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探讨

2019-08-29朱发红

读写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小学生

朱发红

摘 要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一段历史而否定整个中国文化。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的打开和西方思想的进入,国内兴起的某些思想把数千年来积累的中国文化说得一文不值,全然看不到中国文化的优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

关键词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026-01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然而现在的教育教学体制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这种成绩论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以确保其在萌芽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小学生由于受到电视节目以及网络媒体的影响,普遍喜欢追星,将那些声名大噪的明星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部分明星由于品德修养的缺失,做出了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为学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不能被光鲜亮丽与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所吸引,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层次。笔者认为,教师在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偶像的过程中应当以古代的圣贤之人为目标,例如可以是古代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圣人贤人,也可以是近代的曾国藩、胡雪岩等有识之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并且以他们的为人处世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二、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古人讲:“首孝悌,次见闻。”就是说,首先培养起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谦恭有礼的处事态度,然后才去学习知识和见闻等。所以古人把“教”解释为“长善救失”,把“育”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我们仅仅把孩子养大不叫做“育”,他必须顺着善良的方面发展成为一个好人,这才叫真正地把孩子教育好了。所以,做人品德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劳动节等,我校都会举行感恩活动,通过各项活动达到育人的效果。寒暑假时,我们学校统一布置了假期作业“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学生学会感恩。具体给学生布置了: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给长辈洗脚等。孩子可以把干这些家务的相片或视频发给老师,等到开学时学校将各班的相片和视频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课件,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之后还要求高年级同学写一写观后感。这一连串的工作使孩子对父母、长辈有了恭敬之心,也学会了感恩。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如今很多学生整天沉溺在互联网与手机游戏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及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那么必然会逐渐养成坏习惯。教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且利用传统文化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孝道文化,那么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丢脸蒙羞,意识到这是一种大不孝的行为,那么他很快就会幡然醒悟,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十分有利的影响。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很多垃圾信息对小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使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更加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生活与学习。古人由于信息交流的不便,他们所写的文章往往言简意赅,里面却蕴含着大道理,很多先秦著作里面的一句话都足够人们细细去品味一生,而且这些文言文还具有十分优美的意境,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并且读起来极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先秦时期的著作《庄子》就具有非常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段《庄周梦蝶》的故事让学生在感觉到美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深思,让学生不仅培养出一定的审美意识,还逐渐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逐渐出现了不正确的价值倾向,人们逐渐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却不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從我做起,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这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日后的人生方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让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融入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拥有坚强独立的性格,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出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相融合,不但能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项目立项号:GS[2016]GHB064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小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我是小学生
也谈素质教育