考 无路可逃与择路而行

曾经有人以为自己参透了“有限公司”的法律意义,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就直接“撂挑子”,认为生效法律文书将无法执行,所以既不参加仲裁活动也不向法院起诉。

针对这类问题,修订后的刑法新增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给予刑事处罚,这无疑给欠薪“老赖”们一记重拳。

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的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比如乘坐飞机,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这足以对被执行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促使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这在本起案件中有充分体现。

面对企业支付不能的困境,劳动者要做的选择是如何“止损”。“不蒸馒头争口气”是一种较为消极的维权理念。企业的支付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呈弱化趋势,对于劳动者来说,降低心理预期,切实地得到基本权益保障,迅速回归职场是较为务实的做法。

此类案件高发,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人社部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数量较1999 年版减少了2015 种。面对技术迭代、产业转型的风潮,职场中人应顺时而动,及时转变自己的职业规划,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提升职业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变化。

猜你喜欢

法定代表小王工资
法定代表人當還是不當?
挂名法定代表人 成了“背锅侠”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减肥
麻辣烫
借钱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区别?
加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