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栽培管理技术
2019-08-30赵辉
文 / 赵辉
1.枸杞生态特性。
枸杞是多年生灌木,耐盐碱、抗干旱,耐瘠薄,喜光照。适栽在有效积温2800度、日照时数在2900小时、海拔在1000~2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5.6~12℃、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或有灌溉条件)、地下水在1.5米以下、抗盐碱最强的经济树种。在肥沃疏松土壤和灌溉良好的条件下可早产、高产的生态经济兼用、药食两用树种。
2.适栽品种。
宁杞1号,树势强健,生长快,树冠开张,通风透光好,枝条棘刺极少,结果枝细长而软,平均长36.7厘米,节间1.32厘米。扦插苗栽后当年结果,667平方米产干果30千克,第二年产干果110千克。抗根腐病能力强,对枸杞锈螨有较强的抗性。鲜果平均纵径1.68厘米,横径0.97厘米, 果实鲜干比4.37:1,鲜果千粒重586.3千克。特级果率83.8%。
3.适栽地域条件。
地域:北纬31~44度。
温度:最适温度20℃~25℃;极端低温-40℃;极端高温40℃。
土壤:耐碱、抗旱,在含盐0.3%左右、PH值8.0~8.5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肥沃沙壤土上生长良好。
水分:叶片栅栏组织抑制水分蒸发;主要根系分布在地面以下60厘米;土壤最适宜含水20%~28%。
4.栽培方式。
整地开沟: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5立方米羊粪或5立方米农家肥,加100千克过磷酸钙,与表土混合均匀后装填沟内,完成土壤改良。按3米的行距,南北向开挖宽0.8米、深0.2米的树沟,苗木栽植:以1米株距开挖0.4米见方的栽植穴,定植苗木。
挖沟覆膜:以定植苗为中心,开挖宽80厘米、深20厘米的灌溉沟,苗木定植后及时灌溉、沟面覆盖地膜。
5.栽后管理。
定干:苗木高度达到60厘米以上的,在55~60厘米高度定干。
发根以前不灌水:春季地温低而气温高,枸杞很容易先发芽,而根系生长滞后,定植水后,发新根前暂时不灌水,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
6.基本树形。
自然半圆形:树高160厘米左右,冠幅150~160厘米,分二层有5个主枝组成。主干高40~50厘 米,层间距50~60厘米,呈上窄下宽,上小下大,上短下长的自然半圆结构。
7.主干支撑。
头水后,根据株距以行或株设置主干支撑物。主干支撑棍要求长度1.5~1.7米,粗4~5厘米;栽植面积大,密度小,以行设置主干支撑物。也可按行向在地块两头栽植水泥桩各一个,拉10号铁丝2~3条,将铁丝固定在两头的水泥柱上。苗木成活后及时将苗木绑扎在主干支撑棍或铁丝上。
8.灌水。
沟栽覆膜。沟灌,一般4月下旬到5月上旬灌头水,6月上旬灌二水,7~10月灌水2~3次,11月灌冬水1次。生产实践中,一般夏秋季节果实成熟期,每15天采收一茬,每采收一次,灌溉一次。
9.施肥。
基肥:10月下旬或4月上旬,株施1.5~3千克腐熟的农家肥,磷酸二铵25~35千克。
追肥: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株施磷酸二铵25~37千克,尿素13~15千克;7月上旬果枝见到花朵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8千克左右;8月上旬进行第三次追肥,株施尿素38~5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
叶面追肥:在果枝形成阶段和果实成熟高峰期,各进行叶面喷施一次。肥料选用磷酸二氢钾或叶面专用肥。
10.修剪。
修剪方法:剪除距离地面40厘米下的分支;剪除根茎、主干、冠层所发的徒长枝、树膛内的密枝、横穿枝以及冠层内的2年生以上果枝和干枝、病虫枝、细弱枝;短截各层主枝延长枝和部分果枝。
夏季修剪:5~9月,重点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每10天进行一次。方法是沿树冠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剪除植株根茎、主干、膛内、冠层萌发的徒长枝、直立枝。对已培养好下层树冠的树,可在5月中旬至下旬,选择距主干最近的徒长枝,在高40厘米处进行摘心封顶,培养二层树冠。
冬季修剪:2~3月,先对结果一年后的树冠进行整形,按照选择的树形,整理出清晰稳固的树冠骨架,再对留下的各类枝按要求作一次细致的修剪。
11.病虫害防治。
枸杞的主要病虫害有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锈螨、枸杞红瘿蚊。11~12月,枸杞落叶后,害虫进入越冬代,清除落叶、杂草;1~3月,枸杞休眠期,结合冬剪,清除修剪下来的枝梢,集中销毁;全园喷3~5度的石硫合剂。4月上旬,枸杞萌芽期,地面撒辛硫磷200~300倍液毒土,灭土壤越冬代的虫卵;树上喷40%辛硫磷800倍液、10%蚜虫净3000倍液,杀灭蚜虫、木虱对嫩梢、叶片的危害。5月中旬至9月中旬,喷洒托而螨净2000倍液或20%螨死净2000倍液,防治瘿螨、蚜虫、木虱的危害。
12.经济效益。
枸杞一般当年栽植每667平方米当年结果15千克;第二年干果量达到80千克;第三年达到120千克以上;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产干果量达到400千克。以每千克干果40~50元计算,盛果期667平方社产值可以达到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